苏金钗
摘要:在如今中职学校《基础会计》一门课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先让学生实践,再进行理论学习再实践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能够启发性的引导学生去进行理论的学习,然后更好的指导学生实践的“工作”。这也是符合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实质性的去模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研究;工作过程导向
根据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要求,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掌握一门实用型的学科就应该放到工作中来,也就是一切的教学要模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执行,以便于发现问题然后更好的进行学习。对于工作为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要以实际的工作目标来行动,引导出最为典型的职业工作目标,再来对相关课程进行设置。《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主要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不断的去实践后再进行理论的学习然后再次巩固实践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避免了被动式的去接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会计》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中更加具有创新性。本篇文章主要是从中职学校的《基础会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到该门学科的实际目标,对工作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进程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得出研究结果,最终有望实现对《基础会计》教学有着可参考性的指导作用。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工作过程导向
过程导向是指在为了达到预定的工作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符合逻辑结构的管理思想。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主体的需求和工作的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明确预期的工作目标,使在工作中让环境与预期的目标不断的减少差距。通过上述表明在基础会计教学流程过程中具体为导向化的动态过程。
(二)基础会计
会计是随着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一门实践和经济管理学科,有效的会计管理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基础会计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学好基础会计学有利于学者对整个会计专业技能技巧的掌握。基础会计学属于管理类的基础性学科,内容可以分为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档案。
二、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学的广泛但是学的不透彻
《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对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阐述较多,但是对实际操作中的基本技能并未涉及太多。例如该学科中对工业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的核算部分,不但介绍了核算的全部过程,而且还介绍了商品在流通中的企业会计核算,这样讲的就比较广泛,让初次接触《基础会计》的中职学生来说是有点难度,产生一种很难理解的现象。而且本门课程并没有体现出学习该专业的基础性,也是分散了学生和老师讲解的侧重点。
(二)涉及的实践内容少
《基础会计》教材一共九章内容,会计的概述、会计要素、账户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财产清查等理论部分就占六章,后三章主要讲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核算程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等实训操作。所以,《基础会计》学科中主要是对专业术语概念性、理论性阐述较多,对会计实操方面的讲解比较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难以脱离实践去纯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先讲大部分的理论后,再进行实际操作来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三)课本内容不合理,操作环节盲目性大
从教材的实训部分可以看出与实际工作中的内容脱钩比较严重。大多数的案例都是通过人为加工后编写入书的,这样与实际的证、账、表不符合,会误导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结构上面,理论部门与实训部分的衔接不恰当,大多数是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掌控,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的掌握。对于实操的目的来说。课程将实操部分划分成了多个板块,但是各个板块之间的衔接度比较低,典型的为了达到小目标而进行,实操的目标不清晰化,不能实现原有的计划目标。
(四)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对于本门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注重单一的小点知识教学,而并没有整体性的进行知识讲解。然后是重视教材的局部性训练,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训练。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到的技能知识只适用于本问题的解决,一旦出现多个知识点的串联就没法进行解决和问题的处理。最后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方面的教学。在中职学校的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般喜欢理论性的板书教学,而并不一定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做账等,这样就让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而且理论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积极性差,不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
首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基础会计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在学校学习、企业工作能力和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现如今的企业不但看中的是學生的学业基本功而外,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工作的执行力等等。这些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教学来进行锻炼和提升。这些方面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沟通意识和职业价值观等。然后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一切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生完成学习知识的同时,要以企业实际的情况来考验学生是否真正能够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指导学生从日常的建账到工作的凭证处理、到编制财务报表等等,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操性从而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最后与职业证书的考核相挂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将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与职业证书的考试内容牵连进来。那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能够接触职业证书的考试题,才能够让学生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过程中快人一步。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础会计》课程方案设计
1.教学目标制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主要分为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设定方面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总体的能力目标,总体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基础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能够独立自主并且正确运用会计基础知识来处理企业会计中的基本业务,能够学会处理一套比较易懂而且思路清晰的财务业务。另一方面为具体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学中各个知识点和各个单元的灵活掌握。知识目标是指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以实际的会计工作作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这过程中要不断的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概念原理给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才对基础会计学感兴趣。
2.教学内容制定
基于会计工作为工作导向的这门课程,首先在对课程能力和目标制定之后才能对教学的课时做出充分的安排,以保证学科知识的精确讲解,课程内容的制定如表1。
3.学生能力训练项目提升
学生的能力训练提升是指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检验,对不同单元学习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不一样。例如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填写资产负债表和正确的利润表,掌握这两种表的结构以及编制的方法。然后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先是老师指导进行编写以及问题的纠正。最后是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编制会计报表,并且交于老师检查。从而达到通过教学项目使学生的能力提升。
4.教学计划进度表
教学计划进度表是基于教学内容制定之后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训练的基础之上,对基础会计学科进行完整教学进度的制定。这也是体现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的先实践再理论然后再教学的教学独特性。有利于老师正确的安排自己的讲学进度,难易有度,循序渐进。
5.教学评估设计
由于会计专业的操作性非常强,平时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比40%,最终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为60%。平时成绩构成为平时印象评分10%,课堂出勤10%、学习态度成绩为5%、课堂提问回答10%、课余作业占比5%。操作技能占比为60%,如表2所示。
期末成绩占比分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期末学习报告分别占比为80%和20%。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首先利用5分钟的时间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大体清晰的学习认知,可以利用视屏或者小故事的方法引入。其次是用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问题的实操过程中如何解决,并且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解决问题。其次是用15分钟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会计技能的指导,采用工作过程的情景演示方法进行教学。然后是用10分钟让学生进行技能的再次掌握和巩固。最后是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和课后作业的布置。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1.案例教学法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将自己常年积累下来的经典案例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对学生讲会计六要素板块的时候,先不给学生讲六要素的含义或者理论知识。先引入某个企业的情况,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改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富积累等指标的体现。最终通过讨论分析,形象、生动、具体的讲述会计六要素,这个更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
2.情景式教学
主要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实际模拟企业的状况。首先将班上学生按照企业的真实写照进行划分,设置六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有10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按照企业的真实状况配置相关的资源,当学生进入这样的一个实训室就像进入了企业的会计办公室。实训室中配置真实的账、表和相关凭证资料等。而且培养学生对会计系统“金蝶”或者“用友”ERP系统进行学习,模拟出现的相关问题,比如无法买到发票、销售清单出现异常等。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公司的企业员工,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减少课堂教学与实际企业情况的差距。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實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对学生进行强制性学习。要以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转变为自主式学习的思维,全面的运用多媒体,实操等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老师要增加课外答疑的环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增加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效果。
四、评估和总结
现阶段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上的考试,还是以期末考试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这样便没有结合到学生的日常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的技能掌握,同时也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所以在借鉴传统考试方法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引入专业操作能力的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来综合性评级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这样做首先充分体现了中职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特征,对学生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的把自己置身于工作当中。其次是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基于工作过程的为任务主导的教学中,不断的让实践和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利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来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存在的根本因素。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研究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和逻辑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会计技术教学论[J].国家职业技术教育,2014.(7).
[2]杨世凤.浅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研究[D].北京大学,2015(5).
[3]肖仁威.论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基础》课程开发的思考[J].国家校外教育,2015(1).
[4]李晓红.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研究报告[J].财会通讯,2016(6).
(作者单位:福建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