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8月,美丽的骆马湖畔,丹桂飘香,秋色宜人。18岁的我被分配到临近湖边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
报到之后,校长把我带到了六年级二班,委婉地告诉我:“这个班才30人,学生的底子有点儿差,调皮鬼有点儿多。”走到教室门口,只听从里面传来阵阵吵闹声和欢呼声。校长推开门,用一根粗粗的木棍使劲地敲打了几下讲桌,孩子们才渐渐安静下来。校长对我的介绍,引来一片唏嘘声。校长又敲了敲讲桌,孩子们这才静下来。校长一走,他们立马又旁若无人地吵闹起来。
我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在讲台前来回走着,读着……
终于,一个系着红领巾的高个男孩子站了起来,大吼一声:“安静!”他的话似乎比校长的还管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
我把书本轻轻地放到讲桌上,给孩子们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们一脸的惊讶。我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是我18岁的生日。我只比你们大六七岁,就把你们当作我的弟弟妹妹吧。从今天起,我们将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一年,我只求弟弟妹妹们都能快快乐乐地度过这一年,顺利升入初中。”孩子们面面相觑,一脸的疑惑。
我像变魔术似的从书包里掏出糖块,发给他们。手拿糖块,孩子们这才如梦初醒,连声说道:“谢谢!谢谢!”不一会儿,不知是谁开了个头:“祝你生日快乐!”继而,大家一块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歌”,虽不太标准,在我听来却是那么悦耳动听。我也情不自禁一边拍手一边唱道:“祝我生日快乐……”看着孩子们摇头晃脑的样子,听着他们真诚的歌声,我眼里溢出了幸福的泪花。
就这样,我们相识了。
我们的教室不大,只有两间屋,却整洁明亮。窗外,小枫树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一场秋雨过后,枫叶愈发红亮。每每这时,我们就在教室里一起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用目光欣赏着彼此,我笑着,孩子们也笑着,其乐融融。
相处的日子里,我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还带领他们读课外书。那时,学校每个学期会给每个班级发班费,还要求学生上交一定的勤工俭学费。我便从中偷偷地抽出一些,加上我每个月节省下来的工资,这样七拼八凑,每个月我们可以买五六本课外书。我把这些和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几本书一块放在教室里,就构成了我们的班级图书角。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批课外书到位那天的情景。我小心翼翼地把书本放在高个男孩的爸爸给我们做的简易书架上。大课间,孩子们把小手洗干净了,轻轻地拿起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蹲着,有的坐着,有的跪着,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小橘灯》《姑姑》《城南旧事》……我呢,也静静地坐在讲台边,拿起一本《小英雄雨来》有滋有味地读着。慢慢地,校长眼中的调皮鬼变得乖巧了,底子差的成绩也迎头赶上了。
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一晃一年过去了。我带孩子们去中学参加毕业考试。考试前,我举起握紧拳头的右手给他们鼓劲:“这一年我们都在努力,都在进步,只要你们细心答题,一定能考好的。加油!”他们也举起右手放在胸前,大声说:“加油!”
考试成绩出来了,我们班语文成绩总评位列全镇第一!
转眼,分别的时刻到了,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久久不肯离去。
“老师,您跟我们去中学吧!”
“老师,我们想留级!”
……
一瞬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知什么时候,那个高个男孩子走到了讲台上,伸开双臂,拥抱着我,大声说:“同学们,这一年是滕老师鼓励我们要多读书,我们才会有这么好的学习成绩。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她一个暖暖的拥抱。来吧!”他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挤上讲台,一一和我拥抱……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初登讲台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个班、那份情、那种爱,时时温暖着我、激励着我、包裹着我,让我在教育的园地里幸福地耕耘着、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