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再”

2017-04-20 01:03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错别字字形介词

三、四年级是学生错别字大爆发的时期,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多成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理由。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错误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越割越葱茏”。其实,这个时期的错误是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积极错误,如果从识字学习心理来看,应该是一个心理冲突期。到了三、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明显难于一、二年级——开始写作了,习作过程中存在对字形在语境中的选择,也就导致写字方面的难度更大了;在阅读方面,文本趋向复杂,词语的多个义项可能在这个阶段同时出现……学习难度的增加造成了学生识字心理的冲突。这种积极错误,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老师们大可不必焦虑,让学生一遍遍地抄写,因为这种抄写是无效的,还会败坏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不如引导其进一步阅读,拓展视野,深化理解,这样错误就会逐渐消弭。而这个学段的测试,对于错别字问题,也可以稍微“放他一马”,扣分不必太苛刻。

“在”与“再”是一组同音字,字形简单,但是,极易混淆,不妨从字形的源头来看这两个字的区别。

“在”,《说文解字》 存也,从土才声。就是说,“在”是个形声字,土是形符,才是声符。从其甲骨字形来看,是草木从土中刚出头,表示初生的样子。因为字形中含有“土”,在造字之初,蕴含了草木对土地依附的意义。所以,就有了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的持续,表示它们不曾消失或者灭亡。“在”就有了存活的意思,比如,《论语·学而》中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在”,活着;“没”,去世。这是“在”的原初意义。

因为“在”经常表示事物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位置,所以和其他动词配合使用的时候,逐渐虚化,成为引出事物活动的处所、位置、时间、范围,有了介词的用法。

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中《爱什么颜色》的“我生活在农村,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金色的草地》中的“我家住在乡下,窗前是一片草地”,《颜色变的戏法》中的“铅笔在白纸上画了橘子、香蕉、葡萄和西瓜”。“在”表示人或者事物所处的位置、方位、处所等。

“在”还可以表示所处的时间,如《翠鸟》中的“我们失望了,只好在翠鸟飞来的时候,远远地看着那美丽的身影……”。

“在”,由一个有实在意义的表示存活的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虚化为一个介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用法远远多于其作为实词的用法。越是虚化的词语,距离其造字本义越远,也难怪学生不好捉摸了。

“再”是个数词,“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再”表示二,“再拜稽首”,表示拜了两次。后来,也是词义逐渐虚化,有了重复的意思,如《金色的草地》中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还有更加、如果继续下去会怎样、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之后等的意思,无论如何虚化,总是蕴含着“二”这个意思带来的重复、强调、另外的等义项。

其实,从意义上进行区别之后,会发现“在”和“再”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三四年级孩子的作文里,这两个字经常混淆使用。只有等他们能够真正明白这二者的意义,才会在写法上进行有意的区别。

猜你喜欢
错别字字形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介词不能这样用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添一笔变个字
常见错别字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