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假如________生活在今天”作文讲评
北京刘国富(特级教师)
今天是一个思想开放、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生活多元的新时代,假如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千古才女李清照、知书达礼的刘兰芝、落魄潦倒的孔乙己来到今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从上述5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以“假如________生活在今天”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所选人物,完成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信息爆炸,思想泛滥。在这样的时代,如何保证不迷失自我?如何保持自我的独立和发展?这就需要具备两种能力——想象和质疑。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质疑是批判性思维,是能辨析真伪、去伪存真,从而保持自我的清醒和独立。如今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全国宣扬得震天响,在高考中也得到了加强体现,如2015年和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部分就考查考生的想象力及设计情节、讲好故事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看题目“假如_______生活在今天”,可抓住以下关键词得出其要求:
①“假如”。要求“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想象、联想类作文。
②“_________”。要 求“ 从上述5个人物中选择一个”,即不能写“毕昇、王安石、李清照、刘兰芝、孔乙己”以外的人物。
③“生活在今天”。要求写出“今天”的时代特点。
④“记叙文”。本题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这就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事件的交代与描述,另外文字表达要有形象,有描写细节,有“情味”。
1.人物选择及写作要符合所选人物的领域特点及其性格特征。毕昇,科技领域,发明活字印刷术,富有创新精神;王安石,政治领域,锐意进取、戆直刚正;李清照,文学领域,才华横溢、多愁善感;刘兰芝,旧时代女性,生活领域,知书达礼、柔中有刚;孔乙己,读书人形象,落魄潦倒、迂腐不化。
2.“今天”即要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题干明确指出“今天是一个思想开放、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生活多元的新时代”,这就要求写出对“今天”的认识。另外,考生要有对生活的体认:反腐倡廉、阶层分化、手机、微信、微博、影视娱乐……要写出“生活味道”。
如文体不合要求,有写成人物评说类议论文的,还有写成“假如……”排比段式散文的。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不能体现人物特点。所写事件,只要把人名一换,可以适用于任何古人。如写刘兰芝时写她“知诗书”并不能体现人物特点,这一条不仅适用于刘兰芝,也适用于李清照。
2.有的考生对人物形象认识极浅。如多数考生选写孔乙己,却停留在写他仍然喝酒、仍然写“回”字有几种写法、仍然偷书……甚至发展到偷食物、碰瓷、拐卖儿童。其实,“偷书”只是孔乙己落魄潦倒的表现而已。孔乙己是一个迂腐的旧时代知识分子,他生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大变革的时代,生不逢时。那个时代倡导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要推翻封建帝制,要打倒“孔家店”、清除封建旧文化,孔乙己这样一个迂腐的旧知识分子自然会被变革的新社会所抛弃,穷途末路、潦倒而死是必然的。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情节设计是重复古人当时的遭遇。如写刘兰芝,依旧是受到婆婆的冷待,依旧得不到丈夫的有力支持。如果他们在古今的遭遇一样,岂不是说当今时代与古人所处的旧时代是一样的?古今两个时代还有什么区别?
2.还有一部分考生的文章情节想象不合理,也不能反映新时代特征。如写孔乙己偷东西被打断腿而死去,写孔乙己儒学和书法功底深厚却遭人嘲笑。前面讲了,孔乙己过去会潦倒而死是因他生不逢时,但今天是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吹遍全社会的时代,儒学和书法功底深厚的孔乙己来到今天,应该是会“红”一把的!
3.还有极少数考生,出现旧人物群像环境,演绎旧时人物关系和他们的交往、斗争。如王安石来到今天,与他交往、斗争的人却仍然是苏轼、司马光等古人,这样反映出的社会关系和主题还是旧一套,新时代也就徒有其表!即使有新时代的标志物出现,也只不过是“贴标签”,本质上所反映的还是旧时代的社会关系。其实,只消写古人一人来到当今时代,让他受到当今时代的人和事影响,有新的生活和新的命运,从而反映新时代的特征即可。
如写带着古人在街上转了一圈,向古人介绍现代社会的情况,让古人了解现代的大楼、汽车、电视、手机……而古人还未了解完,还未适应现代,还未展开在新时代的生活,故事就已结束!这样的故事情节有何意义,又有什么主题可言?
构思情节、塑造人物、讲好故事的能力,是想象力在文学领域里最充分的体现,想象作文是训练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那么,怎样讲好故事,写好想象作文呢?
记叙文写作,就是讲好故事。讲故事,就是讲某些人做某些事。讲故事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细节描写是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最好办法。细节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写好细节,刻画好人物,故事才不至于平淡乏味,文章才能不空洞浮泛。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故事要吸引人,就要发挥想象力,善于设计矛盾冲突和情节起伏,引人入胜。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有“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作文单元,必修二有“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作文单元,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会写复杂的记叙文。但复杂不能变成杂乱,所以要处理好情节与情节间的逻辑关系。所写的人物行为,要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人物特征和时代特征;所设计的情节,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乎情理,要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让读者觉得合理、“真实”。
好的故事是内含理性思考的,表面讲故事,内里写精神。作者通过想象来虚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是有目的的,是有意义的,为的是能表达和突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主题。精神、主题把握不好,故事一定写不好。如上面提到的带着古人在街上转了一圈,向古人介绍现代社会的情况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没有思考写作目的,所写故事平淡、无意义、主题不明。好的故事,其所写事件和人物的意义一定经过精心的构思,且能为表达和突出文章的主题服务。
假如王安石生活在今天
彭 友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题记
王安石的一篇文章自刊登在《读者》上以来,就因其眼光之独到,文笔之锐利而广受传阅,为人们津津乐道。
很快,各大媒体报刊上便常出现这篇文章的身影,对其评价自然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有恨不得将其吹捧到天上的,也有往死里踩的,其两极分化的程度,让各路“吃瓜群众”乐得在一旁观战。
而王安石本人,依旧坐在他那间借来的会议室里,喝着茶,看着报,等候每周二下午的“见面会”。
“王代表,今天外面都要炸锅了,媒体全来了,还有一群看热闹的群众。咱这小会议室哪装得下啊。”秘书从外面满头大汗地挤进来说。
“没事儿,到时候我会看着办的。”王安石只将眼睛从报纸上摘下一会儿,便又埋首于报纸中了。
很快,见面会开始了。王代表从容地回答了几位群众在养老、医保等民生方面的问题,可是小小的会议室快被媒体的声音掀翻了。他不得不站起来,高声说:“关于前几日发表在《读者》上的那篇文章——”沸腾的会议室立刻归于寂静,所有人闻言都竖起了耳朵,媒体更是忙不迭将收音设备凑到了王安石面前。顷刻间,他仿佛回到了曾经面对锐刺刀锋的日子。
他目光如炬,面容沉静地接着说:“正如我文章所写的那样,我们的国家,确实需要些改变了。”话音未落,媒体记者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反应快的记者已向王安石抛出了尖锐的问题:“您这是公开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吗?”“请问您觉得最近打击贪腐的现象是您所认同的改变吗?”
王安石实在招架不住这些应接不暇的问题,他只能再提高声音说:“我所说的改变,是我以从基层群众中收集到的意见为根据整理的。说实话,我也不能保证都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人民代表,我希望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家的心声。”
人群更加沸腾了,而王代表在这人声鼎沸中沉默地转身,只留下挺得很直的背影。
“代表,您多注意休息啊。这么年轻就有白头发了!”一个年轻的女记者远远地喊道。
渐行渐远的身影似乎脚步微顿,可是很快又走远了。
夜幕低垂,王安石从兜里掏出了钥匙,插进锁孔。“咔嚓”“咔嚓”两声,门开了。
妻子来不及摘下围裙就跑过来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嘴里念叨着:“下午我看你的见面会直播了,哎哟,你说说你,非要说那些话干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帮媒体有多难对付。”
王安石望着窗外,夜凉如水,回首却看到饭桌上蒸腾的热气,突然忆起很多很多年前,他面对积贫积弱、冗兵冗官、行将就木的宋朝江山,到底没能挽救。
但是现在的中国,那么年轻,那么富有活力,那么朝气蓬勃。
人是在犯错中认识世界的,而国家也是在错误与变革中成长的。所以,他不怕改变,不怕犯错,更不畏人言。
[点评]细节鲜活,主题突出。此次作文训练是当堂写作,时值“两会”期间,采访人大代表是热点新闻。小作者联想到这一当下热点,让王安石这个改革家来到今天,成为了“人民代表”,想象切合人物身份特征,切合时代特征。此文出色之处,不仅在于大胆而合理的一环扣一环的冲突性质较强的颇有起伏的情节的设计,更在于了得的细节描写功夫。
假如李清照生活在今天
王心怡
清心静气“才”何物?照古示今空踌躇。 ——题记
嘈杂、喧闹、闷热……她皱了皱黛色的细眉,缓缓睁开眼眸,寻着“卷帘人”的踪迹。“平儿?”无人应答。她环顾四周,漆黑,压抑……她倚在这胡同的尽头,外面是如潮似水的人群。她抬起有些酸疼的手臂,扶着墙,勉强将自己撑了起来,踉跄地向外走去,留得身后半卷残破的简。
阳光绕过层云,直冲进她的双眸,刺得她的眼有些疼。待到她再次睁开双眼,才意识到周围早已围满了穿着“奇装异服”的人。那些女孩子穿着超短裙,烫着五颜六色的头发,身姿何等妙曼。可面对这些她眼里却只有不屑,惊诧也出现在所有人眼中。她抑住对那些女孩子的不满,轻启朱唇:“小女李清照,不知此为何地……可是开封城?”
“嘁,还以为是卖艺的,倒装起千古才女来了!”
“我何曾欺汝?我……”
“呵,散了散了!没劲!”
人群散去,那些人眼中的鄙夷让李清照着实恶心。理了理衣襟,她向着繁华的市中心走去。
“易安?”
身后传来的声音让李清照顿了一下,她转过身,来人却未曾谋面。
“你真的是李清照?”
“小女正是。”
“这不是什么开封,这是北京,是宋代以后快一千年了!”
“不知宋代为……”
“就是你生活的那个时代。”
李清照愣在原地,没有再理那人。
半晌,她缓过神来独自漫无目的地向前行去。她孤身一人在街头逛了半日,身无分文,听闻中关村可赚到钱,便又辗转来到这里,想来一展才华,为自己谋生。她踏进某知名企业的大楼,不顾他人的目光,站进了应聘的队伍。
“下一位,李……李清照……噗。”
李清照自是已习惯了这“笑”,挺着胸走了进去。
“您好,请问您毕业于哪所大学?”《大学》?李清照纳了闷,“我……‘四书’都略知一二。”学着这里的人奇怪的语气,她应道。
那经理挑了下眉,疑惑地看着她,“您想应聘哪个部门呢?计算机?编程?还是软件研发?”
“这……可有一官半职可做?我精通诗赋!我……”话没说完,她就被轰出了房间。
不知方才那人口中所言为何物,竟如此不惜才……“果真……载不动,许多愁……”她叹息着走在高楼之间,走向下一次拒绝。
已是傍晚,身为闺秀何曾受过这等欺负?如今竟在街头挨了一天的饿。她走进一家面馆,狼吞虎咽地填饱了肚子,回想着今天的一切,唯有两人信她。其一是那善良的姑娘,其二是另一位经理,他的话依旧响在耳畔,“这早就不是凭几句诗词就能升官发财的时代了,你要学习数学、物理等太多学科,你要付出半世的努力才可能有些许成就!时代变化得太快,又有几个人能跟上它的步伐呢?你想办法回去吧,这里不缺‘才女’,缺的是科技人才……”
“我当真是没用吗?”轻倚着墙,她轻声问自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看着被店里伙计拒绝的铜板,她淌下两行清泪。“父亲打小教我吟诗,耳濡目染,书读万卷,却不料……不料……无半点用处!”
忘了自己是怎么在店主的呵斥中逃出来的,她独自走在被霓虹照亮的街道,雨生生打在脸上,她却已感受不到痛。她吟起一首《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街上人群依旧,热闹如初,而于李清照确实是灰白与苦涩……静默。
“我便只会吟诗作赋,此外,却一无是处……才女不过空谈……”眼角渐湿,几珠晶莹消失在她幻化的泡影中……城市的角落里,一面墙上赫然写着一行血色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得”字未落,半句诗与半卷简静静地躺在这城市的角落,不知是否会有人注意到。
千古才女,何其可悲……
[点评]反弹琵琶,独具慧眼。大多数同学写才女李清照来到今天,都写其以诗词文学才华,在社会上备受追捧。可是,同样是写李清照,本文作者却反弹琵琶,给李清照设计了一个悲惨的结局。李清照去中关村求职却遭遇一连串的碰壁,作者这一主题构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千年一叹“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是像“李清照”这样的文科生,就业面在当今社会是何其的窄,简直是寸步难行!如此独辟蹊径的反向构思立意,可谓慧眼独具。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