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史亚军
研磨真题 精细备考 助力高考
——以历史全国卷第40题为例
甘肃 史亚军
全国卷第40题是历史试题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其重要性之于每位考生不言而喻。加之从2016年开始,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已有26个之多,相信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都会对这道历年的真题做大量细致的研究。从现行各类中学历史教学的相关期刊检索的结果来看,有关此题的命题思路、方法,所体现的历史学科特色,以及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大作高见,这些对于指导我们的复习备考自不待言。本文则从如何具体地分析解读题目所设材料,即“怎么做”的角度出发,以2016年全国卷第40题为中心,结合2017年《考试大纲》的相关变化与要求,提出个人的一孔之见,庶几有助备考,善莫大焉。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从学生对第40题做后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直言对这道题“不会做”,即感觉所设材料和问题不难,但在具体答案组织时不知如何下手。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对此题怀有恐惧感,一看到就绕开,等到所有题都做完了再去做,结果往往是时间不够,临近结束慌忙拼凑,效果可想而知。这些应该是普遍性的问题。笔者认为,之所以会产生上述问题,是大部分学生没有甚至不会分析解读所设材料,不能很好的围绕材料这一中心去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之故。那如何细致分析题目所设材料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观念,即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反复打磨的最终呈现,其严谨性远非一般模拟题所比,包括具体字词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应该说都能体现出命题老师的命题原则和思想。所以,我们在具体分析解读材料的过程中绝不能放过材料中的任何细节。下面以2016年全国卷Ⅰ做具体分析。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对于这两则材料,其出处的表述就非常值得注意。分别为“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和“据《康有为全集》等”,其中的“编”“据”二字明确表达了这两则材料已非两本著作的原始内容,而是命题专家以这两本著作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出于试题命制的目的重新作出的整合。即试卷呈现的材料已经带有命题专家很强烈的主观目的和方向,亦即材料本身应由史料和命题专家思想两部分构成。
明了材料的构成后,再去分析材料。先看材料一,该材料由5个句子组成,明显有三个部分,分别为一个现象——清中期人口膨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该现象产生的影响,其内容组成一目了然。结合第一道题,“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相应的内容为材料的第一部分,在具体答案的组织时,也要结合材料本身的特点——一个句号提取一个信息。具体为:社会稳定;税制改革;农业技术发达;农作物品种增多,耕地面积扩大。再结合所学知识,最后分门别类组织答案:①清前期康乾盛世,社会总体稳定;②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地丁银的赋税制度改革,放松了人身对土地的依附关系;③农业技术发达,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并引进了高产农作物,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膨胀的影响”则为材料的第三部分,也是一个分号提取一个信息,答案组织为:①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②引起了环境恶化;③人均收入下降,社会矛盾尖锐。
第二道题“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也是按照材料的构成,以句号分类提取相应信息——三种主张三句话,应该说材料组成的特征非常明了。最后再结合材料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即可。
总体来说,做此类文字型材料题,应首先总体把握,注意每一处细节,包括特定字词、标点符号;然后结合所设问题以句号为界“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最后分门别类、总结概括,基于材料设定的范围,调动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这种对材料本身的分析也体现了2017《考试大纲》中有变化的“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尤其是新增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则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中文字类材料都是命题专家依据某一部或几部学术著作,再结合相关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加上自己的命题思想重组而成的。这也就是常说的高考真题就是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与命题专家进行沟通的桥梁。行文至此,或问曰:是否全国卷的文字型材料题都是这种构成方式呢。推而广之,全国卷Ⅱ的40题文字型材料二,材料出处表述为“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卷Ⅲ的40题两则材料的出处分别表述为“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和“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且材料本身的组成以句号为界表达命题者思想的特征,可以说非常明显。不仅仅是第40题,各卷选做题当中的文字型材料的构成无一不是命题者“摘编”或“据”相关研究专著进行重组的体现。所以说,命题专家在材料选取的过程中应该是慎之又慎的,最终也是为考生解决所设问题服务的,完全没有为难考生的意思,因此我们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不应一味抱怨躲避,而要摆正心态,正确面对,细致分析研读材料方为上策。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