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做一道题 细品悟思路

2017-02-17 08:51江苏高文慧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2期
关键词:题干所学资本主义

江苏 高文慧

精做一道题 细品悟思路

江苏 高文慧

解题训练是高考复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些学生做了很多题,但解题能力还是没有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题信息和不能正确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是当前历史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在该趋势下的试题“玄机重重”。要揭开试题的“庐山真面”,“题海战术”不一定能奏效,精做一道题,悟出其中门道才是解题训练的“正道”。以下以一道高考题的解题为例,来“品味”其中的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高考链接】(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该题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精做这道题,首先,要整理题干中的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解题时,如果怕阅读题目、提炼有效信息有遗漏,不妨按类别梳理出该试题的“信息清单”,如:

1.时间信息:题干中,出现了“1928年”“4年以后”“当时”等时间用语,找出这些信息后,应对其中表述不明朗的时间信息做进一步准确解读和定位。如“4年以后”为1932年,故“当时”即1932年。

2.空间信息:题干中涉及两个国家“苏联”“美国”。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3.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干中“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选项中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公有制”等信息很自然能让学生与“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选项中的“经济危机”也能帮助学生联系“4年以后”(即1932年)美国的状况,从而找出试题中隐含的另一个所学知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而这也是该试题解题的关键和难点。

4.所学知识中未涉及的信息:如该试题中,美国人对“苏联实施的一五计划”的关注、“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等信息,都为教材中未提及的内容。尤其是人教新课标版本教材中,更是分成两个独立的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这一主题。

此外,题干中列举的出版书目“《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也是所学知识中未涉及的,看似多余信息,但其实是不能忽视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在解题中提示思考:美国人眼里的“俄罗斯的黎明”指什么?美国人从“俄国今日”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去学习?为什么美国人会发生这种变化?通过这些思考,能挖掘试题背后隐含的知识点。

其次,在梳理出以上信息“清单”后,需对提炼出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以便明确该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考查方向。简单概括提炼出的信息,即“1932年前后,美国人对‘苏联实施的一五计划’的关注度发生了变化”。该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看似只有“斯大林模式”,但更着重考查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下美国应对”的相关知识点。该试题考查的落脚点在于对“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的理解。其考查方向是将教材中两个看似无关知识点,以时间为纽带,考查“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是如何相互借鉴的。

最后,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辨别选项,推敲答案。联系所学知识,这场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这也说明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倡导的、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普遍信条的“自由放任”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场经济危机对苏联不仅没有带来破坏,反而为苏联获得资本主义世界的资金和技术,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故A项错误。

苏联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并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便利条件,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但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农业集体化运动也没有给农业生产的效率带来明显提高,更不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故C项错误。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当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歧,注定它并不会关注苏联公有制的优越性。况且题干中,也未涉及“苏联公有制优越性”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当时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到1932年,苏联“一五”提前超额完成,苏联的大工业(标准工业)总产值达到343亿卢布(1926—1927年价格),比1928年增加了1.2倍,国民收入达455亿卢布,增加了82%。(参见宋则行等《世界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美国人正在寻找应对危机的举措,苏联建设成功的经验恰恰能提供借鉴和启示,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

细细“品味”以上这道题的解题过程,理一理该试题的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其一,时空定位下提炼材料信息。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做出准确的理解。而这种“时空观念”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需形成和提升的关键能力。解题训练中应培养先找时间信息的习惯,即便有些试题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时间,也要通过历史人物、事件等推断出隐含的时间信息,在此时空定位下再去逐一提炼有效信息。

其二,理出“信息清单”再概括归纳。

解题训练中要尽可能地概括题目中提供的所有信息,先要分类列出“信息清单”,弄清哪些是所学知识中已经涉及的,哪些是所学知识中未涉及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再对“信息清单”概括归纳,弄清该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考查方向。切忌被从题干中找出来的、并不完整的信息迷惑。如果不能正确判定考的哪个知识点,结果只能是错用其他知识点来解题,从而陷入误区。

其三,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时需仔细推敲答案。

拿选择题来说,总会设置容易与正确选项混淆的答案。就以上列举的这道题来说,三个应排除的选项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这种情形下,就需要学生能在准确把握试题材料信息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妥帖地推敲备选项。既要尊重题意(材料信息所表达的内容,注意解题中首先要理解和尊重试题材料本来所表达的意思),又要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题意,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根据题意筛选出答案。

总之,在复习备考的解题训练中,不要一味追求试题训练的“量”,而要在解题中学会“品味”其中的解题思路。在不断地总结正确的解题方法、规律过程中,方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提升解题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学)

猜你喜欢
题干所学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数字算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非所学
非所学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