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新进展

2017-02-16 09:35陈俊敏宋德刚刘晓霞曹晓芸孙倩张祥建
临床荟萃 2017年2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溶栓缺血性

陈俊敏,宋德刚,刘晓霞,曹晓芸,孙倩,张祥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血管稳态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00)

2016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新进展

陈俊敏,宋德刚,刘晓霞,曹晓芸,孙倩,张祥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血管稳态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00)

2016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对脑卒中的病因,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溶栓药物,抗血小板抗凝药物,脑卒中后康复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等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卒中;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指南

张祥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神经内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省高端人才,中国侨届贡献奖获得者。发表文章230篇,其中SCI论文58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2016年国内外在脑血管病方面有很多新发现,包括脑卒中的病因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研究、溶栓药物研究、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研究、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研究、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等,这些脑血管病新进展将对日后临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现将2016年脑血管病主要临床进展总结如下。

1 脑卒中的病因研究

1.1 INTERSTROKE研究:全球32个国家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研究者试图量化不同地区、重点人群和卒中主要病理亚型的脑卒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危险因素。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32个国家的26 919名参与者,其中13 447名患者

(10 388名为缺血性卒中患者,3 059名为脑出血患者)和13 472名对照个体。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体力劳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ApoB/ ApoA1)、饮食、腰臀比、心理社会因素、吸烟、心脏因素、饮酒量和糖尿病都与脑卒中相关。这些风险因素占全球所有卒中90.7%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s,PARs)(91.5%缺血性卒中,87.1%脑出血),并与以下方面一致:区域(从非洲的82.7%到东南亚的97.4%)、性别(90.6%的男女性)、年龄(92.2%的≤55岁患者,90.0%的>55岁患者)。相比缺血性卒中,脑出血与高血压的关系更紧密,而吸烟、糖尿病、载脂蛋白、心脏因素则与缺血性卒中关系更紧密[1]。

1.2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与牙周炎相关的荟萃分析已经有观察性研究表明,牙周炎与脑缺血之间存在关联。该荟萃分析主要目的是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关联的强度。纳入牙周炎和IS的病例对照,横断面或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估。该荟萃分析同样表明,牙周炎和IS之间存在关联。但仍需要精心设计的前瞻性研究来为二者之间的关联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关于IS的亚型,还需进一步的病例对照研究以探究不同类型的脑梗死和牙周炎之间的关联[2]。

2 血管内治疗的新进展

2015年N Engl J Med发表了5项AI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血管内治疗特别是机械取栓在救治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中的积极作用,美国及我国随之更新和制定了指南。人们推测血管内治疗将会对AIS的治疗有重要的影响,显著促进AIS医疗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中美指南主要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优选支架机械取栓技术。②尽量缩短治疗时间。症状出现到血管再灌注的时间和临床预后改善呈负相关,指南要求应尽可能在发病6小时内达到血管再灌注。③强调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一线治疗地位。只要具有静脉溶栓指征,应尽早实施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基础上再开始机械取栓。机械取栓不应妨碍静脉溶栓,静脉溶栓也不能延误机械取栓。④血管内治疗前需进行多模影像详细筛选。实施血管内治疗前,尽量使用无创影像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大血管闭塞,了解闭塞大血管的再通价值(了解梗死体积及缺血半暗带情况);不推荐影像提示大面积梗死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详细影像学检查应在静脉溶栓治疗之后进行。⑤团队协作,如建立完善的转诊系统、专业的治疗流程、培养合格的神经介入医生,以应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准确的诊疗。可以看出指南的指导思想与卒中救治的组织化管理的改进密切相关,介入材料的进步、合理的流程及准确的病例选择,促成治疗的成功。

随着指南颁布,神经科医生得到巨大鼓舞,开展以机械取栓为主要手段的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在救治AIS中蔚然成风。国内外研究证实应用Solitair血管内治疗装置进行机械取栓可改善患者预后,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长远来看反而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次数及药费,节约总医疗成本。血管内治疗成本效益高于药物治疗,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会持续投入相应资金鼓励相关研究。Jovin等[3]指出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研究重点是改善诊治系统,研究有效的辅助治疗,以及探索是否可以扩大受治患者的范围,为确保符合条件的患者获得血管内治疗将再灌注时间缩短到尽可能短的时间,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在超过常规时间窗,大面积病变和其他重要亚组的患者中尝试研究寻找扩大受治范围的益处。关于围手术期管理,Schönenberger等[4]研究发现前循环AIS的患者在进行血栓切除过程中应用清醒镇静与全身麻醉相比并未改善预后,研究结果不支持术中应用清醒镇静策略。Goyal等[5]收集2015年N Engl J Med发表的5项AIS血管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行meta分析探讨感兴趣人群亚组观察血管内治疗效果。该meta分析共纳入1 287例患者,其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者634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653例。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90天残疾的风险(OR=2.49,95%CI=1.76~3.53,P<0.0001)。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致1例患者mRS降低≥1分的需治疗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为2.6。主要终点(90天mRS)的亚组分析显示在预先设定各个亚组间血管内血栓切除术降低残疾的疗效没有差异(P =0.43)。在几个感兴趣的人群亚组层面也发现了血管内治疗的优势,如年龄≥80岁、发病到治疗开始的时间超过300分钟、不适合静脉溶栓者及基线NIHSS≥20者等。对于不适宜静脉溶栓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者应该进行血管内治疗。但是,这个发现并不意味着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可以放弃静脉溶栓治疗而直接选择血管内治疗。年龄超过80岁者也能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这个结果结束了高龄患者血管内治疗的争论。亚组分析发现基线NIHSS≥20者也应进行血管内治疗。从症状发作到入院超过300分钟(绝大部分<420分钟)也可以进行血管内治疗,这组患者通常为从发作到血管内治疗开始的时间小于8小时者。可见大部分前循环近段闭塞的AIS患者都能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中获益。Saver等[6]同样应用2015年N Engl J Med发表的5项AIS血管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行meta分析,主要观察治疗时间与预后结局的关系,揭示时间是改善结果的最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血管内治疗开始越早、再灌注时间越短,总体疗效越好。总体疗效随着时间延迟而下降。Minnerup等[7]开展观察性研究,同样发现血栓切除术加溶栓治疗患者中预后结局与治疗时间延迟相关。研究证实了血管内治疗有积极作用,甚至对特定患者降低了病死率。可见缩短治疗时间是根本,为了确保获益,应尽可能在发病6小时内达到再灌注TICI分级2b/3级,机械取栓时,建议就诊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在60分钟,就诊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在90分钟[8]。动脉溶栓开始时间越早临床预后越好。可见需要积极改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采取有效办法尽量减少时间延迟,从而使血管内治疗效益最大化。

多模影像学证实,存在大血管闭塞及再通有价值的大血管是当今AIS早期血管内治疗的重中之重。急诊入院的每一位AIS患者都需要实施神经影像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神经影像在AIS血管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排除颅内出血;②判断颅内闭塞血管及侧支循环;③评估梗死核心及可挽救脑组织;④指导制订决策[9]。在AIS血管内治疗的急救流程中,通过快速有效的神经影像技术快速排除存在较大梗死核心(平扫CT中ASPECTS评分较低,多模式CTA中侧支循环较差,CTP提示大的梗死核心)的患者尤为重要,并且要尽量减少因影像检查带来的院内延误[10]。

3 溶栓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3.1 ENCHANTED研究:阿替普酶低剂量与标准剂量相比在AIS溶栓收益和降低风险方面是否具有非劣效性在过去的20年中,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改善AIS患者的预后的效果推动了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急性卒中护理服务的基础设施发展。早期实施缓慢而谨慎:60%的美国神经病学家引用了有关症状性脑内出血风险的安全性问题,只有9%的专家将成本作为一个障碍[11]。

ENCHANTED研究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非劣效性试验以确定AIS溶栓收益和降低风险方面阿替普酶低剂量(0.6 mg/kg)与标准剂量(0.9 mg/kg)相比是否具有非劣效性。从13个国家111个临床中心纳入3 310名AIS符合溶栓治疗的患者(63.2%的亚洲患者)随机分配到阿替普酶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主要目的是确定以90天内死亡或残疾为主要标准时阿替普酶低剂量和标准剂量相比是否具有非劣效性。得出结论:该试验主要包括亚洲AIS患者,以90天内死亡或残疾为主要标准时阿替普酶低剂量和标准剂量相比不具有非劣效性;在改良Rankin评分对应分析时阿替普酶低剂量与标准剂量相比具有非劣效性,且低剂量阿替普酶的症状性脑出血较标准剂量显著减少[12]。ENCHANTED结果显示亚洲AIS患者建议继续按照指南标准的溶栓治疗[11]。为亚洲AIS患者溶栓治疗指明了方向。

3.2 IST-3研究:对rt-PA剂静脉溶栓的益处和危害研究的3年随访结果第三次国际卒中试验(IST-3)为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开放性治疗试验。2012年该试验研究AIS患者6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的益处和危害。从12个国家的156家医院纳入3 035例AIS患者,随机分配到rt-PA组(1 515例)和安慰剂组(1 520例),其中大于80岁的有1 617例(53%)。主要分析指标是患者存活和无残障比例[6个月时,牛津残障评分量表(OHS)为0~2]。在6个月时,rt-PA组中554例(37%)与安慰剂组中的534例(35%)患者存活且无残障。7天内病死率rt-PA组高于安慰剂组,第8天至6个月内的病死率rt-PA组低于安慰剂组。得出结论:对于AIS患者,6小时内的溶栓治疗尽管存在早期危险,但其能改善患者功能。且在老年患者中,该受益没有减少[13]。

2016年IST-3发布3年随访结果:在3 035例参与IST-3研究者中,来自瑞典和挪威的1 946例患者(64%)被纳入到了3年随访分析中,其中rt-PA组967例,安慰剂组979例,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及护理。3年后,rt-PA组共有453例(47%)死亡,安慰剂组494例(50%)死亡。7天内病死率rt-PA组高于安慰剂组,第8天至3年内病死率rt-PA组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得出结论:对于AIS患者,6小时内的溶栓治疗与3年时的死亡风险呈非显著性相关,但在急性期存活的个体中,rt-PA治疗患者具有显著的长期生存优势。这项研究的结果使临床医生更了解rt-PA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将帮助临床医生与患者及其亲属沟通,与他们讨论早期的风险和长期治疗效益[14]。尽管rt-PA溶栓可能对个体带来风险,但是这项研究证实该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终生效益[15]。

4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4.1 SOCRATES研究: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比较的全球结果和亚洲数据分析SOCRATES研究在全球33个国家674个中心进行了国际双盲对照试验,共纳入13 199例急性轻型IS(NIHSS≤5分)或高危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性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ABCD2≥4分)患者并且未接受静脉内或动脉内溶栓治疗,在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替格瑞洛组或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指标为90天内首次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事件,次要终点指标为90天内首次发生IS事件,安全性终点指标为首次发生PLATO定义的主要出血事件。结果在90天的治疗期间,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使用替格瑞洛治疗的6 589例患者中有442例(6.7%),阿司匹林治疗的6 610例患者中有497例(7.5%)[风险比(HR)=0.89,95%置信区间(CI)= 0.78~1.01;P=0.07]。IS事件发生例数,在用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中385例(5.8%),和阿司匹林组中441例(6.7%)(HR=0.87,95%CI=0.76~1.00)。主要出血事件在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中为0.5%,阿司匹林组中0.6%,其中颅内出血分别为0.2%和0.3%,致死性出血分别为0.1%和0.1%。结论:AIS或TIA患者,在90天内替格瑞洛降低脑卒中、心肌梗死、死亡等发生率方面未优于阿司匹林[16]。

2016年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王拥军解读《SOCRATES研究亚洲数据解析》,亚洲人群IS的整体风险明显高于非亚洲人群,意味着亚洲人群更需要抗血小板治疗,且更能够从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SOCRATES研究亚洲亚组结果为我国AIS和高风险TIA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更多循证医学依据。

4.2 COMPRESS研究:急性脑卒中后双抗治疗的研究AIS发生后,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否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一直是研究热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IS复发研究(COMPRESS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主要研究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是否可以减少卒中后新的缺血性损害。该研究在韩国20个医疗中心纳入358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随机分组到双抗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及单抗组(阿司匹林加安慰剂),持续治疗30天。结果: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不能减少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IS在30天时MRI上的新发缺血性病灶。得出结论:在预防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新的缺血性损害和血管事件方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能不优于单用阿司匹林[17]。研究者并未发现双抗治疗较单抗治疗的好处,且双抗治疗的出血风险似乎更高。

此前的CHANCE研究提示,早期、短期使用双抗治疗对于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是安全有效的[18]。与CHANCE研究相比,COMPRESS研究的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更长。目前尚需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4.3 CHANCE研究:携带CYP2G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与急性轻型卒中或TIA患者氯吡格雷疗效降低的相关性研究关于CYP2C19遗传变异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轻度卒中或TIA的临床结果之间关系的数据有限。而亚洲人群中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比例较高。2013年CHANCE研究显示,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24小时内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在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且不增加严重出血风险[18]。

2016年CHANCE研究在73个中心纳入2 933例40岁以上的中高危TIA和轻型卒中患者观察3个主要CYP2C19等位基因(*2,*3,*17)。主要结局指标为3个月内新发脑卒中(缺血性或出血性);次要结局指标为3个月内复合血管事件(IS、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安全性结局指标为出血事件。结果显示,在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非携带患者中,缺血性轻型卒中或TIA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较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能降低新发卒中事件的风险,这些发现支持CYP2C19基因型在治疗上的功效。安全性方面,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出血风险不受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状态的影响[19]。

5 抗凝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5.1 ENGAGE AF-TIMI 48研究:既往发生脑卒中患者中,依度沙班与华法林对比的研究心房颤动合并既往IS或TIA病史的患者在抗凝治疗下仍有较高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在这个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中,既往有或没有IS/TIA病史患者中对比使用华法林和依度沙班的区别。ENGAGE AF-TIMI 48(下一代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栓塞凝血因子Ⅹa抑制剂48)是随机双盲试验,纳入21 105例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华法林组和依度沙班组(高剂量依度沙班组,60/30 mg;低剂量依度沙班组,30/15 mg),随访中位时间为2.8年(其中依度沙班组中主要研究高剂量依度沙班组)。主要的终点包括所有脑卒中或栓塞事件(有效性)及出血事件(安全性)。其中既往IS/ TIA患者5 973例(28.3%),与15 132例既往无IS/TIA患者相比,既往有IS/TIA患者发生栓塞及出血事件的概率均较高(P<0.001)。既往有IS/TIA的患者中高剂量依度沙班组较华法林组出血事件较低。得出结论:既往有IS/TIA病史的心房颤动患者再发栓塞及出血风险较高。无论既往有或无IS/TIA病史的心房颤动患者在有效性方面高剂量依度沙班与华法林相似,而高剂量依度沙班较华法林更安全[20]。脑卒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于抗凝药物的选用及剂量在临床应用中很重要,上述研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5.2CNSRⅡ研究:探索目前影响中国患者使用华法林的潜在原因和因素该研究从219家城市医院入住患者中纳入19 460例AIS患者自愿参加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RⅡ)。结果:在952例非瓣膜性房颤AIS患者中,19.4%出院后给予华法林。出血风险(52.8%)和患者拒绝(31.9%)是出院后不给予华法林抗凝的主要原因。较大的医院或教学医院更有可能开处方华法林。老年患者,大量饮酒者,患者与入院时NIHSS较高的患者不太可能给予华法林,而患者的心力衰竭病史,住院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在2.0和3.0之间与出院时使用华法林显著相关。结论:在中国,非瓣膜性房颤AIS患者中,华法林的使用率仍然很低。医院规模和学术地位以及患者年龄,心力衰竭,大量饮酒,在院期间正常的国际化标准率,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与在出院时使用华法林各自独立相关。在中国非瓣膜性房颤AIS二级预防中有很大的改善空间[21]。

6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新进展

EVREST研究:一项随机,多中心,单盲,对照试验,研究非沉浸式虚拟现实(non-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对卒中康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非沉浸式虚拟现实对于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而言是一种新兴的战略,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较少。EVREST研究是为了进一步确认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VREST研究在4个国家的14个中心纳入141例患者(为首次IS的轻中度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配到简单娱乐组(70例)和非沉浸式VR组(71例)。在2周的干预期结束时,通过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来检测上肢功能,将完成测试的总时长作为研究主要终点的衡量标准。得出结论:对于轻中度上肢运动障碍的卒中后患者而言,非沉浸式VR作为常规康复治疗的一种附加治疗,并不优于简单娱乐。即与非沉浸式VR相比,简单娱乐活动可能也同样有效。故研究者认为,卒中后患者的运动康复与任务的类型可能不太相关,只要任务足够密集,并且为患者安排了具体任务工作即可[22]。

此前有不同的研究分别证实,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治疗时间和强度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可能呈U型曲线,过多的治疗也是有害的。同时,也许老年患者由于神经再生能力的下降,理想的治疗时间也会随着患者年龄变化而调整,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23]。EVREST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因为它表明易于获取或低成本的干预措施较不易获得或较高成本的干预同样有用。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为康复治疗指引了方向。

7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2016年中国正式发布《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也是全球首部聚焦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领域的诊疗指南,该指南对高危非致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risk non 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的二级预防治疗、抗栓治疗和溶栓治疗给出了临床指导建议。

2016年《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指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包括以下3类人群:①TIA;②轻型IS(minor ischemic stroke) (以下简称为轻型卒中);③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为NICE存在以下之一:①发病时间小于24小时的高危TIA(ABCD2≥4分)和轻型卒中;②急性多发性脑梗死;③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50%。

我国是世界上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HRNICE有庞大的人群基础。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RⅡ)数据显示,IS比例为85%,其中轻型卒中比例占IS人群46.4%。鉴于HR-NICE早期卒中复发风险高,建议将HR-NICE早期防治作为国家卒中防控的重要窗口。医护人员应重视HR-NICE人群的管理及防治(Ⅱa级推荐,C级证据)。推荐意见:①建议对NICE患者进行早期系统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临床、影像以分子标志物,评估手段应考虑医疗机构硬件条件(Ⅱa级推荐,B级证据);②建议对于HR-NICE患者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及专病管理模式,尽早干预治疗(Ⅱa级推荐,B级证据)[24]。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的发布,将会为临床实践指明方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服务能力,提升我国脑卒中的诊疗水平。

回首2016年国内外脑血管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展望未来脑血管病领域将面临更多任务与挑战,在全世界每一位研究者的努力下,脑血管病医疗事业必将推向新高潮。

[1]O'Donnell MJ,Chin SL,Rangarajan S,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effects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stroke in 32 countries(INTERSTROKE):a case-control study[J].Lancet,2016,388(10046):761-775.

[2]Leira Y,Seoane J,Blanco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itis and isch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 aanalysis[J].Eur J Epidemiol,2016 Jun 14.[Epub ahead of print]

[3]Jovin TG,Albers GW,Liebeskind DS,et al.Stroke treatment academic industry roundtable:the next generation of endovascular trials[J].Stroke,2016,47(10):2656-1665.

[4]Schönenberger S,Uhlmann L,Hacke W,et al.Effect of conscious sedation vs general anesthesia on early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6,316 (19):1986-1996.

[5]Goyal M,Menon BK,van Zwam WH,et al.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after large-vessel ischaemic stroke: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five randomised trials[J].Lancet,2016,387(10029):1723-17231.

[6]Saver JL,Goyal M,van der Lugt A,et al.Time to treatment with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and outcomes from ischemic stroke:a meta-analysis[J].JAMA,2016,316(12):1279-1288.

[7]Minnerup J,Wersching H,Teuber A,et al.Outcome after thrombectomy an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Stroke,2016,47(6):1584-1592.

[8]McTaggart RA,Ansari SA,Goyal M,et al.Initial hospit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t large vessel occlusion (ELVO):report of the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committee of the Societ y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J].J Neurointerv Surg,2015 Aug 31.pii:neurintsurg-2015-011984.[Epub ahead of print]

[9]Zerna C,Assis Z,d'Esterre CD,et al.Imaging,intervention,and workflow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the calgary approach[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6,37(6):978-984.

[10]Menon BK,Campbell BC,Levi C,et al.Role of imaging in current acute ischemic stroke workflow for endovascular therapy[J].Stroke,2015,46(6):1453-1461.

[11]Sila C.Finding the right t-PA dose for Asian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2016,374(24):2389-2390.

[12]Anderson CS,Robinson T,Lindley RI,et al.Low-dose versus standard-dose intravenous alteplas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2016,374(24):2313-2323.

[13]IST-3 collaborative group,Sandercock P,Wardlaw JM,et al.The benefits and harm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within 6 h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IST-3]):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12,379(9834):2352-2363.

[14]Berge E,Cohen G,Roaldsen MB,et al.Effects of alteplase on survival after ischaemic stroke(IST-3):3 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controlled,open-label trial[J].Lancet Neurol,2016,15(10):1028-1034.

[15]Seitz RJ.The pros and con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stroke[J].Lancet Neurol,2016,15(10):997-998.

[16]Johnston SC,Amarenco P,Albers GW,et al.Ticagrelor versus aspirin in acute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N Engl J Med,2016,375(1):35-43.

[17]Hong KS,Lee SH,Kim EG,et al.Recurrent ischemic lesions after acute atherothrombotic stroke:clopidogrel plus aspirin versus aspirin alone[J].Stroke,2016,47(9):2323-2330.

[18]Wang Y,Wang Y,Zhao X,et al.Clopidogrel with aspirin in acute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N Engl J Med,2013,369(1):11-19.

[19]Wang Y,Zhao X,Lin J,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YP2C19 loss-of-function allele status and efficacy of clopidogrel for risk reduc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JAMA,2016,316(1):70-78.

[20]Rost NS,Giugliano RP,Ruff CT,et al.Outcomes with edoxaban versus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cerebrovascular events: findings from ENGAGE AF-TIMI 48(effective anticoagulation with factor Xa next gener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48)[J].Stroke,2016,47(8):2075-2082.

[21]Yang X,Li Z,Zhao X,et al.Use of Warfarin at discharge amo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hina[J].Stroke,2016,47(2):464-470.

[22]Saposnik G,Cohen LG,Mamdani M,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non-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exercising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EVREST):a randomised,multicentre,single-blind,controlled trial[J].Lancet Neurol,2016,15(10):1019-1027.

[23]Silver B.Virtual reality versus reality in 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J].Lancet Neurol,2016,15(10):996-997.

[24]王伊龙,赵性泉,刘新峰,等.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6):481-491.

Advances o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es in 2016

Chen Junmin,Song Degang,Liu Xiaoxia,Cao Xiaoyun,Sun Qian,Zhang Xiangji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Hebei Key Laboratory of Vascular Homeostasis,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Xiangjian,Email:zhang6xj@aliyun.com

Many substantial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linical researches o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2016.The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of stroke,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thrombolytic drugs,antiplatelet drugs,anticoagulation drugs,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and the guidelines on high-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stroke;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guidelines

R743

A

1004-583X(2017)02-0107-06

10.3969/j.issn.1004-583X.2017.02.003

2017-01-16编辑:张卫国

张祥建,Email:zhang6xj@aliyun.com

猜你喜欢
阿司匹林溶栓缺血性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