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教相长 生生不息
——浅谈“三生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

2017-02-16 20:16
名师在线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中学生道德

吴 丽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江苏苏州 215021)

引 言

“三生教育”即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它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生存教育为关键,以生活教育为目标。对于学生来说,要通过在学校课堂的学习来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知生活的美好,热爱生命,提高自身生存能力,从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三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学生终身生命发展、幸福获得奠定基础。

一、“三生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通过创设平等的教学情境,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三生教育”缺失的表现

生命、生存、生活相互联系,“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合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强调主体认知过程和行为实践能力,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中学生中的“三生教育”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

首先,中学生漠视生命,对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责任感认识不足。现今,中学生自杀比例逐年上升。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中学生对生命认识不足,不能对生命担负责任。

其次,中学生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不具备必要的生存技能,缺乏一定的生活自救常识,还未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较差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其个人卫生,影响课堂学习过程,甚至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学习和其他同学的在校学习。

2.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不断得到完善,思想修养不断提高,以开放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热爱生命,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存能力,让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首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道德与法治需要生活化教学,巧妙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体验和感知。只有让学生走近生命,感悟生活,掌握生存技能,才能达到“三生教育”的效果。

其次,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能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课堂缺乏生气。新课改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三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初中阶段的“三生教育”立足于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生存教育,结合生活教育,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关注,通过感悟生命的伟大与沉重,来逐步掌握生存技巧,最终在生活中有所体现。

1.感悟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实质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把生命教育融入其中,重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2]。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体悟生命价值”的“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探寻奇妙生命”时,教师可以通过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从而了解到地球也因千姿百态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接着是一段关于地球濒临灭绝的物种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要平等地对待这些生命,保护好它们。”也有的学生说道:“珍爱生命,不仅仅包括自己的生命,还有其他的生命。”最后,通过母亲十月怀胎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懂得珍爱生命,懂得感恩,感恩生命的给予,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2.掌握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存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要让学生认识生存,提高自身生存技能。例如在学习“体悟生命价值”单元的“生命只有一次”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危及我们生命的灾害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知道要学会呵护生命,懂得避险、自救和互救。再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提出具体的方法,学以致用。在课上,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情境:(1)商场火灾,我们该如何预防和自救?(2)家里煤气泄漏,我们该如何预防和自救?(3)体育课上运动受伤,我们该如何预防和自救?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最佳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感染并身体力行。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让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爱护地球,真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体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并在实践生活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幸福美好,确立正确的生活观。生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资源生活化,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过程中的热点、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例如,在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单元的“以诚待人”一课时,在讲解“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与认可,使事业获得成功”时,教师可以通过江苏扬州某中学生在上学途中剐蹭到路边的轿车留下字条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 语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三生教育”要关怀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生存,关心学生的生活,要充分地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刻意强调“三生教育”,而是要将“三生教育”真正的含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用事实说话,用案例服人。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学会生存,体会生活。

[1] 罗石生,杨喜燕.“三生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视角[J].学理论,2013,(24):278-279.

[2] 闫彩红.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初探[J].社科纵横,2011,26(03):136-138.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中学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