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根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江苏南京 211100)
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在人的智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记忆,人的观察、想象、思维或者其他智力活动,都是无法进行的。根据记忆有无明确目的,它可以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面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开卷考试的现实,许多学生以考试可以翻书为由,拒绝有意记忆,再加上无意记忆的印记往往是鲜明、持久的,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品教师,无论是从教学的有效性还是从提升中考成绩角度分析,在课堂中探索引发无意记忆的策略,就非常现实和迫切了。
为了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提高无意记忆能力,笔者选取所带4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58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思想品德有关记忆的认识和无意记忆的条件。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随时观察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细化分析,不断优化相关策略。
调查得知,158名学生中有86.7%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没有必要记忆,因为开卷考试时翻书即可,然而苦恼的是往往翻不到书。学生印象较深的课是八年级下册“肖像权、隐私权和姓名权”,原因主要是他们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隐私权等受到了侵犯,很想知道隐私权被侵犯后该怎么办。89%的学生对肖像权一课的印象很深,其原因是教师课件中的图片非常有趣,连续剧式的案例故事非常好玩;77%的学生认为,自己翻书做笔记以及亲手构建知识导图的课,印象会特别深。
调查发现,无意记忆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重要。因此,有效的、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和作业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无意记忆的能力[1]。
情境教学就是要遵循反映论的原理,积极创设和充分地利用生动具体的场景与形象,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到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涵盖教师收集的新闻、图片、视频、社会热点等。
例如,在《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感动中国人物“化缘校长莫振高”的事迹视频导入,让学生评论他的事迹,引导得出:生活中有的人在承担责任的时候从来不考虑代价和回报,他们所想的只是要完成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在这一课中,教师还可以收集电影《可可西里》的故事,向学生深情地讲述主人公日泰保护藏羚羊,与盗猎者殊死斗争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无意记忆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一节课的内容很多,面面俱到,往往就是面面不到,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记不住。因此,对照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提出问题,这可以使记忆率大大提高。而提高的记忆率,主要是无意记忆。这样学生每遇到感兴趣的又比较容易切入回答的问题时,容易激发出高昂的情绪。
例如,进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循环经济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依次出示两个图例材料。第一个图例材料是每年的秋收季节,农民将收割完毕的秸秆就地焚烧,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到处都能见到秸秆焚烧燃起的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上云天,这种情形将持续近半个月。政府在积极劝阻农民焚烧秸秆。你觉得除了强行劝阻等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达到目的?学生看完这个问题会思考,但很难出现太好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在投影上出示第二个图例——“某地区资源利用方式示意图”:秸秆喂牛—产牛奶—?—出沼气—?—玉米施肥—收玉米—?—秸秆喂牛,要求学生填写示意图中问号所示的三个环节。学生经过讨论,依次填了“牛粪发酵”“产生肥料”“产生秸秆”等三项。学生在讨论完成的过程中,既解决了第一个思考良久的问题,也加深了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一幅循环经济示意图的完成,让学生对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以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方法有了初步认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对这一课内容的无意记忆自然极为牢固。
记忆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可以有效组织的。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记住一个基础知识后,还能记住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呢?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要学的知识和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以联想的方式增强记忆,这是无意记忆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知识时,联想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本制度、“根本类”“基本类”,就可以在联想中归纳,对比知识,提高无意记忆的能力。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有目的地设置悬念,对于加深教材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无意记忆,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在《财产属于谁》一课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法律案例作为开篇,设置悬念问题:“晓月最终能够拿到遗产吗?”设置这一悬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讨论,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作业是促进无意记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过于机械的作业,往往除了带来疲劳外,没有任何效用。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更新,能提高学生的无意记忆能力。例如,每一单元学完后,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整理具有相同特征或相同关键词的知识点,进行课外调查,收集本地区改革开放成就的图片或拍摄家乡变化的照片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知识点学生每一次都会出错,对于易错与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概念,让学生改题、出题是增强他们无意记忆的有效方法。为了出好题、改好题,学生必须翻书,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无意记忆。例如,在学习犯罪的三个特征时,结合“虐童案”的有关情况,可以让学生出题。又如,在课堂上引入“魏则西事件”相关资料,让学生出题,要求不断变换问题从而调整答案,进行课堂变式训练,强化无意记忆。
在课堂上,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无时不在学生的头脑中反复出现,并存并用,注意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无意记忆能力,需要有信心、恒心、耐心,需要不断地探索策略,才能不断地推进,服务于更好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1] 张明.理解信息储存的奥秘:记忆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