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对通俗文化的引进

2017-02-16 04:44:00许江江
名师在线 2017年13期
关键词:通俗诗词初中语文

许江江

(常熟市梅李中学,江苏常熟 215511)

引 言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各方面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也推动了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通俗文化作为一种喜闻乐见、娱乐大众、时尚流行的独特文化形式,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情感心理、兴趣爱好,与青春期学生的张扬个性、求新求异性格特征相吻合。因此,在语文科目教学工作中适当引入通俗文化的相关知识,既能够唤起学生的价值认同,培养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借此将语文科目知识巧妙融入到通俗文化作品中,促进我国语言文化的融合与传播。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通俗文化的意义与重要性

所谓的“通俗文化”,可以解释为,在社会普通公众当中所产生、传播并流行的文化元素,其在内容上具有大众性、多样性、时代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在传播渠道上呈现出民间性、非正式的特点。现阶段,通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类型中的一项重要代表及分支,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喜爱,发展形式也相对成熟并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借助电子期刊、互联网新闻、电视广播等现代媒体传播形式,为我国传统主流文化融入了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充满学习热情与好奇心,喜欢并向往接触新事物,通俗文化中的流行元素、时代感,符合初中学生的追求新奇、追求潮流趋势的心理需求,因而能够获得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并且,通俗文化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一项重要类型,是对书本知识的拓展。从古至今,历史上诸多时期的通俗文化或者丰富了主流传统文化的形式,促进了传统主流文化的发展,或者逐步演变、融合成为主流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例如明清话本小说、元曲、宋词,皆从民间通俗文化演变而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适当加入通俗文化的知识内容,营造活泼趣味、多样性的语文课堂。

二、通俗文化引入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设计

一是歌曲类通俗文化与诗词类传统主流文化的融合教学。诗词知识是初中阶段语文科目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较低的学习环节。为了提升诗词类知识的学习效率,鼓励、培养学生对于诗词作品的爱好,帮助学生从诗词学习中获得快乐的经历与学习体验,形成对诗词知识的浓厚兴趣,并逐步形成自发主动的学习习惯,是诗词教学工作中初中教师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案设计、准备的过程中,查找一些包含诗词内容的歌曲类通俗文化音乐作品,并在课前导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例如:《卷珠帘》歌曲的创作由来,是受到唐朝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诗句启发。《涛声依旧》的歌词创作是改编自唐朝诗人张继所作《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则通篇引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所作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用深受大家喜爱、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兴趣,营造愉快、放松、充满亲切感的课堂学习氛围,改变生硬、灌输式的落后教学模式,消除学生对于诗词知识感到无趣、枯燥、死记硬背等负面消极的厌学情绪。歌曲和诗词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比如:诗词对格律、声韵有更加严格、规范的要求,多使用书面语言;歌曲尽管也讲究押韵和节奏,但相对自由、随意,倾向于使用口语、白话文。在比较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诗词知识的要点,对诗词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生动的记忆。

二是广告营销类通俗文化与修辞写作类传统主流文化的融合教学。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广告营销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形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平面设计与传播,也包含了互联网、移动端、广播电视、户外投放等传播模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广告营销宣传语和广告文案中,也包含了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中适当选择,并作为教学分析的案例,在课堂上鼓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广告文案中涉及了哪些修辞形式,运用了哪些写作创意,并练习将它们灵活运用。这既增加了学生对于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的学习兴趣,制造亲切、熟悉、有趣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练习应用修辞手法、写作知识等传统主流文化。

举例说明,在IKEA宜家“像狮子一样多休息”的家居视频广告中,首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在片头展示了狮子在人类客厅中休息的场景,并配以旁白讲解(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介绍自然界中狮子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放松和休息,是为了在时机来到时,能够集中精力、储备体力成功捕食猎物。而穿着狮子布偶装的屋子主人需要舒适、放松的休息,是为了储存体力陪家中的小朋友玩耍——在此处,再次运用了想象、对比、反衬等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营造了翻转和惊喜的结局。整个广告创意画面饱满、场景生动、富有趣味,立刻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讨论和学习兴趣。以创建情境的通俗文化教学设计,为课堂正式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三是影视类通俗文化与文学经典类传统主流文化的融合教学。影视作品是一种形式丰富多样,将故事情节与视觉、听觉效果相结合,以唤起观众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属于寓教于乐性的通俗文化形式。影视作品从创作目的来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另一方面也包含了透析社会弊端、讲述励志故事、探讨人生意义等多种价值理念。还有部分影视作品是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雾都孤儿》《悲惨世界》等国内外文学名著改编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其中人物的对白、场景的设计、故事的架构都基本尊重并高度还原了原著作品。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任务和重要知识点,选取其中几分钟的影视片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给学生观看,唤起学生对原著作品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赏析、评鉴影视作品,并开展分组讨论和学习交流,感悟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开发与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将通俗文化内容引入教学设计中,促进通俗文化与传统主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示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关注力,创建生动、活跃的自主学习课堂。

[1] 欧运波.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J].语文建设,2016(35):2.

[2] 李慧.初中语文教学中通俗文化的引进探讨[J].才智,2014(28):103.

[3] 孙姗姗.流行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J].科教导刊,2014(09):161-162.

[4] 夏烈.将影视资源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04):46,126.

[5] 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猜你喜欢
通俗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Sumo Wrestlin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心声歌刊(2017年4期)2017-09-20 11:43:50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快乐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