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艳
(江苏省南通市韬奋小学,江苏南通 226300)
我们学校地处乡村,硬件设施配备相对比较薄弱,缺少丰富的实验器材,实验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不同的土壤,还有家中的各色农业用品,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科学资源。新课标要求小学科学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各种小学科学课程实验资源,它可以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多样的乡村资源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对科学的感性认知,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学校地处鱼米之乡的苏北乡村,环境优美,田野广袤苍茫,河道纵横交织,土壤、河水随处可取;四季的物候变化多端,各种自然现象,如云、雨、雾、雪、冰、霜等等,司空见惯;鸟儿种类繁多,如戴胜、麻雀、燕子、喜鹊、乌鸫;各种昆虫更是数不胜数,在田间、树林里、小河边,经常是虫鸟齐鸣,雀飞鱼跃。这些都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素材,是教室里的各种标本、模型以及课件演示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使学生能切实学到活生生的科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养蚕》这一单元时,老师让学生回家和爷爷奶奶一道养蚕。学生兴趣盎然,从买回蚕卵开始,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自家的蚕室里的蚕匾上观察,并进行记录。大约8-10天后,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大家非常兴奋,兴趣高涨,课余时间都在讨论自家养蚕的进度。很多学生都抽空陪家长采桑叶,喂蚕,收拾蚕匾,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进食,蜕皮……孩子们都期盼着自家的蚕能快点上山,吐丝,结茧。在经历40多天的长期跟踪观察后,许多孩子家里的蚕陆陆续续结成了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茧,他们挑选一两个带到学校里来,一起抽丝,亲眼看到蚕丝拉得好长好长。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学习,学生了解了蚕的生长周期,知道了有关蚕的养殖技术,也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对周围的事物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再如学习《地球上的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水污染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在课余时间带领他们深入大自然,观察学校旁边的人工运河、鱼塘、海港,或是被浮藻侵占,或是被化学肥料侵蚀,再取样进行分析。学生亲眼看到一些被污染的水流,了解造成本地水污染的不同原因,探讨如何改变目前的污染状况,怎样从生活中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生活即教育,利用校园外广阔的自然空间,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践,让科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关于生命科学这一领域,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栽种盆栽植物等活动,对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配合《植物的一生》的单元教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闲置的空地上开辟了种植园,种植蔬果和花卉。每个班的种植项目各不相同,有番茄、黄瓜、扁豆等蔬菜,也有凤仙花、三叶草、风铃花等各色花卉。在种植过程中,学生松土、播种、盖土、浇水等,对自己亲手播种下去的植物呵护有加,并积极向家长请教、上互联网查询,学习对应植物的生长特性及种植注意事项。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亲身经历了植物的播种及成长,观察到了植物生长的细微变化,知道了植物的生长与水、阳光、空气、湿度、肥料的密切联系。在种植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刚出的苗容易发霉,有些植物的叶片有被昆虫啃食的痕迹,这也让他们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与动物以及微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他们开始探索,用什么样的杀虫剂能既杀灭虫害又环保,并动手制作了大蒜液、大葱液、辣椒液等环保杀虫剂。从播种到开花结果,孩子们的经历有成功也有暂时的失败。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他们对自己所种植的植物的生长有了充分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
种植园的开辟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便利,孩子们的学习不再是望梅止渴。在“植物的茎”这一部分,老师带领他们来到种植园观察不同茎的生长方式,蚕豆的茎直立生长,称为直立茎;扁豆的茎细长而柔软,不能直立,必须依靠木条支架缠绕着向上生长,称为缠绕茎;而草莓的茎比较柔弱,平卧匍匐在地面上蔓延生长,称为匍匐茎。学生在观察中对茎的不同生长方式有了自己的亲身感知,也知道了植物不同生长方式的原因。兰本达曾说:“亲身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孩子们有经历的、融入性的学习带给他们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这也是观看视频材料或是阅读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为科学课的教学配备了一些实验器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感觉,要把一堂科学上好,仅仅靠实验室中有限的器材是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的。怎么办?新课标指出:“学生身边易获取、成本低的材料是科学探究的首选工具。”所以,作为科学教师,要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他们身边选择易于获得的和有价值的物品,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材料。把闲置的物品搬上科学课的舞台,让它们在科学课堂上也能助一臂之力。
乡村孩子的家庭中各种器具用品资源丰富。如农作时的锄头、小锹、镰刀、尼龙绳等,家中用的水勺、铲刀、汤匙、筛子等。这些平时看来不起眼的物品,恰恰是我们科学课的座上宾。学生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就地取材。
在学习《常见材料》一课时,虽然课本上有插图,但这只是隔靴搔痒。师生分工合作,从家中带来棉花、蚕丝、小木块、煤块、黄沙、小铁锅、塑料杯等,在课堂上进行观察、交流,与这些材料“亲密”接触,学生获得了观察的第一手资料,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有了充分的认识。在学习不同的纺织材料时,老师带来了的确良、条洗纱、老棉布等布料,让学生一一比较各种面料的结实程度、燃烧后的气味以及吸水性,这些材料的提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他们认识到,纺织材料历久弥新,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优化,向着更舒适更方便的方向发展。在研究金属时,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铁钉、水泥钉、粗铜丝,用来比较不同金属的硬度;铜勺、密胺勺、不锈钢勺,用来比较金属和其他物质的导热性能。
科学课的课程资源丰富多样,绝不能仅仅局限在橱窗里的瓶瓶罐罐。作为科学老师,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勤于思索的大脑,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充分挖掘身边的可用素材,寻找可以为科学所用的实验资源,变“废”为宝,变“熟视无睹”为“另眼相待”。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的科学学习能力,也为乡村小学开辟教学新思路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
[1]盛鹄梅.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与发展[J].教书育人,2014(18).
[2]顾湘红.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子:理论版,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