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花移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江苏海门 226000)
在当前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在编排的同时都会配相应的插图,一方面是对文字内容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使得生硬的课本更形象、更生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并未能充分发挥这部分资源的重要功能,由此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实际上对插图这种表现方式来说,可以使学生更快速、更有效地融入文本情境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善于把握插图,并基于此引导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深度对话。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触文本,教师一般都会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特别是教材中丰富的插图资源,即为最佳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由此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在教学《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时,有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段落,教学时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演示出泗水河边的美丽春光,同时配以柔美的古筝乐曲《高山流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学生架构了良好的情境氛围:在泗水河边,绿树成排,碧草如茵,这样的景色能够迅速抓住学生注意,使他们对这样的情境充满向往之情。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有效地把握了插图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再加上古筝乐曲的辅助,非常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文本意境中,由此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打下了良好的根基[1]。
针对文本的感知,实际上就是阅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所产生的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和文本深度对话的关键切入点。然而,就小学生当前的思维模式而言,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针对抽象文字的感知能力相对薄弱。此时插图的重要功能就得以凸显,插图和文字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既具有明确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同时也充满了生动性,使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插图的表象,更愿意深入了解插图的内涵。基于这一层面,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把握插图这部分宝贵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为切入点有效发展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在文本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描述的是丹顶鹤的外形,既形象生动,又非常细致。但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针对这一稀有动物的了解非常少,由此学生必然难以对此形成形象化感知,那么又怎能体会到作者描写的细致、刻画的准确呢?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本插图,使学生能够针对丹顶鹤这种稀有动物形成具象化了解,之后以插图为基础带领学生进行个性化复述。这种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中相应文字的刻画,同时,也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借助插图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理解文本内容,并形成个性化的直观感知,当这种感知产生之后,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认知仍然处于形象感知阶段,而教材中的插图,既具有色彩鲜艳的典型特点,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既直观形象,同时又和文本内容相关。这一点既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是和课本之间展开深度对话的宝贵教学资源。因此巧妙借助插图,必然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2]。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提问一方面体现了其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点拨。教师应当基于文本内容和插图,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问,一方面是对学生思维的激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更能够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成效。但是,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对小学生而言很难能够对抽象的内容产生迅速理解,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插图做出有效提问设计,这是对插图内容的拓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问题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这种形式的互补,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化理解。
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教师并没有一开始就选择引导学生展开朗读分析,而是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文本插图,通过比对前后插图之间的差别了解蜗牛的变化。之后再向学生进行提问,教师的提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极大的阅读期待。之后,带领学生针对文本展开阅读教学,使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的感悟。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有效地把握了插图,巧妙地将其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进行融合,既了解了文本内容的主题,同时也有效地深化了情感认知,更形成了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情感和道德教育。当学生在对插图内容进行阐述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既要保障句子也要保障内容复述的完整性。这种方式既能够充分地发挥插图的重要辅助教学功能,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
语言描述具有非常明显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由于缺少认知能力,经验水平也相对不足,所以理解起来难度较高。如果此时辅以相应的插图,便可以基于其本身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有效地将生硬的文字化为充满趣味性的图像感知,能够极大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通过这种方式,必然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天火之谜》时,其中有一段讲述富兰克林开展风筝实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如果仅凭学生的直观想象很难再现实验原貌。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开展个性化描述,同时基于文本插图寻找依据,由此,便轻松地将抽象的语言文字成功地转化为能够形成具象化感知的真实画面。
通过这样的转化,既实现了文本语言和插图的相互辅助,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教师的讲解难度,化解了教学难点,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对阅读教学来说,实际上并非仅仅是针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同时也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教材中,插图既贴近文本内容,同时也具有形象、直观的典型特征,能够有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基于此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必然可以收获非常显著的教学成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善于把握插图资源,为学生搭设良好的语用平台,以此为学生的丰富联想、语言组织以及情感表达提供强大的支撑。
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时,文本中的插图清晰且直观地展示出了迪拜美丽的自然风光,在插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随文练笔,其主题为“迪拜的风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插图,将宽阔的公路作为中轴线,左边是林立的高楼,右边则充满着绿意盎然,构图中虽满眼繁华,但是也不乏勃勃生机。
通过练笔的过程,帮助学生高效地内化了文本语言,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宝贵教学资源,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语言,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意境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这部分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重要的辅助教学的功能,化繁为简,全面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1] 陆玲.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 罗昭.论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有效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