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丽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江苏扬州 225200)
课堂上怎样体现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主要看的是学生的“参与”,或者说只有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得以体现,课堂才能绽放它应该有的精彩。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依据小学生的心智特点,依据课程的基本属性,找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宽松、民主、愉悦的参与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涵养素养。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根本理念就是以学生的本位需求为中心,以各种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来。这种理念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课堂上老师总是“雨露均沾”的思想。这种思想很容易在成就部分学生的同时,失去部分学生,而参与式教学模式就让老师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统一部署变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分层部署,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鸦片战争》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开门见山导入课堂,让学生了解鸦片的危害:“同学们,你们了解鸦片吗,鸦片是一种带有麻醉性质的毒品,鸦片不但毒害人的身体,而且毒害人的精神和心灵,并且人一旦吸食鸦片染上毒瘾就很难解除掉,最终基本都是以死亡为代价。”老师的介绍,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老师要求学生们举一些例子,说说染上鸦片毒瘾的悲惨情况。在这一个环节,学生可以结合书本,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搜集到的故事等等。平时,老师总是抱怨有些学生课堂上不参与,其实没有哪一个学生是不愿意参与的,只是很多时候老师没有给他们适合的机会。
传统课堂上,老师没有意识到其实“雨露均沾”的“均”并不是我们现代教学意义上的“均衡”“平等”、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平等?如何在课堂上表现平等呢?参与式教学就赋予了这种平等新的内涵,就是老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这是人格平等;老师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给予展示的权利,这是机会、权利上的平等,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
任何时候,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都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基础,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思想相对不成熟,他们喜欢“察老师的言,观老师的色”,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老师呆板严肃,课堂沉闷压抑,他们的思维就会跟着凝滞迟钝。相反,老师和气民主,课堂活跃开放,他们的思维也会活跃开放,而活跃开放的积极思维就是完成教学目标,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让我们来寻根》时,教师创设情境导入:“大家知道我们所有人,包括老师在内,有什么共同特征吗?”一句话就把课堂气氛调动了起来,大家叽叽喳喳地议论:“我们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老师视频播放一个美籍华人的故事,名字叫《半个世纪的心愿》,然后再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中的两个故事,由这些故事引出了“寻根”的话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唱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讲动人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整个课堂始终是在开放的环境之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之中,并且也始终包含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任何模式的教学都需要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而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其实是老师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相信学生潜能,尊重学生不同发展的外在反应。在小学课堂上,面对天真幼稚开始认识社会的学生,一定要饱含着“师心母爱”的情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允许学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参与教学最好的模式就是小组教学模式。如果课堂参与以个人的形式完成,那么课堂就很容易变成优秀学生的舞台,让大部分学生变成连热闹都看不明白的局外人,但是如果以小组模式就回避了这种弊端,因为课堂上的小组一般都是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理分成,充分照顾到后半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后半部分学生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成活动的局内人。
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小视频,名字叫《铭铭的课余生活》。这个小视频中的铭铭的课余生活完全被爸爸妈妈布置的作业占有,除了这些作业还有爸爸妈妈帮助铭铭报的各类辅导班和兴趣班。播放完视频以后,教师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完成以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成员发言,阐述本小组的看法和想法。然后教师扮演铭铭的妈妈,请同学们扮演铭铭,让铭铭和妈妈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告诉妈妈休息和娱乐是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法律赋予儿童的权利,希望妈妈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好课余生活,而不是仅仅是粗暴地干涉。
现在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参与式教学也不例外,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合作的力量是不可少的。要想课堂合作,小组模式首选。也只有小组模式,才能树立后进生的学习信心,让他们找到课堂上自己的位置,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总得有一个合适的、合理的参与平台,这个参与平台就是老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营造参与的课堂氛围,诱导学生把课堂变成学习活动的乐园,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智特征,研究教材内容,依据这些特征和内容,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历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奇妙,感受参与的快乐。
如教学《在公共汽车上》一课,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必须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公共秩序的教育,但是课堂上枯燥的大道理式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更别说让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了。所以这节课,老师回避了“大道理”,把“大道理,大素质”融合进一个个学生喜欢参与的课堂活动之中。比如“演一演”活动,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几幅图片,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图片给大家演一演,让学生明白秩序井然、尊老爱幼社会环境的重要意义,明白正常的、有秩序的公共环境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包括我们,所以人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是其中一员,并且是组织策划、宏观调控处于主导位置上的一员,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既不能丢掉主导的身份,又要保持和学生平等的心态,给学生帮助,给学生启发。
参与式教学运用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让教学由“单边活动”变成“双边活动”甚至“多边活动”,让教学过程由“单一体”走向“共同体”,不但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依据自己的已有知识以及能力经验积极思考、努力分析,还能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探究,让学生体验到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快乐。
[1] 黄志敏.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
[2] 魏晋仁.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J].教育革新,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