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芬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江东中心小学,福建莆田 351100)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实际的问题”。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将科学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农村与大自然的关系息息相通。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具具有不少潜在的优势。当你走到广阔的农村乡间路上,眼前的景象既有花繁树茂,绿草茵茵,又有鱼翔水底,蜂劳蝶舞……科学教学中需要的生物实验材料,在农村大多可以找到,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都是城市人难得一见的,我们可以把乡村这些美丽的景物有目的地拿来做科学的实验材料,让这些潜在的自然资源展露出来,展现它们最有魅力的一幕,否则乡村繁花似锦、绿草茵茵的景物在科学课堂上将无法得到呈现。
众所周知,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远远落后城市学校,由于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和农村思想意识的限制,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相对薄弱,即使有配备一些实验仪器,但因为缺少相应的任教老师,科学实验课上得少之又少,学生科学实践及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机会也相对较少,从而决定着农村小学教师需要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去。因此,巧用学具能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也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操作中。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在学校的周边有农村田园风光、水乡景观、农家新居等。家乡的自然风光、现代景观、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能为学生学习科学展示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与《动物》单元的时候,带领学生到校外、乡村去寻找大树、小草、水生植物,到乡间、田园寻访常见的蜗牛、蚯蚓、蚂蚁、鱼塘里的小鱼等昆虫、小动物,找到课本中相关的动植物,为课堂生活提供观察和学习的平台。通过学生的实地观察,很快知道了常见植物、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再如,学习了《环境和我们》这一单元,引导孩子们到乡村肉鸭养殖场去实地调查、访问,到农村游泳的河面上去考察悬浮杂物,到乡间捉迷藏的草丛中去发现昆虫,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使学生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体验生命的价值。
实践证明,选择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事物观察与实践,孩子们不仅会感兴趣,还会激起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而且孩子们还能真正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探究发现其实科学就在身边,从中也培养孩子们从小保护环境的品质,培养爱国、爱乡情操。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农村地方人文环境、自然风物和当地人群的生存状态等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农村的孩子天天与花繁树茂为伍,时时与蜂劳蝶舞相伴,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巧用这些潜在的农村课程资源,就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的科学探究材料,唤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为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动植物种类繁多的优势,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开展植物标本拓印制作活动。通过拓印、制作植物、动物标本活动,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势,调动各种感官,鼓励学生到自然环境中对《动物》单元中蜗牛、蚯蚓、蚂蚁等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它们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再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类,从中概括、总结出动物们的共同特征,培养小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身处大自然,光有得天独厚、丰富的大自然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会识千里马的伯乐。教师的任务是要把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变成能够利用的课堂资源,提高自己的科学专业技术水平。当今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今非昔比,硬件设施上来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农村师资水平相对落后,专职教师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是兼职科学教学的,对科学学科知识的钻研不足,他们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做底蕴,加之又很少走出去向同行科学教师学习,课堂实验中缺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缺少“实验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学习的过程”为理念,这种情况实在堪忧。课堂之外,虽拥有广大农村地大物博的丰富生物与非生物资源,课堂之上,虽拥有先进的科学实验室,实验仪器,但不能少了能熟练运用它们的科学实验教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米”是有了,怎样能把自己变成“巧妇”?怎样能使更多的“巧妇”出现?首先,农村的科学教师绝大部分是兼职的。在师资匮乏的农村,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现在,福建省教育学院举办了几批福建省小学农村科学教师转岗培训,福建省农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从省里、市里、区里一级一级地开始重视科学学科,关注科学教师的学科素质成长。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子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如在教五年级科学《土壤》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系统,到教学楼前的花坛、自己家门前、屋后的草地、果园、菜园实地挖掘土壤、观察土壤的成分,把观察到的熟悉的和不熟悉、有疑问的土壤成分带进课堂。通过让学生亲近土壤,对土壤的成分有个大致的了解,为课堂上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科学《污水和污水处理》一课后,我们成立环保兴趣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周边的宁海桥畔、梅妃故里去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结合当地村庄实际环境,让学生谈谈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方面,并实地采集水样,填写考察报告。通过观测、考察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与体验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只要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就可以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提升学生的素质,更提升学生的科学理念,科学地看待周围的一切,科学地做事。
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验来自生活,态度的培养还是来自生活。“如何能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思想可以培养,师资可以培训,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能在日常学习当中优化。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