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忠华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福建莆田 351111)
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
严忠华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福建莆田 351111)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与质量,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本文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意义为出发点,对如何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问题解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也跟其他科目的教学一样发生了一些变化。不论是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还是目标都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在课程总目标中首次增加“基本活动经验”,简单来说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体验和感受。只有不断地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去实践操作,不断去探索交流,才能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因此这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指的是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最为接近的任务环境,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经历带来的活动经验。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去思考、分析、推理,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丰富经验。这种情景模拟,学生的独立思考环节最为珍贵,不论学生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参与、思考、推理,只要其融入到这样的真实任务情景中,都是一种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数学活动。总体而言,这样的情景化真实教学经历能够让学生锤炼个体思维,增强数学活动经验,丰富数学智慧,也有利于教师客观分析教学活动,从而为下一步的数学教学积累经验。
例如:在教学“比轻重”这组数学概念时,单纯地讲解可能会枯燥且没有质感,学生接受程度差,那么我们就设立情景,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自己来感受轻与重。首先,我们可以从打破惯性思路开始,比如,让学生来感受同样质量的铁与棉花之间的差别,破解学生普遍认为铁比棉花重的错误概念,让学生来“掂一掂”“比一比”感知物体重量感。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个质量相差无几的物体,通过简单的“掂一掂”“比一比”,学生会发现无法比较其质量大小,这时我们就要引入天平的计量概念,让这些细微的差别通过天平的“称一称”来辨识。
通过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学生就会直观地体会到轻与重的概念,并且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多件物品要同时比较质量,简单的“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难以满足要求,那么这时我们就要在情景中设立中间比较量,通过两两对比的方式来对多件物品进行排序,并充分运用多次“称一称”方式来满足题目的要求。整个过程学生必须独立安排数学活动过程,必须独立思考解答问题的顺序,主动参与引导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自己的数学实践过程是一种自我积累和自我调试的感官过程。
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积累更多数学感官以及直觉经验。比如“动手做”“做中学”以及数学实验等活动形式,均能让学生的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共同参与,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互动经验。毫无疑问,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去发现、思考、交流及解决问题,可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更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具摆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已经学习过的四边形。部分同学会想到将平行四边形一边的三角形移到另一边去,以此拼凑成熟悉的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的结论。毫无疑问,通过剪、移、拼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的感知觉必然能够得到有效丰富。同时,这种拼一拼的问题解决方法也可以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圆柱的体积等。
数学教学必须紧跟新课标的改革思路。在课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糅入新课改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中,不仅能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交流合作中获得自我提升,并不断充实丰富自我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我们可以先给予每位学生一个正方形纸张,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折纸方式,变成一个边长为原来二分之一的正方形。很多学生都会采用对折方式,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位反应速度最快,并且最快完成解题的学生,让所有学生共同思考该同学的折纸过程。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自己的折纸方式与该同学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折错的地方,下次应该如何避免。与此同时,在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我组成讨论小组,探讨折纸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最优化的折纸步骤,同时也鼓励学生去质疑、去讨论,从而自我完善图形缩放的方法和解题思路。这样学生不但体会到学习乐趣,也学习到新的学习方法,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的数学学习都是一脉相承,都是对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延伸。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回顾、融合,帮助学生找到数学活动的新经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角度多维度引导学生去分析、体悟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必要的自我求知空间和自我求知时间,激发学生利用好已经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在经历多次数学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新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们可以充分回顾原有的数学学习经验,然后再鼓励学生探索新的数学学习经历。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从简单的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开始,然后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引导学生按照已有的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的学习经验,来推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让学生在黑板上自我演示,推演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过程;最后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代表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学习积累过程,分析自己的思考过程,有逻辑、有条理地描述自己的解题过程,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理顺学习思路,积累学习经验。
类比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路,也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数学智慧。通过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找到数学活动的新经验,也让学生的新旧知识有了很大程度的融合。这样的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经验,并不断强化学生的概括、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后续学习中有更多的思维蓝本,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创新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场景,融入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激发数学学习新经验,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拓展数学思维,不断丰富数学智慧。
[1]朱杰.关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郭玉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韩蕾.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为目标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严忠华,1972年生,男,汉族,莆田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