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思考能力的策略

2017-02-15 15:55:15周蔚萍
名师在线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材料

周蔚萍

(福建省建瓯市机关幼儿园,福建南平 353100)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思考能力的策略

周蔚萍

(福建省建瓯市机关幼儿园,福建南平 353100)

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提高幼儿思考的能力,已成为幼儿智育的基本目标。在教育、生活、游戏中,孩子们的思维思考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是没有边际的、具备无限可能的。而游戏又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思考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尤为重要。

幼儿园游戏;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引 言

喜欢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无时无刻不诱发着他们的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关键在于育人者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为此,我们运用了以下策略:

一、创设游戏环境——帮助幼儿获得思考的丰富表象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应该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达到发展。因此,要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学会思考,合理有效地创设各个游戏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获取思考的丰富表象,而不是空白的“纸上谈兵”。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各类游戏的教育功能,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设置各个活动区(如结构的、主题角色的、科学探索的、美术手工的、玩沙玩水的)等不同的游戏环境,使幼儿能兴致盎然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获得思考的丰富表象提供支持。如:在美工活动区里,提供了蛋壳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蛋壳彩绘活动。孩子们通过思考想象绘制出各自不同的作品,结果“圆圆小鸡”“胖胖小猪”等作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在科游区玩嗅觉游戏中,让幼儿辨别各种气味。我们创设了“有趣的气味馆”,提供各种嗅觉瓶。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交谈讨论各种嗅觉瓶中的气味,然后又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闻到的其他气味,如:醋的酸味、香油的香味等,通过看、嗅、思考,孩子们不仅知道鼻子能嗅出各种气味,发现嘴巴也能品尝各种味道,于是又生成“尝一尝这是什么味道”的活动。

幼儿的思维思考能力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因此,教师应有效地利用生活中的大环境,创设适当的游戏环境,帮助幼儿获得思考的直观表象,从而建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二、设计游戏活动——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实践方式

游戏,是幼儿期独特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积极思考的重要方式。教师设计游戏活动时,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设计出能不断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产生积极体验,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游戏活动。如游戏活动“捉蝴蝶”,制作标本,孩子们用塑料袋去套蝴蝶。可是连着好几天都空手而归,为什么呢?孩子们对此反复琢磨思考,苦思冥想。教师适时引导启发:塑料袋挖几个洞,试一试,咦!成了。想一想,原来让空气漏掉,不会惊动蝴蝶,才能把蝴蝶套住。这次活动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乐趣,还有经过思考发现的科学知识和秘密。

在游戏中,无论幼儿是以动作表情显出疑问,还是用语言提出问题,教师都要抓住时机,根据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提一些“为什么”“怎么办”让幼儿思考。孩子能够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孩子能想的事,就让他自己想。例如,开展“商店”的角色游戏,幼儿要思考物品要怎么分类摆放,价格要怎么确定,协商角色怎么分配,商品缺货时要如何解决等问题,鼓励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当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完成游戏活动时,会使孩子们产生成功的愉悦,激起自信心,增强自主性、独立性和坚持性。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受游戏兴致的驱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可以积极地展开。如音乐创编活动《农场里》:幼儿在教师营造的愉快氛围中,很快地编出了:小羊在农场咩咩……小牛在农场哞哞……这时,江凯说:老虎在农场啊呜。李楠马上反驳,小朋友大声争论起来。我没有斥责他们,而是提出问题:“农场里会不会有老虎呢?”“没有。”“在哪里呢?”“在森林里。”……与幼儿共同讨论,给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于是,我们一起唱出了新歌词:老虎在森林啊呜……大狼在洞里嗷嗷……幼儿在讨论思考中很自然地找到了答案。

三、给足游戏时间——保证幼儿充分思考的必要条件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也是在游戏中发展的。比如幼儿在数学游戏活动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幼儿感知数的概念这一过程,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去探索、去思考,进而构建起初步数的概念。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爱想象、好思考,无论是哪种游戏,幼儿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和尝试,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游戏的准备,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充分的时间从容地进行游戏,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和问题。有了充裕的游戏时间,孩子们就玩得尽兴、玩得开心……孩子们只要一块不太大的空间就可以玩起来,只要是他能拿到或搬动的东西,都能成为游戏的“工具”。比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棍子插在土里,想象在“种树”;把漏勺放在空桶里搅,说是“洗衣机”;玩具金箍棒,他们说像水管、像日光灯、像吸管、像划船的桨、像红旗杆、像拐杖、像竹竿、像树干、像山坡、像楼梯、像工地上的钢管……只要给孩子充足的游戏时间,孩子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在游戏中探索、学习、思考。

四、丰足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重要因素

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引发哪些方面的思考。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应依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内容等来选择投放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与游戏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幼儿的积极思维思考活动,促进幼儿探索和建构知识的进程。这种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可供操作的游戏材料,对材料的操作,能使幼儿具体地理解数学概念,直觉地体验到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它们的关系等。如:认识正方形活动,可在数学活动区中,提供一些小木棒、小木块、正方图形等,让幼儿边摆弄木棒木块边思考观察,为进一步认识正方形做了直观具象的准备。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积极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如在科游区教师投放了丰富的供幼儿操作的磁铁、蜡烛、风车、光影盒等材料,孩子们借助材料在游戏中遨游、探索,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磁铁为什么会相吸?蜡烛为什么会熄灭?风车为什么会转?为什么有光才有影?好多的科学秘密等着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学到相关知识,还学会了思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合理有效的操作材料,还能在枯燥的科学知识与幼儿的动手操作经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结 语

总之,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思考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游戏环境和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并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只是一个观察者、启发者,并引导幼儿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俊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5).

周蔚萍,1973年生,女,汉族,福建建瓯人,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中级教师。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材料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最美材料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