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坚守学生立场逐步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向。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将课堂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引思”就是通过“让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形成觉醒与顿悟,借以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在传统教学中,提问一直都是教师的“专利”,师问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设计的。要想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教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质疑,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敢问、善问,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如教学《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类课文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基本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站立在文本的整体视角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近二十多个问题,有的指向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的指向人物外在的行为,有的指向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与归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课堂教学的深处。
教师组织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拓展文本解读的不同方式,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感知与思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动力,为深入解读文本奠定了基础。
当下的阅读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追求的是热闹的课堂氛围等表面上的教学效果,而“让学引思”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热烈讨论,更需要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思考,给学生“让”出了宽松适切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智者进行交流,尽情享受文本内涵带来的愉悦体验。
如在教学《天火之谜》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了课文之后,为学生提出了涵盖全篇的主问题:“富兰克林究竟是凭借什么取得成功的呢?”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营造出静谧的课堂氛围,引领他们在沉思静默中进行感知,让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在文本的世界中,进行深入感知文本。而在随后的交流与解释过程中,教师则为学生搭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全班互动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碰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师通过“让学”为学生营造出了静心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彼此交流、相互讨论,从而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解读。
在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中,“探究”是实施“自主”“合作”的成果体现。“让学引思”的课堂,说到底其实就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思维之旅。每篇课文除了浮现在文本表层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深度内涵是蕴含在文本深处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素养的不断发展。
如在教学《石灰吟》这首古诗时,除了让学生感知咏物诗“借物喻人”的特点之外,教师还为学生拓展了一些素材:石灰制作的过程和于谦的生平资料。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探寻石灰制作与诗歌内容的结合点。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点拨与引导,而是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寻与发现。
在学生深入学习之前,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引领学生从整体性上感知了诗歌的内在大意,其次为学生拓展了丰富的资料,为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出了学生努力探究的契机,“引”出了属于学生自己的构建成果。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内在的合作愿望,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享受学生之间的共享成果,让学生借助他人的思考,在对话分享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价值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在《夜晚的实验》一文的教学中,围绕着课文中描写的几次实验,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斯帕拉捷如何发现蝙蝠飞行秘密的过程揭示出来。在具体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分工,有的忙着从课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有的负责摘录课文中的重要信息,然后所有小组成员都对每次的实践方式和结果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将自己合作的成果与他人进行分享,教师则引领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品析、悦纳他人的阅读成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实践,在小组合作中,“引”出对话分享,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教师已经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也不是合作氛围的营造者,而是学生在深入到实践过程中的参与者与点拨者。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进行表面上的巡视,而是应该深入到不同的小组中,发现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了解每个小组不同的认知空间,适时点拨学生。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只知道埋头拉车,却很少有意识抬头看路,导致很多时候走了弯路,都无法自知。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被引入到课堂教学的体系中来。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不仅仅要对学生的认知素养进行感知,还要对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的思维进行深入洞察。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出多维的评价空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认知体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点拨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将评价的权利让给学生。如在教学《爱之链》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之际,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小说的作者,紧扣课文最后“乔伊醒来……”写下去。学生进行了自主性拓展练笔。而在之后的交流环节中,教师分别请三位学生对自己创作的片段与同学进行分享。紧接着的点评环节中,教师则将评价的权利“让”给了学生。有的学生从这篇小说创作构思的角度出发,对课文中“爱之链”的衔接给予了高度赞赏。但很多学生也指出:当乔伊醒来时,应该借助乔伊的视角对屋子内的陈设进行描写;也有的学生指出课文前面对乔伊状况的描写,给屋子内的环境描写提供了支撑。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正是在这种多维互动的评价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形成了不同的建议,有效打开了学生进行片段练习的思维,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应该夯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遵循“让学引思”的理念,将学生的认知意识进行深入开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