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武 陈静 邹艳 俞超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浙江永康321300
麦粒灸督脉及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7例
何广武 陈静 邹艳 俞超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浙江永康321300
麦粒灸 带状疱疹 神经痛 督脉 夹脊穴
笔者采用麦粒灸督脉及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7例,取得良好疗效。特报道如下。
5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22~58岁,平均45.67±10.99岁;病程3天~1月,平均18.78±8.76月;其中病损部位腰部12例,胁肋部8例,上肢5例,下肢2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46.68±10.18岁;病程5天~1月,平均17.18±7.40月;其中病损部位腰部10例,胁肋部10例,上肢5例,下肢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治疗组:采用麦粒灸督脉及夹脊穴治疗。取适量艾绒(河南南阳汉医有限责任公司所产的优质金艾绒),制作成0.3cm×0.4cm麦粒状圆锥型艾柱,嘱患者仰卧全身放松,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疱疹在腰腹部者选T12~L5夹脊穴(患侧)、脊中、腰俞;在胁肋部者选T4~8夹脊穴(患侧)、身柱、筋缩;在上肢者选C3~5夹脊穴(患侧)、大椎;在下肢者选L1~S2夹脊穴(患侧)、腰俞。在穴位处涂少许清水标记起粘附作用,放置艾柱,用檀香引燃,当艾柱燃烧至2/3,患者感到灼热明显时,即用镊子夹去艾柱,此为1壮,每穴8壮,灸疗结束后清洁皮肤,局部消毒,预防感染,日1次,共10天2个疗程。
2.2 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公司)第1天0.3g;第2天0.3g/次,2次/日;如疼痛较甚者可逐渐加至0.6g/次,3次/日。服药期间监测肾功能,共2个疗程10天。
3.1 疗效评定:疼痛评分参照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1],并观察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皮损局部感觉完全正常;显效:疼痛缓解,偶有隐痛不适;有效:疼痛较前改善;无效:疼痛无改善。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疼痛缓解时间(天)2.81±1.27*4.89±1.37例数治疗组对照组27 28 VAS评分治疗前5.78±1.12 5.89±0.96治疗后1.07±1.35*2.25±1.78
带状疱疹可归属于中医学“腰缠火丹”“蛇丹”范畴,多为肝胆湿热蕴郁成毒、气血瘀滞、外感毒邪,阻隔经脉所致。脊中、腰俞、身柱、筋缩均属督脉,可通调一身阳气,扶正祛邪,相当于西医学中脊髓硬膜外电刺激疗法。夹脊穴又称“华佗夹脊”,为经外奇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因疱疹病毒多侵犯脊髓后根神经节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针刺夹脊穴可阻断痛觉神经纤维使机体痛觉纤维增加,增强了机体耐受能力,起到通经活络、运行气血的作用。《医学入门》记载:“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从而使郁于肌表之余热邪毒透达于体表,泻而散之。”麦粒灸治疗正体现了其灸疗理论。现代医学证实麦粒灸可通过热效应扩张血管,加速血运,加强机体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加强了网状细胞的吞噬能力,使病理产物及代谢产物快速吸收。同时麦粒灸可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目的。
[1]胡达鋆,栾召婷,万全庆.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3):204-205.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