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演讲语篇中的语域特征
——以马丁·路德·金演讲及奥巴马演讲为例

2017-02-11 02:16:56李梦娟甘祖荣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旨语域句型

李梦娟 甘祖荣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浅析演讲语篇中的语域特征
——以马丁·路德·金演讲及奥巴马演讲为例

李梦娟*甘祖荣*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语篇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而语域分析也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参与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对两篇演讲语篇做对比分析,主要从情景语境与语义分析入手,分析两者语域特征的异同。从而探寻语域对于演讲语篇的谋篇策略以及演讲技巧等方面的启示意义。

语域;情景语境;语义

一、引言

语域(Register)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而语域分析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共演讲(public speaking)可以传播知识,交流情感,是很重要的交际方式。而公共演讲又作为一种重要的口语交际形式,虽有共同之处,但语域的变化因素不同,表达形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1]主要体现在句型选择,语义搭配等方面。

二、语域

语域作为重要概念,许多国内外学者都曾对其进行研究并得出各自的结论。这一概念最早是Reid在1956年研究双语现象时提出来的。1964年韩礼德(Halliday)等人对语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从而得出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之后韩礼德在《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一书中提到语域是与某一情景类型(situation type)相关联的意义结构。同时,韩礼德和哈桑(Hasan)在《英语的衔接》(1976)一书中认为,语域是一个意义构型,这个意义构型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所组成的情景构型有着特别的关系。

Rechards等人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中将语域定义为某一群人所用的一种语言变体。Leech和Short在Style in Fiction中称,语域通常是表示非方言式的语言变体。马丁(Martin,2009)则将语域看做符号系统,并将语域分析和语类分析相结合他认为语类以语域为基础,通过语域得以实现。语言学家侯维瑞认为,语域也是一种变体,即语言使用者因不同语境而选择的不同言语。[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各个语言学家、学者或多或少将语域与语境相联系,而又有些学者则将语域看成是语义概念,属语言系统的语义层非语境层。但笔者认为对于语篇语域的分析应将两者结合,即要分析与语域紧密相连的语境,又应注意对语篇语义层面的研究,因为语域是随语境而变,最终形成的结果是一种语言的变体,而此类变体定有其特殊的语义特征,所以语域与语境、语义都密切相关。下面两篇演讲语篇的语域分析将主要从语境与语义特征入手。

三、演讲语篇分析

近些年来,公众演讲分析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侯维瑞(1998)则认为情景语境对非英语本族语使用者有着一定的影响。

笔者将选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以及一篇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开学演讲两篇演讲语篇,从语篇的语境与语义两方面入手,将两者做对比分析。

(一)语境分析

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概念分为两个方面: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分别指讲话者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正在发生的实际环境。韩礼德则明确了语域与情景语境的关系,他认为语域是情景语境的具体表现,并且提出情景语境中的三个变量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3]

1.语场(Field):是指语言活动操作的领域,指正在实际发生的事,关注交际的目的和主题。

2.语旨(Tenor):指参与者是谁,参与者的性质、社会地位、角色关系又是怎样的。

3.语式(Mode):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即交际的方式,关心交际是如何进行的。

例如在一次化学学术报告会中,语场指:一次科学演讲(化学演讲),语旨:教师与学生(正式),语式:口述(专业报告)。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篇演讲语篇的语境截然不同,这就致使两语篇的语域变量也大相径庭。

(二)语义分析

语义可以指广义、抽象和一般语言的语义系统。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语义包括经验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当然,我们可以从词汇语法分析来考察语篇语域中的语义,即可以分析语篇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及其结构表现。[4]本文将从两语篇中的语气系统出发,探寻语篇的主要句子类型,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在《我有一个梦想》中,句子类型上,陈述句所占比例最大,从内容上看主要在陈述事实,摆事实,讲理据,以为下面的论断作铺垫。其次,祈使句句型所占比例次之,这充分符合演讲的特点,祈使句的运用能加强语气,表达自己的强烈愿望,有更好的感染力,号召力,这符合马丁的演讲目的。感叹句的运用,同样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但没有祈使句的号召力度强。运用最少的是疑问句,因为在这种目的在于坚定人民信念的场合下,使用较少的疑问句是明智的。措辞方面:选择黑人普遍认同的,容易达成共识的词语,如:for whites only,black boys,white girls,等多次出现,形成鲜明对比。所用的正式词汇也较多。

但同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篇演讲稿的句型类别比例虽相似,但其中的措辞却远远不同。奥巴马运用较多的“Don’t do something.”等否定

式的祈使句型,因为语旨是领导人与学生,所以有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劝诫形式的祈使句型。而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中语旨是领袖与被号召者所以使用较多的“Let’s …….”等具有号召性的句型。已达到感染人,赢得共鸣的作用。这也是可以根据韩礼德的语域概念来解释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似的文体的语篇中,语域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点,如在句型的选择上,而相似文体但不同语境下的语篇语域特征截然不同,即在语场、语旨、语式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语篇的内容,语篇中的句式、句型、措辞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上文中提到的马丁的黑人运动演讲,以及奥巴马的开学演讲。

表1 两语篇语境对比

注:F:语场(Field)、T:语旨(Tenor)、M:语式(Mode)。

表2 I Have a Dream

表3 奥巴马在开学第一课上的演讲词

四、总结

通过对相同文体下不同主题的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我们了解到语域与语境、语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演讲语篇中呈现出一定的相似语域特征,如在句型选择方面,公共演讲的文本句型大都为陈述句型,但又因语境的差异,在感叹句型数量方面呈现差异。这也对于我们进行演讲稿的书写,演讲的技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演讲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一定要根据语境的变化,选择合适且恰当的用语,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有效沟通,或更能达到一个的交际目的的前提!

[1]叶云屏,弓军,韩旭.演讲语篇的语域选择与文体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12).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3]Geoff 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高生文.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新解[J].外语学刊,2013(6).

李梦娟,女,汉族,河南濮阳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甘祖荣,男,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H

A

猜你喜欢
语旨语域句型
不讲道理,更能解决问题?
青年文摘(2022年13期)2022-12-07 12:41:20
典型句型大聚会
从语域角度浅析《雾都孤儿》
青年文学家(2017年5期)2017-03-23 20:33:54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网络语言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意义隐喻与语域的关系——基于自建英语新闻语料库的研究
从语旨角度分析奥巴马的电台演说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科技视界(2013年23期)2013-08-15 00:54:11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