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爽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亚留学生习得汉语塞擦音测试分析
陈 爽*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本文从声学语音学的角度出发,将声学语音学中辅音的声学特征应用到非母语汉语塞擦音的测试中。通过采用实验语音的方法,从嗓音起始时间、韵母时长等几个方面,以中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亚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塞擦音进行考察。通过对嗓音起始时间、韵母时长及二者的比值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塞擦音;中亚留学生;嗓音起始时间
塞擦音即塞音与同部位擦音的结合,发音时先形成口腔内的完全阻塞,紧接着阻塞部位打开成狭缝,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有闭塞而无爆破,除阻同时伴有摩擦噪声[1]。雅可布森(1958)曾指出:“没有一种语言具有闭止音与摩擦音的对立,却没有摩擦音。”这说明,一种语言有塞擦音也就有擦音,也表明塞擦音的出现比擦音更不常见。由于塞擦音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国外留学生的“洋腔洋调”在汉语声母方面点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塞擦音上。许多研究表明,在声母方面,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最易混淆的6个声母为塞擦音,即舌尖舌面音相混淆,送气与不送气不分平[2]朱川。毛世桢进一步指出对于不会发送气音的现象更普遍。塞擦音实验研究的声学参量有:嗓音起始时间(VOT),闭塞段时长(GAP)、共振峰、音轨频率、强度等。
嗓音起始时间VOT(Voice-Onset Time)就是塞音、塞擦音特有的一个声学特征参数。嗓音起始时间(VOT)最早由Lisker和Abramson于1964年提出,定义为塞音除阻到声带振动起始点之间经历的时间[4]。在语谱图上的表现为从冲直杠到后面浊音横杠出现之间的距离。
VOT时长平均值是根据辅音的发音部位不同而不同的。VOT决定了辅音的清浊、送气以及不同语言中对应的音位之间的微小区别,个人发音习惯的特点等。VOT在判断塞音的清浊和发音部位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塞音感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方法
采用录音的方式采集手机语料,后用Praat软件进行音频切割及数据提取,最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实验对象
我们随机抽取了4名(2名男生,2名女生)目前在新疆师范大学学习的中亚留学生,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长为四年到十年,均通过HSK(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六级考试。四名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27岁。此外,我们还为两位超普通话标准的中国学生录音,他们均为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的研究生,男女各一名,平均年龄为25岁。
(三)实验语料
本组实验共从现代汉语常用3500字中选采用了16个汉字,辅音均为6个塞擦音(affricate)对立组,分别为z,c,zh,ch,j,q,与元音a,u,i,ü搭配,选用汉字一声的单字,分别为擦,粗,匝,租等等。详见表2.1。
表2.1 实验采用的单字
(四)实验过程
此次实验采用录音的方式,使用耳机,在新疆师范大学本部的一间安静的实验室,使用戴尔笔记本电脑进行录音。录音过程中,采用给受试者播放汉字幻灯片的形式,每页一个汉字,幻灯片以乱序形式出现,以避免发音人知晓实验目的。同时还设置了实验词同样数量的干扰词。朗读的顺序为正读一遍,反读一遍,以避免只读一次造成严重偏误。其中因为中亚留学生部分汉字有不认识或者读错的现象,读错需要纠正。
(五)实验分析软件
本实验在对受试者的声音材料进行实验分析时,均采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
本实验采用时长提取以及保存的脚本,采用Praat软件进行切音及分析,提取VOT时长及韵母时长,并计算出声母和韵母的时长比。
(一)偏误分析
我们对4名中亚留学生的录音进行听辨。通过听辨我们可以得知,中亚留学生主要的偏误集中在“c”和“ch”这两个音上。读错的基本上是把“c”音读成了“z”,另外就是“ch”这个音,与“zh”“sh”弄混的情况。这说明这两个音与他们的母语有出入,导致发音失误。这四位留学生的“z”和“zh”音掌握较为好,几乎没有出现偏误,证明“z”“zh”两个音对于中亚留学生来说是较为简单易学的两个发音。
表3.1 中亚留学生声母塞擦音偏误分析
图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嗓音起始时间的对比图
(二)嗓音起始时间(VOT)
嗓音起始时间是指发辅音时,从除阻开始到后接元音之前的这段时
长,是识别同部位的不同辅音的重要信息。从图3.1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实验组的留学生发音人的塞擦音的发音起始时间都大于中国发音人。
(三)嗓音起始时间与韵母的比值
嗓音起始时间与韵母时长的比值反应了一个音节内部的格局分布,适当的比例分布会使听话人听着较为舒服,汉语同样遵循此理。实验组中,对立发音的比值较为接近,而对照组对立发音的比值差异较为明显。这可以说明,实验组的发音上,对于对立发音的区别度较标准而言还有一定差距,仍有提高的空间。此外,实验组的对比度较小,也反应了声母韵母发音分配不均等的特点。
(四)统计分析
根据SPSS所计算出的结果可以得知,在六个塞擦音中,只有c的发音中亚留学生与中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五个发音的差异均不明显。
此外还进行了对立组塞擦音之间的独立样本分析,即c,z一组,zh,ch一组,j,q一组两两对立,对中亚留学生及中国对照组进行分析,统计数据结果表明,中亚留学生对这三组均出现显著性差异,证明对这三组对立塞擦音掌握较好,但与中国对照组的发音相比,还存在些许差异。
(一)偏误原因分析
1.受母语的影响。留学生之所以在学习汉语时总有洋腔洋调的问题,主要是受到自身母语的影响。越是相近的音反而在掌握上容易疏漏,造成偏误。
2.汉语语音格局意识不强。一个音节中,声母和韵母所占比例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因此,这也是中亚留学生发音时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
3.发音不熟练。汉语作为中亚留学生的第二语言,在发音的熟练程度上与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还是有差异。即使是学习汉语十年的受试者,还是会有一些字发音不清晰。
(二)实验数据分析
通过对所采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1.嗓音起始时间上来看,中亚留学生的嗓音起始时间明显长于中国对照组。
2.嗓音起始时间和韵母时长的比值来看,中亚了留学生在发音中,送气音的嗓音起始时间与韵母比值与不送气音的比值较为接近。对照组的明显可以看出比值的差异较为明显。这说明中亚留学生在声母韵母的时长分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分析了这四位留学生的塞擦音后可以发现,学习汉语时间较长的受试者,发音掌握的较为出色,反之学习时长较短的受试者发音较为吃力,有些发音更无法辨别。因此,要改善塞擦音发音的问题,留学生自身应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做更多的练习,以加强汉语塞擦音发音的训练[7]。
(二)在日常交流中,留学生及老师都需要观察留学生说汉语字词的声母韵母分配。一般来说中文的发音较为平缓,尤其是发韵母音时,嘴巴张的程度较很多语言来说较小。因此很多留学生受母语影响,会在发韵母的时候无意识的把韵母发的过为饱满,导致声母和韵母的比例失调,造成奇怪的音色。针对留学生在汉语塞擦音方面的语音偏误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8]。
[1]崔婷,于辉.朝鲜语塞擦音的语音实验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9-132.
[2]朱川.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3]毛世桢.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姜锐,衣玛木艾山.维吾尔语中塞音、色彩因VOT的实验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49(10).
[5]Hansen J H,Gray S S Kim W.Automatic voice onset tome detection for unvoiced stops with application to accent classification [C].Proceedings of the Nordic Signal Processing Symposium,Finland,2004:344-347.
[6]林奕高,王功平.印尼留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和塞擦音实验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4).
[7]吴宗济.汉语普通话单音节与图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8]李银玲.基于声学特征的留学生汉语塞擦音测试探索[J].中国考试,2012(12).
陈爽(1989-),女,汉族,新疆人,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