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7-02-09 23:34郑晓霞
魅力中国 2016年16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郑晓霞

摘 要: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各科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是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所以教师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不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学能力;培养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正确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合作,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一、塑造独立人格,建立学生自信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胆小怕事,从不积极举手发言、也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究其原因是对自我失去信心、没有勇气的。他们总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做得好,试想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够挑起自我学习的重任呢。所以,要提高自学能力,首先要建立自信的独立人格,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各种自学体系中去!解放学生的头脑迫在眉睫,老师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回答错了、领会错了、基础差了或不会做题就否认他们,有时候一个不屑的眼神或无谓的批评都能严重扼杀一个敏感幼小的心灵。所以,请给孩子充分的信任与肯定,请给孩子独立的尊严和人格,请以一颗天使般的心灵去拯救、呵护这些胆怯失意的孩子。

二、营造自学氛围,寻求自学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学习,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就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容易混淆,教学时,我让学生先预习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组成与球阀,然后我在选两个数、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题目。让学生从形式上区分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然后师生共同编成顺口溜:最大公约乘左边,最小公倍乘半圆;最大公约都能除,最小公倍真特殊;两个能除一直除,不能除的移下步;最后的商必须两两都是互质数。又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利用学校自制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做法为: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条荒草丛生的大路上,被酷热的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的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捧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八戒吃,我吃”八戒一听,急了:“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最少,你吃得最多。”话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儿童天性喜欢听故事,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争论吸引住了,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问题的悬念,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知开拓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营造了良好的自学氛围。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和难易程度,采取生动有趣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易懂易学,有感兴趣。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创设合作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2.形成合作的习惯。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3.提高合作的效果。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老师应该极力配合并协助学生完成提高自学能力的使命

适当的做题训练是必要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我提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定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课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使学生的自学摸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会讲解,达到会思考、会出题、能教给他人方法的目的。最后鼓励学生积累学习过程中的经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能力是构成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自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自我检查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帮助他做反思回顾,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整理。

总之,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岗位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掌握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并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当中。不仅如此,为了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还要追求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钟华.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习得数学――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J].新课堂·小学,2011,(7):105.

[2]张丽萍.浅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1):249.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