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2-09 07:25:54姜明慧陈丽娜周素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1期
关键词:心衰护理人员研究组

姜明慧,陈丽娜*,周素红,戚 慧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9)

慢性心衰是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简称,其属于老年群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是因为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相关代谢的需求,造成组织灌注严重不足和体循环静脉发生淤血、肺循环受阻而导致的,是呈现进行性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鉴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身体机能的特殊性和各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再加上发病后续长期卧床,易形成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必须做好科学、全面的护理指导。大量临床实践[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指导,效果良好。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男26例,女27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1.5±4.8)岁;NYHA分级:II级25例,III级17例,IV级10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冠心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研究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2.3±4.6)岁;NYHA分级:II级26例,III级18例,IV级9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11例,冠心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医嘱开展基础护理指导,未进行其他特殊性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环境方面的护理要点

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温度、湿度适宜的病房休息环境,做好消毒杀菌,防止发生感染。定时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和充足的光照。尽可能减少相关治疗仪器的数量,以免设备发出的噪声影响患者睡眠和休息。此外,因为老年群体体制较差,不规律的温度变化极易导致其出现各种并发症,寒冷的环境会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导致血管出现阻力,加重病情,所以在晚间特别是凌晨温差较大时,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睡眠状况,增加被毯,以免患者着凉或感冒。

1.2.2 体位方面的护理要点

大多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会伴随比较明显的水肿现象,加强体位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抬高床头,尽可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1.2.3 治疗方面的护理要点

输液和吸氧是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常用治疗措施,输液过程中,需要对输液速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增加心肌负荷,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禁止对输液速度进行随意调整;对于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需要尽量减少穿刺次数,争取1次穿刺成功;进行吸氧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解释和指导,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禁止患者私自对氧流量进行调整或停止吸氧,对湿化瓶等要定期进行更换,以免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身体相关指标和病情变化,发现病情恶化趋势或出现并发症时,及时想主治医生进行报告并协助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1.2.4 心理方面的护理要点

老年慢性心衰病程长、病情易反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还会使病情加重。护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心理护理工作,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对其不良情绪的症结所在进行全面了解,强化心理疏导和安抚。向患者介绍治疗效果和预后良好的病例,以帮助其树立与病魔勇敢对抗的决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考虑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较少或误解较大,存在过度悲观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心衰的相关知识、治疗现状及预后等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帮助患者了解临床治疗的作用和目的所在,耐心告知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进而有效提高其配合意识和治疗依从性。通过科学系统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可使护理人员切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提高其心理舒适度[2-4]。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心率恢复时间;②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的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评定患者对医护人员治疗技术、服务态度、专业知识、宣教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满意:>80分;比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度+比较满意度;③并发症:随访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血栓形成和栓塞、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研究组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x±s,d)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高于研究组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内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该病的显著性特点为呈现进行性加重。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该病的患病数量明显增多,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5]。

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各种类型的基础疾病,再加上该病病程长、疗效差、预后不佳等特点的影响,其会导致患者生理、心理方面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临床治疗和护理难度明显增加。舒适护理改变了以往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将人文精神关怀理念完全融入其中,其在重点强调对患者进行疾病护理的同时,加入了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同时优化和完善各个护理环节,进一步提升其舒适度,使其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性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7-8]。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心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得到护理体会,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1] 崔国峰.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19-220.

[2] 朱秋霞.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的作用与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828-5829.

[3] 杨冬丽.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86,88.

[4] 邓雪琼,邓荔.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7):42-43.

[5] 徐 红.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作用及相关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45.

[6] 资飞娥.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母婴世界,2017,06(12):218.

[7] 张红霞.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的作用以及护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6,29(4):184-185.

[8] 余冬梅.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13):321-322.

猜你喜欢
心衰护理人员研究组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12-02 00:50:10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