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从早期《黄河吟》满怀爱国热情的诗朗诵到《黄河大合唱》慷慨激昂的吟唱,再到后期《黄河》钢琴协奏曲铿锵有力的旋律,“黄河”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创作主题。对于不同艺术工作者来说,“黄河”具有不同的意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不断升华的可能,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相继出现了以黄河为主题的舞蹈作品,如《黄河儿女情》《俺从黄河来》《黄河颂》《黄河母亲》《黄水谣》《黄土黄》《星海黄河》等,同时也出现了多部直接以《黄河》钢琴协奏曲为伴奏音乐的大型舞蹈作品。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圣地延安,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由抗敌演剧第三队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诗人光未然在东渡黄河的时候目睹了黄河的急流险峡、旋涡怒涛以及河水撞击礁石的自然情景,也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生活场景,萌生了以“黄河”为主题的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根据光未然的这篇诗作创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声乐名作。随着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黄河主题旋律,《黄河大合唱》很快传唱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但不同于前者,后者将合唱的八个乐章改成钢琴的四个乐章。《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前奏,是对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精神的概括,后三个乐章《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分别表现中华民族斗争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以音乐《黄河》为创作背景的六部舞蹈作品为古典舞版《黄河》、民间舞版《东方红》、芭蕾舞版《黄河》、现代舞版《我们看见了河岸》,以及近期的舞蹈专题晚会“保卫黄河”和国标舞版《黄河》,囊括并涵盖了六个重要的舞蹈种类。通过这样一个艺术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黄河大合唱》和钢琴协奏曲《黄河》对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虽然六个作品各有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反映了相同的民族精神。
古典舞《黄河》首演于1988年,曾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在创作上,它用舞蹈来演绎历史,抽象展现了黄河儿女拼搏斗争的历史画面。古典舞《黄河》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以磅礴气势展现了黄河上船夫与猛浪搏斗的情景;第二乐章“黄河颂”,展现的是黄河与中原大地的壮丽河山景色;第三乐章“黄河愤”,以《黄水谣》的曲调为核心,间隙插入《黄河怨》的素材,展现了满腹深情的民族精神;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以乐曲《东方红》的主题结束。全剧在一个气势恢弘的胜利高潮下结束。舞蹈用许多古典舞的拧、倾、仰的身体形态和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走势来表现水波、船夫和大浪,用云手、风火轮、穿手、大跳和翻身等动作来表现冲破激流、勇闯险滩、登岸远眺的形象。舞蹈用古典舞的语汇演绎了黄河波涛汹涌、磅礴的场面,以及黄河儿女不屈不挠、奋斗拼搏的恢弘历史。
民间舞的“黄河”也叫《东方红》,是为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创作的。舞蹈《东方红》选用音乐作品《黄河》第四乐章进行创作,给人以“东方红,太阳升”的民族自豪感,寓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奔流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男子以山东鼓子秧歌为舞蹈语汇,通过双脚分开、重心向下的基本体态来表现稳如泰山、淳朴厚重的舞蹈气势,塑造出不畏生死、勇敢坚强的高大形象;女子以胶州秧歌的各种8字圆动律为舞蹈语汇,通过三道弯、扭断腰的小扭步伐,刻画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意象效果。《东方红》打破了民族舞蹈地域属性的限制,将汉族民间舞的动作语汇与意识形态相结合并进行了符号化的处理和诠释,最终表达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芭蕾舞《黄河》是中央芭蕾舞团在建国50周年献礼演出中搬上舞台的,是芭蕾创作民族化的又一次探索,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该作品以芭蕾经典的双人舞托举动作为主,同时融合了大量中国古典舞的动作来表现黄河的主题内容。在身体方面,突破直立和高雅,用弯曲和翻滚表现黄河的怒吼和咆哮,并用独舞和群舞的交织进行塑造出黄河母亲和儿女的形象。这部作品不仅展现出中华儿女的自信、自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魄,而且展现了创造性的芭蕾语汇以及民族化的芭蕾风采。这部作品又一次证明西方的芭蕾可以与中国的历史现实、政治文化紧密融合。
现代舞《我们看见了河岸》作为黄河系列主题的作品之一,是正在进行时态的中国人生活的“黄河”作品。舞蹈在《黄河》钢琴协奏曲的伴奏下进行,却没有围绕黄河来展开,它不是用舞蹈来烘托黄河的宏大主题,而是用黄河来演绎编导追求的中国现代舞。正如编导所说:“《黄河》不单是一个著名的音乐作品,更是一个著名的舞蹈作品。这一次我们选择《黄河》,其用意除了向专业挑战之外,更是希望让现代舞成为中国舞!”[1]整个舞蹈把宏大的黄河精神转化为对中国现代舞发展现状的思考,把民族群体的国家形象转化为现代舞者个人生存的命运关注,以“小我”折射出“大国”的精神内涵,秉承了“黄河”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的精神信念。舞蹈虽不直接表现黄河,但在精神气节上与其他版本的“黄河”高度一致。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演了题为“保卫黄河”的舞蹈专场晚会。“黄河”之新在于以“保卫黄河”为名,依据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黄河》的四个乐章为四个篇章,用组舞的形式将几个相对独立或完整的小型舞蹈作品组合起来进行新的尝试。组合在一起的舞蹈作品,虽各有自己的舞蹈形态、风格或属性,但可以为共同主题来服务。在“保卫黄河”中我们看到了古典舞《黄河》的拆解与重构,看到了不同舞蹈表现形式的差异与融合,看到了古典舞与当代舞在共同主题下的交相辉映,幻化出新的时代意义。
“‘舞动中国’——中国舞蹈新人新作晚会”中首次展现了以“黄河”为主题的同名国际标准舞作品。随着波澜壮阔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和尾声《东方红》的主题旋律,国际舞版的“洋黄河”问世,这部作品使得同一题材的舞蹈创作实现了舞蹈种类的“大满贯”。同时,《黄河》的音乐作品和“黄河”的创作题材也成为中国舞蹈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同名音乐作品和题材涉猎六大舞蹈种类的作品。国标版的《黄河》机缘巧合地成为这个领域的收官之作并最终促成了中国舞蹈史上前无古人的舞蹈案例。国标版《黄河》并不强调古典舞黄河的物象,没有用肢体语言构建黄河水的波涛涌动的动态意象;也没有刻意营造民间舞黄河奔流不息的生命意象;亦没有侧重勾勒芭蕾舞中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更没有过于突出个体的自我解放和生存命运。正因为“黄河”的演绎具有不断升华的可能,国标版的创作主题选择的是抗日救国,一群民国风装扮的莘莘学子以斗志昂扬的无声誓言捍卫着国家的荣誉与尊严。从另一个角度看,国标舞《黄河》也拓宽了国标舞的创作思路,使国标舞首次以革命历史题材为表现内容,融合了具有革命符号的手势和舞姿,演绎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标舞作品。
《黄河》的六个舞蹈版本都是从《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音乐中延伸出来的,以交响乐的四个乐章为基础进行不同舞蹈类型的创作尝试。古典舞《黄河》是第一个尝试用《黄河》钢琴协奏曲创作的舞蹈作品,“舞蹈以自身的旋律和织体进行着‘空间演奏’……我们可以看到,群舞《黄河》的结构很明显地对应着钢琴协奏曲的结构,从旋律的叠合到声部的对应都是如此”[2]。民间舞《东方红》在舞蹈创作上选用《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第四乐章作为舞蹈音乐并进行了修改。开场采用《东方红》的前奏连接《黄河》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在舞蹈上以风火轮和甩绸子的动作配合音乐,体现中国人民充满激情的爱国情绪。现代版《我们看见了河岸》对《黄河》音乐的处理却是出人意料的:高昂强劲的乐曲旋律本该在舞蹈中得以相应的表现,但编导唯独以一种既陌生又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另一种力量——舞蹈并没有随着音乐旋律的高昂强劲来增加动作的幅度和情感的尺度,而更多的是趋向于懈怠、释重、停滞的动作表现,给观众传递出时而压抑、沮丧,时而释放、解脱的情绪。
以黄河为主题的六个版本的舞蹈作品,均以《黄河》钢琴协奏曲为音乐伴奏,却在四个乐章中分别用不同的舞蹈语汇、不同的舞蹈风格,阐述了相同的黄河精神。古典舞的《黄河》最初以交响化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民间舞的《东方红》则以民族语汇传递出中华儿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芭蕾舞《黄河》则是以西方的话语方式重构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舞《我们看见了河岸》用个体的自我解放来诠释民族的群体解放;舞蹈专场“保卫黄河”将时代的开拓进取与历史相联系,赋予黄河精神新的意义;国标舞的《黄河》用国际流行的舞蹈语汇演绎了抗日救国的豪情壮志和民族气节。黄河主题的系列舞蹈创作既秉承了黄河精神的实质与内涵,又紧密结合时代的脚步,实现了对黄河意蕴的延续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