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四小 余中文
同课重构激发主体内驱力
——以《背课文》为例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四小 余中文
人,在教学中得以发展;心,在教学中得以成长。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课堂重构,才能历练成长。
笔者对鄂教版五年级下册《背课文》这一课进行了二次不同的教学,即对同一课进行了重构。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发现第一次的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没有体现教学的高效性(第一次的教学我用了约二课时的时间);另外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主体的内驱力没有激发出来。课后我对同一课前后两次不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比较,颇有感受。
在首次教学中,我的初衷是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文内容,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讲《背课文》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中,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关于背课文的几件事?然后依次进入作者小时候三次背课文的经历之中。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悟,体会每一次“背书”的经历之中,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学生在文中勾画、写下自己的感受(批注),学生进行反馈印象深刻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例如:在学习第一次背书的经历时,学生找到这个句子:“全班同学像唱歌似的,拉长了声音背起来,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冲走了。”体会到作者小时候初次背书的轻松、快乐、有趣。“那就请这位同学把作者小时候背书的感受读出来?”进行指导朗读,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做出评价。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每一次背书的感受与教益,抓住背课文的三段经历的不同感受为线索,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抓住“一字不差、容光焕发、反刍”“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等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与道理。
这样的教学看似美好,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体现出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也就是主体的内驱力没有激发出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动更多的脑筋,想更好的方法,在这方面我又进行了一些思考,进行了教学重构。
第二次上此课,我只用了一课时。上课初,我直接板书课题《背课文》,问学生课题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回答是“背”。接着我说:“每个同学都背过课文,你平常是采用什么方法背课文的?”只见齐刷刷的手举了起来,脸上还荡漾着笑容。有的学生说一段一段地背,再到整篇背;有的学生说反复背;有的学生说理解背;有的学生说读熟读透背;有的学生说当着家长的面,家长纠正背;有的学生说想象画面背;有的学生说不会背的多背几遍。我把学生说的7种背书方法简要地写在黑板上,同学生们一起归纳合并类似的方法。然后问学生文中的“我”是怎样背书的呢?还要求说:不妨你与作者年少时背书的方法做个比较,看谁的方法好?
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读起书来,有的默读;有的大声读;有的小声读。读后我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复述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再次让学生读文,把感受深刻的地方进行勾画,作上批注,交流反馈。学生谈到第几次背书的经历,老师就相应地对此次背书的经历进行教学,也让有类似感受的学生谈体会,不必按照作者年少三次背书的顺序——也就是作者写作的顺序进行教学,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相应的情感。教学作者三次背书的经历,师生相应共同归纳作者背书的方法与好处,之后联系开课之初学生背书的方法进行相互比较,说说学习了课文后,你对“背课文”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学生认识到读书要付出努力,熟读成诵的道理。然后简单拓展一两位名人背书的例子,激发学生养成多读书、多积累习惯。之后教师引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金波爷爷小时候行云流水背《匆匆》、背《桃花源记》的样子,他们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声音背起来——(学生接读)那么轻松,那么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着,连标点符号都冲走了。”引起学生共鸣。最后我让学生谈谈本课作者的写作特点,打比方的写作方法,把读书比作唱歌,把多读多记比作牛儿反刍的过程,使文章生动形象,读者易于理解接受。人物的神态(垂头丧气、容光焕发等)、心理活动描写细致入微,值得大家学习。
1.重构过程,教学由单向性转为双向互动
在第一次教学中,我以著名人物引经据典的讲话为切入点引入课文。而第二次教学开课时,我以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同学都背过课文,你平常是采用什么方法背课文的?”引入课文,学生踊跃发言,述说自己平时背书的经验与方法,并且师生一起归纳背书的方法。
又如,谈作者小时候三次背书经历的感受时,我不限制学生按书本顺序来讲。一个学生说了感受,有类似感受的学生可以进行相互补充。再如,教学完三次作者小时候背书的经历,学生自然地会把自己背书的方法与作者小时候背书的方法进行比较,学生认识到读书要付出努力才能熟读成诵的道理。这样的教学重构,不是老师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就由教师的单向主导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做到了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学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性的特点。学生没有受到限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思维自然就比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重构体现群体经验的多元际汇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每一个学生如同每一片叶子,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两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体现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因此我在问“你平常是采用什么方法背课文的?”这个问题也有类似的特点,只见齐刷刷的手举了起来,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平时背书的经验,一共说了七种背书的方法、学生们把自己平时学习的经验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信息与大家互补共享。又如我让学生第一次读文后,复述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初次读文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各自的学习体验。思想间的相互碰撞,学习主体之间学习体会的互补与共享,信息的交流,相互促进与提高,体现了群体经验的多元际汇性,并且这种多元际汇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探究与理解的。
3.重构更加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激发主体的内驱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感受学习之乐。
在重构教学中,我问学生“平时你是采用怎样的方法背书的?”拿学生背书的方法与作者小时候背书的方法进行比较引入课堂教学,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想弄清楚自己与作者背书的方法到底有何异同,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主体的内驱力瞬间迸发出来,因此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之中。
同课自我重构后的比对分析
“比赛”是有游戏规则的,教学也应该是完整的,有始有终的,既然是比较就应当有一个结果。因此在重构教学中,最后教师联系教学之初学生背书的方法与作者小时候背书方法相比较这一问题,学生会更深入地认识到读书要付出努力,熟读成诵的道理。同时也因为这样的比较,部分学生由于与作者小时候背书的方法大致相同而感到快乐与满足,其余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每个人都喜欢同他人比,作为小学生就更喜欢与他人去比,比较还应当出一个结果,因此我认为有比较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天性,尊重了学生的感受,这样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激发了主体学习的内驱力。
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我是按照作者背书的三次经历的顺序进行教学,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教学过于呆板。而在重构教学中,学生进入自主学习中,学生想说哪一次,教师的教学就跟进到哪一次,进行这部分的教学。其实作者这三次背书经历可以看作的平行的,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讲的都是作者年少背书的经历。因此教学内容与顺序,教师可以灵活地掌握,组织引导得好,能够节省教学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果老师硬是要“拉住”学生的思维,忽视学生在读书中的独特感受,按照作者年少时三次背书的经历顺序进行教学,学生思维会打乱,感到茫然,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激发主体内驱力。实事上,在重构教学中,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并不是按课文顺序来的,学生最后回答的是作者第一次背书经历,教师的教学相应就跟进到第一次,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抓住重点句子进行品味。联系后二次背书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了读书要付出努力,熟读成诵的道理。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文,你都能够做到读书“像唱歌似的,拉长了声音背起来,背得那么轻松,那么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着,连标点符号都冲走了。”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读书的独特感受,学生有了老师的认同感,自信心与满足感也会大大增强,激发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之中。老师要做的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主体的内驱力。
1.重构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重构教学中,教学由单向性转为双向互动;重构体现了群体经验的多元际汇性;重构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和学习自主性,学生能很快进入了比较好的自主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也因此而不同。它主要体现在教学高效了,
2.重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重构教学中,由于教师创建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举手发言的学生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也能促进那些不爱发言、思维不够活跃的学生积极地学习与思考,这样的课堂课堂气氯更易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重构改变了教师的思维
在重构教学中,教师由牵引式的教学变成了引导式的教学;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教学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把学生真正当作了学习的主体。因此重构改变了教师平时的教学思维与教学习惯,体现当今的教育理念,与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统一起来。
4.重构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与发展
在重构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教师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因受到老师的肯定自信心与满足感也会大大增强,更容易使学生沉浸在更深入的学习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促进了学生的思维与发展。
总之,同课重构,激发主体的内驱力,改变了教师的思维,师生共同受益、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