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 李晓玲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生活的关系及处理
■武汉市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 李晓玲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既是课程赖以生存的巨大背景,又是课程试图超越的目标。课程即生活的教育境界,需要课程与生活互为映照,相伴而行。
品德教师应当发现:将教材为我所用,把学生的生活引进与贯穿课程学习,尊重每个个体的实际存在价值,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意义。如何让课程学习充满生活气息,将生活的“活水”引进来呢?
1.跳板式
教材无法承载所有生活的繁复。因而,有时,它仅仅是作为一个“过场”,而不是被当作一个“中心”。
在上五年级“当矛盾发生时”一课时,课前分析发现学生在相应的年龄段,与父母的关系发生着变化。为了让学生对其原因产生探究的愿望,上课一开始,就以图为介,让学生说说家庭中类似的情况。学生果然“吐露”出与家长的种种矛盾与冲突,由此引出话题。教师了然于心般的“类似”二字,恰好击中学生“防线”,而畅所欲言。然后我启发学生:从小时侯我们不会说话,父母能把我们的想法都猜个八九不离十,到现在不理解我们的想法;从我们觉得父母什么都对,到对他们的话也打个问号,有时还会顶撞,想过其中的原因吗?这是为了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并指导其行动。其实,能够顺利地展开话题,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还是起到了作用,只是被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2.借题式
如果教材在可用范围,就应考虑它的使用比率。与生活比较起来,教材只能算一个缩影,因而要用就用到“少而精’,与真实世界的“多而繁”,相互取长补短。
比如“早早起,上学去”一课,从一个上学表现很优秀的图例,转向探讨不迟到这个内容,如何自然过渡呢?我这样引导:虽然很多同学都和小红一样高高兴兴上学去,(以教材中的小朋友为参照)但生活中还是有些同学有迟到现象,我们来帮他们分析一下迟到的原因。然后回到教材中,用图引出:赖床、拖拉、丢三落四等问题。“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告诉他们”,再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而后举一反三,再谈论生活中还造成迟到的种种原因及对策就顺其自然了。几个来回中,学生似乎在说别人,其实就是谈自己。
3.抛开式
在分析过教材后,如果另有合适的生活资源可以利用,原来过时、偏差的教材内容则可以暂放一边,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吃的学问多”,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吃方面的经验由“喜欢吃什么?并说明理由”的讨论,挖掘和交汇生活中各种知识信息。而后,营养“金字塔”的出现,则是一种归纳与提高。比之对教材进行理解的低层次学习而言,学生的生活智慧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开发。
再比如“出行指南”一课,将以日常出行作为蓝本的一个“闯关游戏”,让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带动学生的出行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被涵盖在其中,而无需去“启用”。
无论那种形式的引入,都是为了将生活的“实景”,挪进课程的“剧场”中来。
品德教师的角色已随着课程理念的推行在悄然变身:既是学生课程学习的伙伴,要有贴心的陪伴;还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导师,还应有丰厚的给予。如何让学生将课程学习中的收获,运化为生活的品质与能力,让课程的“光亮”透出去呢?
(一)聆听中打造“暢言”的沟通氛围
领悟到生活的真谛的人,不一定是能说会道的人,一定是懂得聆听的人。现在的学生,沉浸于自我世界,不顾旁他的不在少数。造就的往往是不能融于生活的“低能儿”,其表现要么盲目自信,不善沟通;要么缺乏自知,积错难改。因而,指导学生“会”听,就非常重要。
首先,在每个学生发言时,我一定会用九分的心力来聆听。无论发言者是公认的能言善辩的“干将”,还是一个终于鼓起勇气却声如游丝的“新手”,或者爱从课堂中“游离”贪玩却因为兴趣而回头的“浪子”,我都是一视同仁:用同样的凝神静听,来感受每个学生给课程学习送来的不同的“生活味道”。他们的困惑也好,经验也好,启示也好,都值得重视。这也是品德课程的理念之一:珍视学生生活的价值。其回报就是:学生越来越表现出言语的纯熟和自信。
另外,还留有一分对没有听的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听的“氛围”被干扰,就需要矫正。随着“懂得聆听是对他人的尊重,最终是对自己的尊重”,“你有你的道理,还听一听别人的意见”,“不仅听老师讲,更要听同学讲”的“概念”一次次地“巩固”,学生在品德课上渐渐听出了“门道”,发言的积极性“看涨”。不同的学生,都能想说、敢说、会说,与课堂所推崇的言语环境有紧密的关系。教师由此打通了课程的“沟通渠道”,就是对生活打开了大门。
(二)点拨中推行“互动”的沟通方式
仅就一节独立的课而言,也许几位能说会道的学生就能将课的框架“立”起来,然而,多数学生在品德课中还只能是“沉默的大多数”。实际上,每个学生在品德课上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只是有的显著,有的隐蔽而已。因而,教师调控沟通的渠道可以辐射到更多的“角落”。
1.与教材的人物进行对话
教师不妨将学生的沟通对象“让”给教材中的人物。有时是“经验的分享”,有时则是“观点的指出”,还有时是“方法的交流”,在“劝一劝”、“评一评”或“帮一帮”等尝试下,学生的“储备”日益增多。对今天有所启迪,对将来也有所帮助,在生活中适时启用的正是现在的积累。
2.与学习的同伴进行对话
在“少先队的生日”一课,在“我的打算”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活动:举行“进步栏”的自我设计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两方面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方式。有位学生写得挺多(我只要求各写三点即可),比如:上课不玩尺子,上课不玩铅笔,多练跳绳,多读书,多练长跑,多观察物体,多练字,多劳动,多积累好词,下学期每天不差作业,写作业快,写话写得好。我如平时一样,把值得推荐的作品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评价。有学生觉得他的内容“好笑”,我立刻拿出我的态度:他写得真好,如果把这些点点滴滴都做好,就会有更大的进步!下一次交流别的内容时,还不遗余力的赞赏他:他有几次交流的机会,应该向他学习。虽然更多的学生表达精准、简明,而这样认真而朴实的表达更值得“保护”。并由此推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印证和借鉴。
像这样同伴之间的对话,不拘形式。还可以是相互的采访、合作、实践等。
2.与身边的现实进行对话
在学生的必经之路,教师做的也许只是守候,不须“代劳”。在“解开小疙瘩”一课,我给出四个“小锦囊”:大度、缓解、沟通、求助。根据学生的“个案”,学生彼此选择、评说。在课堂上,学生自己选择就解开了许多生活中的一些“解不开的结”。再比如:“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我在板书上横列出所要调查的内容,有水、空气、土地、噪声等方面几个方面,并以省略号表示不局限学生的思维;然后在竖行列出“喜”、“忧”二字。要求每位上台来汇报的学生先在对应的位置上打勾。随着汇报的进展,通过结果统计,渐渐地呈现出堪忧的环境问题与可喜的生活现象的强烈对比,教师又何须多费唇舌?学生爱护环境的三个手边行动,就来自于自己眼中的观察与心中的“震撼”。
不管哪种角度的“折射”,也是为了将课程的“梦想”,照进生活的“现实”中去。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