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芹
摘要:《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自制体育器材不仅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制体育器材感受体育游戏的魅力,达到寓教于乐,实现快乐体育。
关键词:自制体育器材;小学体育;体育游戏;快乐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43-02收稿日期:2016-06-29
体育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媒介,离开体育器材,体育教学活动只能局限在口授阶段,大部分的运动项目都无法正常开展。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制的体育器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可以给孩子们灌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又可以做到体育器材的循环使用,且自制的体育器材简便快捷,使用起来不会让孩子们觉得困难,与购买的器材相比更加安全,并且能够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既得到快乐又锻炼身体,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帮助。
一、自制体育器材的基本要求 (1)自制体育器材要保证安全性。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自制体育器材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小学生还是孩子,各方面发展都还不健全,对自己的保护意识不强,平时磕磕绊绊的受伤都在所难免,在游戏时就更容易受到伤害。我们必须保证自制的体育器材不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威胁,尽量避免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伤害,一些锋利尖锐的物品要避免。除此之外,我们的原材料必须是卫生健康的,不能使用对身体有潜在伤害的、有毒的物品。
(2)自制体育器材应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为了方便体育器材的制作,我们的原材料要尽量选择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且容易得到的。由于学校里孩子较多,体育器材的需求量也大,材料的需求量也就随之增多,而考虑制作器材的成本和时间的要求,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或者是废旧无用的材料来制作器材。例如:纸盒或者纸箱、毛线、棉线、彩绳、饮料瓶以及木板、塑料制品、棉花、布料等。
(3)自制体育器材应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众所周知,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导师永远是“兴趣”,它是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原动力,自制体育器材只有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才会使他们更加快乐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因此,我们在设计体育器材的时候,应当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游戏项目来设计和制作相关的器材,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被孩子们接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足球是很多小学生都喜爱的运动,但是受经费制约,很多学校购置的足球经常满足不了教学要求,为此,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竹条、稻草、芦苇等制作“蹴鞠”,内置布条、丝绒、棉花等填充物,很容易就制作成了学生都喜欢的足球,很好地解决了学校足球短缺的问题,满足了学生踢足球的愿望。
二、利用自制体育器材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策略 (1)利用自制体育器材,活跃课堂氛围。我们平时都会喝矿泉水、饮料等,喝完后留下的这些瓶子如果扔掉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又是对资源的浪费。于是笔者决定将这些瓶子利用起来做成体育器材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孩子们也更乐于在游戏中学知识,锻炼身体。对于这些瓶子,从中找出一些大小一致、外观相同的,将其装满水,那么一个个“保龄球瓶”就做好了。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自制的“保龄球瓶”进行游戏。我们可以将学生分组,组跟组之间进行比赛,暂时没有比赛的学生则负责将“保龄球瓶”扶正。对于赢得比赛的小组我们给予奖励。这个小游戏能够使学生们在愉快的环境下进行身体锻炼,还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就有集体意识,有团队精神,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利用自制体育器材,努力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废旧的轮胎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自制体育器材,开展游戏教学。同样的,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一段距离,让学生将轮胎从起点滚到终点,在这段距离中可以设置一个障碍物,学生必须绕过障碍物才能继续前行到达终点。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
(3)利用自制体育器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有运动的欲望。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理,要想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有自己的新方法活跃体育课的氛围。平时我们经常打羽毛球,时间久了羽毛球拍就难免会破损、毁坏,可是扔掉这些羽毛球拍是对资源的浪费,于是我们将这些没用的羽毛球拍利用起来,用一些绳子编成网篮接到羽毛球拍的圆形部分,这样就形成了新的体育器材。我们将学生每两个人划分为一组,一个人负责抛球,另一个人负责用羽毛球拍接球,如果能进入网中则记为一分。我们设定五分钟的比赛时间,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并进行评比。学生在活动中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
(4)通过“一物多玩”,拓展自制体育器材的使用价值。自制的体育器材在设计的时候样式就是不固定的,再加上它们既能单独使用还可以进行组合,因此,既可以作为体育器材又可以当成辅助材料。正是因为结构简单,才容易达到“一物多玩”的效果。比如,一个简单的纸球,既可以被用来练习抛接,也可以用脚踢、用头顶,还可以被夹在双腿之间练习跳跃,还能作为“高尔夫球”“保龄球”这些体育器材的辅助材料。
对于一些孩子们经常见到的、结构非常简单的体育器材,由于经常使用,时间长了孩子们难免会失去兴趣。然而通常情况下也正是这些器材更能够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得到提升,孩子们也更容易从中获得成功。为了激发儿童对于这些简单器材的使用兴趣,我们会在儿童分散的体育游戏过程中关注他们使用这些器材的状况。孩子们最开始对于这些器材的使用都是建立在模仿并且练习的基础上的,然后通过对彼此使用器材的动作的一些观察和理解更容易对某一动作印象深刻,从而促进相关技能的发展。某个孩子的介绍也是为其他的孩子开拓思路,大家在互相的观察和模仿过程中都会得到自己的使用心得,玩得越多越容易使孩子们对同一器材进行探究,这样孩子身体和大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在进行集体体育游戏时,我们也会将一些自制的体育器材与一些固定的体育器材进行组合,创造游戏场景,将“一物多玩”的方法渗透至体育游戏课堂,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自制体育器材能够有效解决学校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构建,从而为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注入源头活水。所以,广大体育教师尤其是农村体育教师应该开动脑筋,组织学生自制体育器材,弥补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6—20.
[2]毛振明论体育学科的特性[J]体育与科学,2001,22(5):14—16.
[3]林海鹏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0,(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