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茉+玄立伟+王路晓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科分类教学的重要开端,通过学科教师关注各学科间教学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让学生真正认识知识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史地生学科内在相通的思想、能力、方法、情感的同步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阶段;交叉渗透;教学
目前,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分门别类,学科之间衔接不够,相互间缺乏融合和渗透。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对学科分类有比较系统的认识阶段,无论是哪一学科,都是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不断深入研究、细致观察后的精细化分类,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是自然学科(例如生物),还是人文学科(例如历史),或兼有自然和人文性质的学科(例如地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交叉和链接的部分,而针对某一学科的具体内容,只不过是在对自然界现象研究的视角不同而有所侧重。初中学生恰好处于刚刚正式接触学科分类学习的初期,抓住几个隶属不同门类的学科的交叉点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建立完整的、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多角度、多维度的认识自然和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一、课程解读
“学科交叉”,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同学科之间共同相交的部分,既包括学科教学内容上的交叉,还应包括蕴藏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同一思想、方法、能力或某种情感。“渗透教学”的中心词语是“渗透”,它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针对不同的交叉内容,渗透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资源补充的形式、微课的形式等。本文所要探索构建的“学科交叉渗透教学”指的是将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部分中蕴含同一思想、方法、情感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在筛选的基础上,以专题展示的方式放在同一时间或连续时间内教授。即通过专题课的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立体的知识网络,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习品质。
二、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是学科分类教学的重要开端,通过学科教师关注各学科间教学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让学生真正认识知识本身是一个统一整体,并没有严格的分界,课程分类只是人为的学科建设需要,打破学生对学科内容或问题的单一思维。同时,通过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史地生学科内在相通的思想、能力、方法、情感的同步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与管理
专题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展示阶段和后期社会实践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是开展史地生学科交叉渗透专题课的关键一环,对整个专题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阶段包括对主题的确定、学生及教师的分工与合作等。
(1)确定主题
主题即所开展专题课的主旨和核心。对主题的确定应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基于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点。这里的交叉点主要指的是史地生学科内在相同的学科思想、方法及情感上的交叉。如,通过开展某个专题课,共同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查找、搜集、筛选和整理的能力等等。
第二,基于社会焦点和热点。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生只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对于一些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甚至与他们切身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均表现出“冷漠无知”的态度。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还能跟得上“潮流的演变”吗?因此,在专题课主题的确定上,还应密切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及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第三,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操作上,一方面学科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列为备选主题。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罗列出一系列的主题供学生选择,然后进行统计,得票率最高的即为专题课的主题。
(2)分工与合作
分工与合作既包括学科教师间的分工合作,还包括学生间的分工合作。具体如下表所示(见附表)。
2.中期展示阶段
中期展示是在前期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检验。展示课完全归属于学生,展示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得以“爆炸式”体现,台上展示同学“扮演”教师,引领课堂,台下同学质疑、释疑,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同时,在此阶段教师需记录课堂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以备后期总结、反思。
(1)展示时间:根据专题课具体内容确定时间长短,可一节或多节
(2)展示方式
①以分工组为单位,各组选派一名或多名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同学参与课堂。②展示中需主持人一名,教师学生均可,视专题课情形而定,负责学科间过渡和总结评价。
3.后期实践阶段
由于本专题课的主题源于社会中的某些热点及焦点问题,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专题课堂让学生学会解决这些问题,更有义务将我们掌握到的“新知识”“新方法”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宣传给生活地周边的群众。
(1)实践活动的意义
从对学生情感的影响上说:通过此方式,延续我们的课堂,让学生通过帮助他人,体验成就感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不光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还可以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尝试着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升与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2)方法步骤
①方案征集。在实践活动开展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方案征集活动。以前期分工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行方案,然后小组汇总,交流可行性。②择优落实。对于征集的方案,各组选派代表解释各自方案创作的原因以及可以达到的效果,最后师生通过投票选出既简单好操作,又符合宣传需求的方案。如,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海报、手抄报、宣传单,在市场、社区挂横幅等等。③社会实践。时间的选择:选择人流量大且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如早市时间、周末等。地点的确定:选择人流较聚集且开阔的公共场所,如超市门口、市场周边、广场等。方式的采取:既可由原分工组自行分工,实施被选中方案的任务;也可打乱原有小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任务并实施。
四、专题课实践反思
在开展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渗透教学专题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卷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可能会因所处地点、年龄、职业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提醒相关学生在制定调查问卷时予以标注。
2.因为现今网上资料纷繁复杂,并不是所有查找出来的资料都具有权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找的途径及筛选的方式、方法,还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权威性的网站,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
3.在实践活动前应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了解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避免外出不张嘴,甚至玩闹、买零食等情况的发生。
4.由于专题课的准备与实施,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坚持与付出,教师可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以激发和鼓励学生。
5.由于实践活动一般是在校园外进行,因此学生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充分考虑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制定安全预案。
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有效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对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渗透教学专题课的探索,以学科改进意见为指导,力图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校园与社会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参考文献:
[1]韦群,李纪武.富有时代气息的交叉学科教学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1998(1).
[2]于秀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3.
基金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别: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基于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点渗透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BB14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