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源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说明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它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物理教学的实践,建构以“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生成提高”为基本过程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无论学生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浮力课程说明
本节内容在学生对密度,液体的压强以及合力和二力平衡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是浮力学习的开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浮力现象,建立浮力概念,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规律,为后面阿基米德定律的学习及应用打下了基础。
浮力现象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引发探究兴趣。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借助多媒体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本节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指导学生交流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交流展示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小组的异同点,评价并归类整理。
(3)指导学生提炼方法:在实验、讨论、交流、评价过程中,学生已积累了心得体会,指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整理。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教具:弹簧测力计,烧杯,乒乓球,小铁块,盐水,水,小药瓶,橡皮,土豆块及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流程
1.复习提问——知识准备
用多媒体出示与本课有联系的压强,用液体压强的知识来进行巩固,加深理解。以便学生在学习中得心应手。
2.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景物入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英额布水库与死海对比,创设情境,美丽的水库为什么禁止游客下水游泳,而死海,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会在海面上悠闲地看着书,而不用担心溺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
3.新课学习——实验探究
(1)学生自读,形成基本认识:首先布置学生自学了解本节的教学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快速阅读分析的能力。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研究。
(2)接下来具体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实验探究:
①在研究浮力方向的演示活动中,用细线拴住乒乓球,下面坠上铁块,放到烧杯里,使烧杯竖放,左右倾斜,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一目了然,效果明显,直观性强。
②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动态变化图示,进一步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把不宜理解、不宜呈现的现象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大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③在解决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采取了小组合作探究形式,首先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后逐一进行探究,使学生有的放矢。
a.在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试验中,把鸡蛋、土豆块等分别放到水里和盐水里对比试验,在水里鸡蛋沉底,在盐水里鸡蛋漂浮,把不易探究的问题通过简单的实验现象,展现给大家,简单明了,效果好。
b.在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验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自己设计的塑料瓶装上细沙,系上铁丝,探究塑料瓶在空气中的示数与放到水中不同深度的示数,和完全放入的示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一目了然,收到很好的实效,既简单又实用。并且效果明显,达到了教学效果,克服了书中用铁块做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弊端。
在实验中将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进入水中不同深度的示数,进入之后的示数进行对比,用数据分析,现象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合作交流——形成系统
通过小组学生交流,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加深学生的理解。
5.巩固练习——信息反馈
设计了不同梯度的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最后习题开放性强,考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用的目的。
6.作业设计——拓展应用
借助家乡水上游乐园的浮球图片,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本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黄国龙.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探究教学模式构建和策略探讨[M].上海科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