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蕊
国内的学者应当想清楚研究的方向,
是中国的管理学问题,还是管理学的中国问题。
好像一场大梦,时光倏忽到了2016年底。当编辑问我打算回顾2016还是展望2017时,感觉被啪啪打脸打到从梦中醒来,然后被摇晃着听到:你已经回国六年了,六年知道吗?又一个博士学位的时间了,还是延期毕业的。对于一个刚被喊醒的人,展望有点困难,那么看看来时路,且就“回国再适应”这个题目,六年之后,我能不能进入答辩环节、按时毕业呢?
相对论诚不我欺。小时候的日子是知了声声叫着夏天,为赋新词强说愁;年纪大了以后愁多得都说不出来了,同样是一天24小时便成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年龄一样,生活环境也制造着不同的时间感知。发达地区制度完善、环境稳定,隔个十年二十年故地重游,基本没什么变化,尤其像美国“大农村”地区,生活悠闲空气好,人少事也少,时间就显得慢。而国内几乎各种环境都还在发展中,好多地方隔了一年半载再去就不认识了,好多事还是要借助关系而不是完全照章办事。人人事杂心乱,很难静下心来做事,一天忙忙叨叨就过去了,时间过得飞快。
当年有位在上海某高校任教的同学,听说我要回国,感慨道: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我文学修养不足,特意查了一下,语出黄庭坚《虞美人》,说的是远离祖国多年,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已消磨殆尽。他是位有理想有情怀的经济学家,有很多忧国忧民的理想,虽然一直战斗在教学科研的前线,但那些少年志气想必在柴米油盐中磨损了不少。
而我呢,在洛杉矶四季不辍的阳光下,为了遍尝美食而坚持锻炼身体,过得无比健康、规律,读论文理数据几乎成了业余工作(难怪研究做得不行)。生活简单,则赤子之心尚在,一腔热血犹存。感觉精力和体力都比十年前好得多,倒是很迫切地想去体验我疏离了十年的故乡。也许因为从经济学到企业战略,了解到的国内外企业实践越多,越觉得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坚毅善良,中国经济没道理不欣欣向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外的人通常更爱国,我看这就是个主要原因。
有位同是海归六年的高校教师撰文说,回来后不仅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更要适应从强制度环境返回弱制度环境后的各种挑战:生理系统要经受雾霾和食品安全的反复考验,心理方面要逐渐摸着石头过河,体会办事过程中的复杂、灵活和无奈,然后学会接受,学会应对。总之,回归人的要务之一就是快速成长,尽快成长到皮糙肉厚、耐磨耐撕。所谓适者生存。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海归人士的文章总有类似的感叹,像“叹息”“压力”“疲倦”“无奈”这样的关键词,一搜一大把。既然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当初为什么要回来呢?反正我自己呢,作为一个北京土著,当年我父母听说了我接过的offer,哪儿都嫌太远,说了半天,只有我大北京不远。
他们离不开熟悉的亲戚朋友,我也不可能离开日渐年迈的他们。纵然祖国大地有着当前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机会,我想真正帮我们做决定的,还是那些无形、但扯不断的东西吧,比如亲情、爱情、家乡的味道。困难虽然多,却也无法挡住一颗要回归祖国和家乡的心,归与不归之间,看你看重的是什么了。这就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和“好脏好乱好热闹”的对决吧。
说完回归之心,说说学术。作为一只受过正统美式学术研究培训的“青椒”(青年教师的戏称),我和许多同辈一样,一直以西方(特别是美加)高校的研究范式为模板,以在顶级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为目标,这也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评价指标。
不幸的是,无论多窄的领域,顶级期刊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全世界怎么也有数以万计的“青椒”在拼命挤进去,中国人做的研究要跻身英文学界的塔顶,并且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用脚跟想也知道能做到的无非寥寥几人。
然而另一方面,经过这些年与国内学生、学者、企业家的接触,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美国那一套强制度下的学术范本和研究内容,对于中国学界和管理者来说,过于理论化,难免流于无趣。何况,如果仅仅把英文学界已经用到烂熟的理论装在标有“中国”二字的瓶子里,在数据上再精细化一些,这样的研究有多少新意,有多大价值,又有几位管理者能听得进去呢?
著名华人管理学者陈明哲老师曾多次说,国内的学者应当想清楚研究的方向,是中国的管理学问题,还是管理学的中国问题。著名美国犹太裔管理学者阿里·卢文(Arie Lewin)热心于管理学的中国问题,他曾任著名国际A+期刊《组织科学》的主编,现在以70多岁高龄任《管理与组织综述》主编,每一篇提交上来的文章都会亲自看、亲自给作者写信,除了值得钦佩的勤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以一个外国人、一位资深管理学者的角度,感受到了中国企业的多样性及其巨大魅力,显示出对中国企业中的管理现象的极大兴趣。据我所知,他多年以来频繁走访国内知名企业,不光是理解现象,更是进行哲学探讨,这和现在很多企业家从历史哲学中求解的思路不谋而合。
受这些影响,本该浸淫在顶级学术期刊文章中的我,却慢慢捡起了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经典讨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他的弟子余英时先生的《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孙隆基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虽然受工作所限读得比较慢,但越读越有兴趣。他们的书不涉及任何企业管理问题,但其中所阐述的文化特色、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对于当前分析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思路和决策,却特别有启发。
其实中国人一向讲究家国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说明我们在任何组织中的思考方式都是从我们的生活逻辑中来。中国人几千年来为人处世的哲学,不仅跨越时空仍然有效,而且具有很强的跨层性,也就是说,从日常的柴米油盐的逻辑借用到组织管理,毫无压力。难怪扫地僧可以是大师,保洁阿姨可以是哲人。
拍案叫绝之余,我觉得再亦步亦趋追着英文期刊,身为一名中国学者简直要说不过去了。当然,这只是反思我自己,作为一个不知道黄庭坚的《虞美人》的人,我哪来的资格说别的华人学者当如何?不过是在后悔当时年纪小,大好时光都抛给了英语学习,却忽视了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
套用20年前《甲方乙方》里的经典名言,到今天,我回国的六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我希望自己经历越多,越能够看清前进的方向,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我的生活、对我的祖国充满希望。虽然有点像口号,但这么多年的积淀,里面的内容,远远超过那个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