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烂漫 缜密高古

2017-02-04 03:09黄彩桢
大观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古倪瓒小楷

黄彩桢

摘要:元代是文人雅趣的代表朝代,盛行隐逸之风和题画之风,代表着元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修养。而书法也是元代文人友谊交流的重要方式,甚至是多人为一幅画题字。倪瓒作为元四家之一,其绘画特色与书法艺术更是天真烂漫,别具一格。本文旨要对倪瓒处在的人文环境,倪瓒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与绘画的联系三个点进行简述。围绕倪瓒书法作品师承、风格去论述,倪瓒书法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笔墨语言,寄托了在作画时以及画中题款的幽淡情趣,这完美的表达了他心中的“萧索烂漫,缜密高古”之意境。

关键词:倪瓒;小楷;高古;意境

一、倪瓒生活的社会人文环境

倪瓒(1301-1374),本名“明七”,号云林居士、净名居士,又曾署名东海倪瓒、懒瓒,作画落款常用云林。倪瓒生于无锡梅里祇陀村,父早丧。弟兄三人,父异兄同倪昭奎字文光注重文学,对云林疼爱有加,请同乡王仁辅为倪瓒教师。

倪瓒在朋友圈交际广泛,有和尚、道士、画家和诗人。常与陆静远、王蒙、陈维允、黄公望、陈叔方等知交好友相约玄文馆作诗论画,参禅悟道。他们彼此感情很深,互相倾佩,惺惺相惜,尤其是隐居于太湖流域的黄、王、吴交往颇多。王蒙和云林年纪不差上下,交情深厚,时而互相题画,相互借鉴。张雨和云林存师友之谊,偶尔和张雨拜访复庵和尚,留山中数日,谈笑作诗,二人有多幅共同完成的诗、画作品,二人交流探讨绘画思想。奎章阁监书博士柯九思是当时的官方画家代表,正二年七月十七,在益清亭与云林观《苏轼题文同墨竹卷》,后倪瓒见《墨竹图》便思好友柯九思,倪瓒画竹审美观或多或少受柯公影响。当然不可忽略的是居住于太湖流域的其他书画家,比如宋克,郭天锡,曹知白,虞堪等人也深有交际。尤其是虞堪,倪瓒心存敬意,二人多次有同样想法与理念,并常常“借诗作画”。张亮在《中国风格史》云“元季士大夫好以文墨相尚,每岁必联诗社,四方名士皆集,礁賞穷日夜……又顾仲瑛玉山草堂,杨廉夫等人。如倪元镇之清閟阁,杨竹西之不凝云山楼……擅名江南”。像杨维桢、顾仲瑛等人都是倪瓒挚友,在审美取向和书画思想上都互相熏染。

二、倪瓒书法艺术特色

倪瓒书法较多体现在题画上,自己做的诗稿以及题跋中常见,在博采众长之后形成了两种固有特色风格(由隶入楷、工中取逸的楷书和节奏明快、风神潇洒的行书)。明代书法家张丑说:“元镇书法本自遒劲,旋就清婉;书品元初详整,渐趋简单,诗人但尚老笔粉披,而不知其早岁之精细,陋矣哉”。

(一)楷书:由隶入楷、工中取逸

明末著名书法家徐渭也在自己文章提及到云林书法:“从隶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从他早期作品《跋陆继善摩碶贴》作品很直白的能看到许多字取法有钟繇的影子,譬如正、玄二字。两字都呈现出隶书结体偏扁的神韵,强调收放关系。这番话点津出了云林的取法。我们都知道钟繇最著名的代表作中当属《荐季直表》,钟书最为直观以隶入楷,天真烂漫的结体,是当时由隶书向楷书的一个重要过渡,开创了属于当时的书法时代特征,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取法性。

(二)行书:节奏明快、风神潇洒—行书

文徵明评价倪瓒说:“倪先生人品高軼,其翰札奕奕有晋宋风气”。

代表作《淡室诗轴》是倪瓒的一个经典作品,也是倪瓒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大字行书作品。既保留了楷书中清逸秀气的一方面,也保留了行书酣畅淋漓的一面。这幅作品用笔不拘泥于笔笔到位和工整,而是随着字组上的组合与笔墨的联系顺势而书,也不断加强了连笔的意识,让整副作品浑然天成,大小错落,骨架端庄,姿态万千,整体章法行气安排都得当,让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形成了呼应,如同百网撒开,形成了特定风格面向。尤其是作品中部,不断地连笔取势,运笔特点让整体紧密联系。从行气的连贯性,从反面更加突出了倪瓒取法晋唐。在精神气质上又具正宗、统一的面貌。文字畅达时错落有致,摇曳多姿的情调。 徐渭因此书中写到:“倪瓒书乃疏而密,古而媚也”。

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自书诗卷》共计收诗47首,也是倪瓒连贯书写自己的诗作而成,体裁是行书。在这幅作品中倪瓒不求工中取逸,顺着自己情感和倾泻,在具有传统的书法功底后进行自然的书写状态,这在他行书作品中属于上乘之作。《自书诗卷》后半部分还有显著地涂改特征,明显的表达了倪瓒当时的情绪,书法能如此率真的书写,也是倪瓒一切学养的体现,一改楷书常态,把章法进行丰富化。倪瓒在艺术处理上达到了后人所谓节奏明快,风神潇洒的,有我无法的境界。

总而言之,云林把介于楷隶之间奥妙用自己小楷表现出来,也夸张了隶书巧变成楷书的再书方法,把一些楷书用笔用于一些隶书结体上,似乎安静的书体呈现出了另一番高古朴拙的面貌。在行书上追求自我书写的状态,把生活感悟与同期所看所想都通过信札形式呈现出来。

三、倪瓒书法与绘画的联系

正如南田所说“云林天真淡简,一木一石,自有千岩万壑之趣。今人遂以一木一石求云林,几失云林矣”。明王世贞说:“元镇极简雅,似嫩而苍。宋人易摹,元人难摹;元人犹可学,独元镇不可学也”。看上去似乎是批判云林书法的,像是持否定态度。实则不然,这是从学习角度分析虽然画简单,用笔似乎寥寥几笔,正因为如此用笔却显苍老。

据记载元镇只用纸作画,极少用绢素,这更好的表现水墨技法。他大多数的画都是水墨画,简约不失灵气。作画时在淡墨的运用上更加灵活自然,反观书法也是画面墨色所差无几,或许就是直接作画完之后进行题款 。并没有缺乏单薄之意,反而是几笔的浓淡干湿略有意境。倪瓒在用墨的选择和作画如出一辙,简远萧条又带平静,实为韵味。

传统山水画注重意境美,元镇山水画以意境取胜。简单的构图,浅淡用笔加上干湿用墨表达完美意境者属倪瓒是也。越萧条越带简远之意,就越难表达自我情趣,即意境。吕总在《续书评》有“欲寄荒寒无善画”[9]。此话对云林进行好一番褒奖,元以前都被认为如此意境是高难度表现的。云林晚年寄情于太湖景色,复归平静,过着安静恬淡的生活,所以在他的笔墨情趣上表达出来的意境实属达到了形似和神似得统一。

四、结语

倪瓒在书法中做的贡献并非是取决于某一幅书法作品,或者是某一幅画,而是两者相结合的共鸣效果。实际上,倪瓒用自己笔墨情趣将其书法提升到一个后人可望不可及的地步。

中国艺术三个境界(写实、传神、妙语),倪瓒把传神和妙语刻画的淋漓尽致,诗中有画,画中有书,书中有逸气。我会继续做倪瓒的‘臣子,继续欣赏云林“萧索烂漫,缜密高古”之神韵。

【参考文献】

[1]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

[2]张丑.书法丛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3]李晓娟.倪攒生平、交游研究——元末明初社会个案考察[D].暨南大学,2004.

猜你喜欢
高古倪瓒小楷
且有“蜗居”,梦不荒芜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图说书法(155)
乐高古古治的冒险之旅
高古玉,市场王者始归来
元末画家:洁癖是—种生活方式
小小书法家
张建书法艺术
浅谈文征明小楷书风的形成
被冷落的高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