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缺少系统的指导方法,是阻碍小学教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症结所在。要改变写作指导方法,提高写作能力,笔者觉得:首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练胆量-建兴趣-说内容,用三个环节逐步建立想写的基础。其次,鼓励学生积累语言,建立并充实 “知识库存”,让作文由“表达无力和平淡无奇”到“厚积薄发和有血有肉”。最后,通过“眼看,耳听,手动,思辩”四方面,让习作课堂上的学生众口异言,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文形态,为学生作文向更高层面的发展提供条件。总之,多元化习作思维指导训练,孕育了多样化的学生习作作品。教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关键词】作文教学 方法指导 树立信心 积累语言 充实知识库存 孕育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8-01
人常说:“滴水可穿石,铁棒能磨针。”在小学作文教学的习作指导中,我对这两句俚语有了异乎寻常的体味。同时,也在炼狱般的习作指导理念的转换中,真正感悟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至理境界。
记得那是一节作文讲评课,在我读完本班一位学生作文中:“我的小制作被送出了班级,送上了学校的大舞台”一句时,“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马欢同学共同的赞许。我,又一次体验了一个作文指导成功者的快乐感。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马欢的脸上腾起了一抹羞涩的红晕。这个平时爱说爱闹、聪明活泼的男孩子,三年来总是因为写不好作文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此刻,他飞快地用眼角瞟视了周围同学一眼,又偷偷抬头瞄了一眼微笑的我,不是很自然但却不乏满脸的得意洋洋。我知道,这孩子正沉浸在自己的成功里,激动着,快乐着……
提起给马欢同学指导作文的过程,我仿佛经历了炼狱般的教学历程。那艰苦漫长的四年磨砺,见证了我和马欢同学共同的成长历程。
记得那是三年前的一节作文课,马欢同学就给了我这个有着近二十个春秋作文指导经验的老教师一个下马威——整整两节作文课,尽管我讲得津津乐道,举例妙趣横生,可他愣是没有从他那聪明的脑瓜里给我挤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在一番怒气冲冲过后,我静心反思自己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之路。渐渐的,我觉得自己的习作指导,不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也缺少系统的指导方法。而且离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的新课标要求相距甚远。而上好习作课,写好作文,教给学生表达方法则是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语文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决定,尝试习作指导从改变马欢同学开始。
首先,从树立马欢同学的自信心入手。马欢同学在写作文时,不是觉得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吗?那就让他先找到下手的胆量——从建立兴趣开始吧。
一节习作课上,我用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夹杂着本地方言,借助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一次惊险的树上摘杏的经历。在同学们兴趣盎然之际,我鼓励跃跃欲试的几名同学分别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惊险经历,然后小组互说,互听。接着我让马欢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经历。在别别扭扭、结结巴巴的讲述中,他用不足三句话讲完了自己从爸爸兜里掏钱买小皮球后挨打的经过。对于他蹩脚的讲述,我让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给予了肯定,并告诉他,他说的这些话,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果然,这次作文,他有了极大的进步。
锻炼胆量初步有了成效,他的信心建立了。我心中有了一丝窃喜!
接下来凡是有习作的课堂,我都尝试这种“练胆”之法。终于有一次,马欢自己举手上了讲台。至此,包括马欢在内怕写作文的同学,在习作课中,胆儿大了,敢说了。
因为有了说的内容做写的基础,学生对写作建立了自信。然而,面对马欢等同学寥寥数语的作文,我仿佛面对一个四肢健全但缺血少肉的病人。我拎在手中的红笔就是久久无法作出恰当的评判。我发现信心与兴趣替代不了内容的具体形象。思之再三,我恍然大悟,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习作的表达无力和平淡无奇,是缺少建筑作文的砖瓦——词句等库存材料的匮乏所造成的。于是,帮助学生注重积累,运用积累成为我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二个必经之路。
怎样才能使学生日积月累,从而做到厚积薄发呢?除了让学生识记生字,新词,练习说话写话,阅读范文经典外,我也没有忘记传统的教学法宝,鼓励学生积累语言,让每个同学尝试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在班级积累“我的知识库存”评比活动中,学生的积累少到多半本,多到三四本,积累意识初现端倪。就连马欢也在评比中以两本的积累量获得小组“积累小博士”称号。随着奖品的颁发和积累习惯的养成,“我的积累”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变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各种课内外知识的积累已在我班蔚然成风。
怎样引导学生将积累在习作中恰当运用,从而使作文有血有肉,具体生动呢?我尝试了好多方法,但最终选择了“鼓励成功法”。我从每本作文的字里行间,结构,谋篇等各方面圈出恰当词语,划出优美句子,遴选传神段落 ,评选精彩内容,让每个学生的作文中,或一个词,或一句话,或一个段落,或一个故事,均成为受到表扬与鼓励的因素,彰显各自成功的亮点。当学生享受自己某方面的成功之际,激发他们自发的运用积累,书写优美作文的冲动和自觉运用的习惯,已经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潜意识里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积累习惯,学生习作的进步就在悄然当中有了明显改变。
习作能写具体了,句子也写得优美了,但是大多数同学写出的作文,内容相近,结构雷同。内容大多不是源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编造,抄袭,模仿,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成为学生习作中的通病。这虽不是大毛病,但直接制约着学生作文向更高层面的发展。特别像马欢同学的作文,几乎篇篇如此,没有一丝一毫初露“尖尖角”的痕迹。这使我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作文思维与能力,是摆在眼前的又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经过反复摸索,在研读了新课标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要求之后,我确定了创造培养四方法,既:眼看,耳听,手动,思辩。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感官去细心体味,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真思考,去发现周围不一样的事物以及其细微的变化,然后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说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于是,学生的日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学生习作中恰如其分的用词,妙趣横生的故事和生动传神的精彩片段成了我作文讲评课堂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众口异言更是习作课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多元化习作思维指导训练,孕育了多样化的学生习作作品。习作,这一语文教学中最艰苦的教学环节,在经历了与马欢同学三年的共同历练与成长之后,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我班以马欢为代表的大多数同学的习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的作文课因此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堂。
作者简介:
杨正峰,回族,47岁,小学一级教师,任职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香水镇惠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