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照

2017-02-04 02:59袁亚敏
福建茶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茶经茶学互文

袁亚敏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探究《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照

袁亚敏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续茶经》是一部经典的茶学著作,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以及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研究《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观照,是翻译领域与茶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续茶经》;翻译;互文关照

0 引言

在中国茶文化日渐繁荣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中国茶文化以及茶文化典籍的研究也更加热切,在这样背景下,很多著名的茶学经典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版本,在世界上流通。其中以《续茶经》为代表,在翻译《续茶经》的过程中,互文观照的翻译是相对较难的,既要将这种特殊的句式翻译出来,又要将内涵上的意思准确的表达,对于翻译者的专业素养是一种相当大的考验。但是作为新时期的茶学翻译者来说,具备这样的素质是必须的。下文就对此进行几点浅论。

1 《续茶经》翻译的具体价值

《续茶经》是现今为止整个茶文化作品体系中内容最全面、具有很强的体系的一部作品,所以在茶文化快速传播的今天,如果能够将续茶经进行体系化翻译,将书中的内容和内涵全部的展示出来,这样不仅使得茶文化能够跨越语言文化进行传播,还能够使得大众能够更全面的了解茶文化。可见,《续茶经》翻译是具有一定的价值。

首先,对《续茶经》这个作品进行翻译,能够将茶文化所形成的体系进行良好的传承,因为《续茶经》是茶文化能够进行良好传播的有效载体,在《续茶经》中不仅包括一些茶文化的内容,还包括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可以说《续茶经》是一个茶文化体系的缩略版。所以使用语言对《续茶经》进行翻译能够促进茶文化更加广泛的传播。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随着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丰富,一个良好的作品是这些文化进行深层次交流的有效载体和支柱。

其次,将《续茶经》这个作品翻译之后,能够将书中的一些信息传递到更多的地区,使得茶文化能够在一个广泛的空间中进行传播,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过程,进而茶文化能够在不断的传播中进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在传播的时候,传播的形式也在发生改变,不再是传统的茶文化内容的传播,而是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不仅要对文化内容进行传播,还要其内容中蕴含的内涵进行传播。《续茶经》作为我国茶文化体系中一个最完善的作品,在传播到国外之后,一定会与国外的茶文化之间相磨合进而相融合,使得《续茶经》中的文化内涵能够被完美的展示出来,实现创新的目的。

最后,对《续茶经》进行翻译也是我国茶文化体系内容的一个有效传播手段,使得茶文化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使得茶文化中所具有的传统的文化魅力能够被有效的传承。在目前我国茶文化传播的现状来看,缺乏一定的传播载体来对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就应该寻找合适的载体进行茶文化的传播,《续茶经》就是一个有利的载体。《续茶经》的有效翻译能够提高续茶经的这个载体的功能,使得不同的语言体系的人也能够对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内涵进行良好的掌握。选择合适的翻译理论将《续茶经》进行有效翻译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2 翻译中的互文关照理论阐述

翻译是为了消除人们在语言上存在的一些差异性而衍生出来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在语言上进行一些理论和技巧的使用,使得不同语言体系下的人们能够进行沟通,进而使得不同语言体系下的人们能够进行文化的交流,使得每一个体系之间能够进行交流互动。互文性是最常用的一种翻译理论,在多数的翻译活动中都会选择互文性,这个互文性的翻译理论能够将很多的内涵展示出来。首先在应用这个理论之后,能够将结构主义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进行良好的展现,这也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其次这个理论也是对后现代主义中的一些传统进行阐明的过程。最后,互文性这种翻译理论在实际翻译时,强调的是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自身。在翻译活动中互文关照理论能够符合翻译活动的要求,进而互文关照理论能够成为一个常用的理论,将其具有的全面有效性进行良好的传承和展示。

互文关照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常用的翻译理论,主要是因为互文关照理论中对原著的理解。因为互文关照理论认为,虽然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下文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只要遵循着文本的含义进行翻译之后,文本的内容不变,只是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已。语言不同并不影响文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翻译活动不能够没有事实依据就开始着手,所以在进翻译活动时,想要能够取得一个体系的翻译成果,还是需要对一些与原文相关的素材进行理解和认识,只有将原文中的素材进行体系化的理解之后,在对原文进行翻译也就会比较有体系化。互文关照理论也是一个翻译体系,在这个翻译体系中认为所有的文本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有些是展示在表面,有一些却是体现在内在,在互文关照理论有一个良好的理解之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联系也就会显得很清晰,进而抓住这种关联性对文本进行更加清晰的认识。在翻译中实际应用互文关照理论时,应该对翻译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词汇进行辨识,进而能够将这些词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文本的更好关联。

在开展对《续茶经》的翻译活动时,想要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全面完整的表述,一定离不开体系化的翻译,这就需要对一些与茶经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认真的学习和了解,进而能够对整个茶经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相关的内容有一个很好的理解,根据茶经的的作品风格开始《续茶经》的翻译。这时候《茶经》以及一些其他的相关作品就会成为《续茶经》的关联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素材是《续茶经》翻译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对《续茶经》的翻译产生巨大的影响。

3 《续茶经》翻译的互文关照理论应用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传统的单一性质转变为现在的多元性质,而多元文化的成熟带动文化之间更加深层次的交流和传播,茶文化作品作为茶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具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茶文化进行传播时,应该结合相应的传播思路使得茶文化能够被传播的更加广泛。在对《续茶经》进行翻译时,应该将互文关照理论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得《续茶经》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能够被展示出来。在《续茶经》的翻译中使用互文关照理论的主要思路是:

首先,是对作品名称上的翻译要应用到互文关照理论,如,针对续茶经可以翻译成Sequel to the Classic Of Tea,这其中Classic是对经的翻译,与茶经的翻译中经的翻译相同,这样既可以体现出翻译者在翻译时对茶经这个作品的理解,还能够体现出续茶经也同茶经一般是关于茶文化的一个作品。续茶经的翻译名称中有一个Sequel表示的是接着连续的含义,这个单词不仅能够将茶经与续茶经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还能够使得读者清晰了解这两部茶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能够感到到茶文化的这种不断的传递和延续性。

其次,是从茶经翻译作品中的目录章节的名称上要应用到互文关照理论。因为目录是整本书的一个概括,而每一个章节就是整本书的框架,章节的名称也体现着整本书的内容,所以一本书的目录是这本书的一个理论体系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灵魂核心。想要快速的了解一本中的内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了解该书的章节名称,在对茶经和续茶经进行仔细阅读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续茶经这个作品是对茶经这个作品的一种传承和沿袭,在其章节的写法和名称上都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在对续茶经进行翻译时,结合互文关照理论,进行体系化的翻译中,应该将茶经作为续茶经翻译的主要关联作品,结合茶经的翻译内容对续茶经进行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够感受到续茶经与茶经之间存在的联系,还能够感受到续茶经的创新表现。

最后,在对续茶经中引文的翻译时,也应该应用互文关照理论。因为续茶经是一本对茶文化内容进行梳理的作品,其中引用了很多朝代中的茶文化内容,作为一个聚集多种茶文化内容的作品,在对其翻译时,不仅要考虑翻译之后所产生的效果,还应该将原文被引用之前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情感,使得翻译之后的引用内容不会发生改变。在实际的翻译中,针对一些地域词汇以及专业术语的理解,一方面不仅要对原本词汇的含义进行把握,还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使得翻译的内容能够与原文相对应;另一方面还需要按照原文的意思将其进行翻译,这个过程中可以将词汇的字面含义进行忽略,只要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文章的内涵之后才算是达成翻译的目的。

中西方茶文化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存在差异性,在进行茶文化词语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被这种语言差异所限制,为茶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羌胡翻译对策的运用,保障翻译的准确性就显得更加必要。

4 结语

茶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代每一位中国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随着茶文化在世界影响力的增加,茶文化与茶学典籍也为更多人所关注。在世界各国都有专门研究茶文化的学者和翻译者,他们为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自然拥有很多茶学经典著作,以及浓郁的茶文化。在研究茶学典籍与茶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著作也是世界各国学者争相演技的热点。本文以《续茶经》为例,对其中互文观照的翻译对策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中国的文化极为深厚,翻译者也需要更加积极和深入研究茶文化内涵,掌握相关的翻译对策,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促进世界茶文化的交流。

[1]都焕梅.《茶经》英译和茶文化传播分析[J].福建茶叶.2016(10):382-383.

[2]罗海鹏.从《茶经》的翻译中感悟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J].福建茶叶.2016(10):337-338.

[3]任迎春.《茶经》中茶文化的英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10):353-354.

[4]郭华东,乔亮.《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研究[J].福建茶叶.2017(1):316.

[5]鲁利萍.《茶经》中的文化内涵及其英译得失[J].福建茶叶.2016(2):215-216.

袁亚敏(1984-),女,河南叶县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茶经茶学互文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
兴趣教学法在《茶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