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翀
(武汉商学院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56)
魏晋时期茶文化浅议
郭翀
(武汉商学院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56)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诞生于中国而盛行于世界。一般认为中国茶文化成于魏晋时期,这个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其绝无仅有的特点。下文以有关古籍史料为基础,浅议魏晋时期中国茶文化发展特点及影响。
魏晋;茶;文化
从中国历史时期看,魏晋是从曹魏建国(公元220年)开始,至东晋灭亡(公元420年)结束。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政治政权更替频繁,阶级关系复杂;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南方经济发展较快;民族交流增强,多民族相互融合;思想自由开放,儒佛道相互影响。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诞生于中国而盛行于世界。但作为一个概念,茶文化蓬勃发展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可概括为:起于神农,成于魏晋,兴于唐宋。魏晋作为茶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特殊的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民族构成、文化思想等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下文将以《晋书》、《世说新语》、《茶经》等有关古籍史料为基础,浅议魏晋时期中国茶文化发展特点及影响。
茶的产生虽然很早,但“茶”字出现的比较晚。《神农本草》记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段关于“茶起源于神农”的史料中,“茶”当时写作“荼”;秦汉时期的《尔雅·释木》云:“槚,苦荼”,《尔雅·释木》“荼,苦菜”,后来郭璞(晋)对《尔雅》进行注解时认为: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这里不仅说明了茶的特性特征,更进一步交代了“茶”在魏晋时期的称呼。所以,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其名(指茶),一名荼、二曰槚、三曰蔎、四日茗、五日荈”。
清代语言学家郝懿行谈到“茶”与“荼”的渊源时,解释到:“茶”字在唐朝之前都写作“荼”,因为陆羽在著《茶经》时将“荼”字少写了一笔,字体变成了“茶”并沿用下来,以致于人们只知道“茶”而不知道“荼”了。《正字通》引《魏了翁集》云:“茶之识,其字为荼,如春秋齐荼,《汉志》荼陵之类,陆羽、卢仝以后遂易荼为茶。”据此,前朝研究者认为“茶”字到了唐朝才出现,且从大量文献可推断“茶”字在当时已经基本确定并统一其他称呼。
综上,魏晋时期,“茶”字还未出现,有关史料记载对“茶”的用字为“荼、槚、蔎、茗、荈”其中之一。但为便于文字处理,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下文引用古籍时,会将“荼”处理为“茶”。
茶史专家朱自振在《茶史初探》中谈到:虽然中国种茶、品茶的历史很长,但根据有据可查的文献记载看来,直到魏晋时期,随着茶叶文化与社会生活进一步融合、影响,才初步显示并构建出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及系统。结合有关古籍的记载,魏晋时期茶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茶作为饮品主要盛行于南方,北方少见
《世说新语·纰漏》有段关于任瞻的记载可以看出饮茶的风气并未流行于北方: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自过江,便失志。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北朝文士任瞻,随晋室南渡后,王戎在南京请了一帮早先南渡而来的名人,给他举办一场招待会。一入席就端上茶饮,任瞻不知茶为何物,便问:“此为茶,为茗?”“是热的还是冷的?”闹了笑话。说明当时的北方鲜有饮茶现象,茶饮品主要盛行于南方。
任瞻的外行不是个别现象,据记载,“王蒙好喝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昔日有水厄’”东晋的司徒长王蒙尤其喜爱茶,客人来时也会上茶。当时,北方士大夫中还没有习气于喝茶的习惯,因而当他们要去王蒙家时,就戏称要遭受“水灾”。
《世说新语·轻诋》中还记载:褚太傅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亭中。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敕左右多与茗汁,少着粽,汁尽辄益,使终不得食。因为北方少饮茶,太傅褚季野刚到江南时,曾遭吴地的豪门大族以“灌茶”戏弄。
通过上述几段文献古籍记载,可以看出在魏晋时期茶作为饮品主要盛行在南方,在宴席上南方名流雅士经常品茶;而北方却很少饮用茶水,也不了解茶的相关文化,所以不懂饮茶、不好品茶、甚至畏惧茶饮。
2.2 饮茶成为养廉的手段,流行于上层士人群体
魏晋时期上流豪门大族在吃穿住行上互相攀比,极度奢靡。《世说新语·汰侈》曾记载:“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蒸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之属,无不毕备”;“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以王武子、石崇为代表的士人在生活中讲究排场、追求创新、奢侈浪费,有不好的社会影响。当上层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发现了其危害后,提出了“养廉”问题。于是在饮品上,以茶为宴、以茶待客成为不少士人的风尚和习俗。
《晋中兴书》记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纳兄子俶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荼果而已,遂陈盛撰,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移吾素业?”吴兴太守陆纳,当谢安将军拜访他时,他只拿茶果招待,而他的侄儿陆俶觉得寒酸了,便准备了美味佳肴。事后,崇尚“素业”的陆纳惩罚了陆俶。
与陆纳同时将茶视为俭行的还有桓温。他是东晋著名权将,娶南康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晋书》有段关于他喜茶的记载:“温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己。”桓温任扬州太守时常以茶代酒,宴请客人,以示“清廉”。
另记载,一次陆纳问桓温曰:“公致醉可饮几酒?食肉多少?”温曰:“年大来饮三升便醉,白肉不过十脔。卿复云何?”纳曰:“素不能饮,止可二升,肉亦不足言。”由此可知二人饮茶并非自视清高,而是倡导节俭。据《搜神后记》记载,受桓温的影响,他身边的一位将士每次能饮茶一斛二斗。从此,以茶示廉、以茶养廉在上层士人群体中开始流传。
2.3 魏晋茶文化的形成受当时儒佛道思想影响
儒教作为主流思想被统治阶级推崇,而茶所蕴含的清淡廉洁、节俭朴实的内涵真好符合了统治阶层的需要。上文所提的桓温、陆纳正是代表。
佛教要求修行者禅定入静,而茶能提神醒脑,促进消耗,于是饮茶之风在僧人中流传开来,如:东晋名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认为喝茶可以长寿;《晋书·艺术传》记载了敦煌僧人单道开在寺内坐禅修行时因喝茶而不畏寒暑,昼夜不卧的事情;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释道该说》一文:“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台真在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佛教在当时影响很大,佛教徒对茶的推崇推动了茶文化形成。
道家追求“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他们很早认识到茶对身体有益,在《云籍七签·服气绝粒》记载:“若要汤药、杏仁、姜、蜜及好蜀茶无妨,力未圆可以调助”;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这都反映了道教饮茶可助成仙的认识,影响了上流阶层,尤其是南方士人对茶的偏爱。
魏晋时期,茶文化得到初步发展,一方面自然而然融入了当时各类宗教思想文化,丰富了茶自身的内涵;另一方面作为儒佛道精神的一种承载手段,进一步传播了当时统治者、士人、僧人等品德情操。
2.4 茶作为审美对象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茶文化的形成与其本身具有的功效、价值分不开。茶在神农时期,被当作药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又认识到它更多的功能,可促进胃肠消化、安神解毒、滋润咽喉,根据西汉王褒的《僮约》的记载,可见当时还出现了茶具;而到了魏晋茶本体作为审美,出现了诗作中。当时出现了杜育以茶为主题的茶赋——《荈赋》,作为一首四六骈文,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文采介绍了种茶、茶、泡茶等一系列茶事,被誉为“中国茶文学真正的开山之作”;左思在《娇女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调皮可爱的小女孩模仿大人对嘴吹炉火,盼望早点煮好茶水解渴的神态;另外还有鲍昭妹令晖的《青茗赋》、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孙楚的《出歌》等。
魏晋时期的人们已对种茶、采茶、饮茶及茶的功能等方面有了初步认识,这个时期的茶诗表现了当时人对茶和茶饮的认识,语言清丽简明,对茶文学的形成发展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魏晋时期的茶受到了上层世人、儒佛道者、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与茶功能内涵相互作用下,中国茶文化得以萌芽与发展。魏晋时期的茶文化不仅展示了当时优秀的精神思想,还为唐朝茶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
[1]朱自振,茶史初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陆羽,茶经[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郭 翀(1981-),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