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中英茶文化对比与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张丽丽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茶文化做为中华文化中的较为重要的一种传统文化,在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茶叶才从中国开始逐渐流入英国,并一度受到英国上层贵族和阶级的青睐,成为顶级的奢侈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也在英国逐渐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中,成为居民的日常消费品。中英两国不同的茶文化折射出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本文将对比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并从对比中发现文化偏重,将这些发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进而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和了解英国的文化,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茶文化;对比;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从有文字记载来看,人们只知道,在华夏时代,有一名叫神农氏的先祖,为了给部落的人治病,经常去深山老林里寻找具有医效的药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为后世人所称作“茶叶”的树叶。因此从这则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我国早在5、6千年前就已经认识了茶叶,并对茶叶进行了利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向来有以书写史的优良传统,我国最早关于“茶”字的记载是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形成的《尔雅》这一本书,而我国第一部以茶叶作为主体完成的巨著是唐代著名作家陆羽,他也因这本关于茶学的巨著而被后人称为茶圣。随后的茶字也在我国许多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出现,比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以上是中国史书及诗词中关于茶的记载。
茶在我国古代一开始是作为药用的,但随着人们对茶的特性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们也开始慢慢地转为饮用。我国最早开始将茶作为饮用品的是秦汉时代,那个时候还不太流行,但已开始饮用,紧接着就到了两晋南北朝时代,人们开始了普遍的饮茶之风,上到达官贵族,下到黎民百姓,而且在这个时期,茶不仅仅只是作为饮用品了,它也被用来接待客人和祭祀用品,已经表现为一种情操和精神的手段,这时茶已经从物质功能转化为精神领域,并且在某些场合甚至取代了中国重要的酒文化了。到了唐朝,中华文化的影响发展到了顶峰时期,茶文化也在这一时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种植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大量的以种植茶叶为生计的佃农,然后就是佛教在中原地区的盛行,佛学文化中禁止饮酒,于是饮茶也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此外在我国历史上对茶文化的研究还包括茶叶的选择、煮茶所用的水的选择、煮茶容器的选择以及品茶所用的杯具的选择,因此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英国的茶文化相比于中国来说起步非常晚,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英国本土不适合种植茶叶。早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英国本土只饮用咖啡和洋酒,茶对他们来说还是个未知的概念。英国人最先开始接触茶,是在大航海时代,由于茶叶具有药效功能,英国从事航海与贸易的水手和商人一开始把茶叶当做药物进行治疗虚弱、昏迷等症状。英国人真正把饮茶当做一种习惯的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这位王后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的茶文化,她喜欢饮茶,并把茶当做瘦身的工具,就连当时出嫁时的陪嫁物品中就有大量的中国茶叶和精致的饮茶设施,由于这位王后对中国茶的如此青睐,使得当时的英国贵族相继模仿,推动了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当然这一时间内,茶也仅仅是在贵族世家流行,底层百姓还没有经济实力去消费这等奢侈品,这一点与中国当初的茶文化的出现不同,由于中国种植茶叶的区域和规模较大,无论上层达官贵族还是下层黎民百姓,均可以对茶这一大众化物品进行消费。
18世纪初英国完成了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进的政治制度使得英国迅速变成了海洋强国,。英国不再通过荷兰、葡萄牙来购买中国的茶叶,而是与中国直接展开贸易,进口茶叶。随着中国茶业大量的进入英国,茶叶的价位也随之降了下来,茶也开始在普通家庭中流行开来,并慢慢成为日常的消费品,英国的茶文化也开始逐渐形成。
英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的大生产代替了大量的手工劳动,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每天做着大量的高强度工作,又不能得到充足的睡眠,于是工厂为了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就让工人在休息的时间内饮用大量的茶水,进而起到提神醒脑、舒缓身心、降压缓解的作用,这同时也刺激了英国对茶叶的高需求。茶在英国经历了4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具有英伦特色的英国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与英国的茶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极具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与在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相关,而英国茶文化极具现代气息,这也与它形成的时间短相关。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3.1 物质方面
中英茶文化物质方面的对比,也是最为显现的对比,主要是指茶叶、茶具等方面的对比。首先是茶叶,由于茶文化发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种类也有着详细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红、绿、白、黄、青、黑六大茶类,各种不同的茶,喝法也不太一样,并且有着不同的口感与效果。而英国茶文化中主打的是红茶,这也与当时茶引入英国的背景有关。红茶在我国的主产地是岭南与福建地区,而当时与英国人率先进行贸易交往的就是上述这些地区,再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得红茶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流行。然后就是茶具,在中国茶文化中,有些爱茶者对茶具的偏爱甚至超过了茶叶,爱茶者对茶具的选择甚为讲究,,从材质、色泽、图案等各个方面进行考究,而且不同种类的茶叶也需要搭配不同的茶具,这样才能充分享受茶的味道。英国从最初开始接触茶时,适用大部分茶具都是比较精致高贵的金属容器,这也与当时只有贵族才能饮用的背景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人的饮茶之风开始兴起之后,也出现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茶具,尤其是到了18世纪末瓷器的出现,使得英国出现了一档比较高贵的茶具。
3.2 精神方面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精神,而茶文化在其发展的进程中融入了众多的价值信念与审美意识,形成了不同区域茶文化的独特内涵。在中国,佛、儒、道三家文化均或多或少的融入了茶文化中。道家崇尚自然,讲究无为而治,以至于达到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境界,而饮茶最能让人感动超然物外,心旷神怡。而儒家作为中华文化的正统,延续了几千年,虽然儒家主张消极态世,但在古代,中国的文人志士无不怀着“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坚定信念,既然无法施展抱负,那就不如归隐山林、游山玩水、饮茶作诗的清修生活。茶文化在佛家中则表现得更为重要,佛门有“戒酒”的禁令,也使得茶成为了佛门的待客之道。此外茶文化在中国也是雅俗共赏的,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是茶文化的积极推动者,而且在当金庸先生代表众多武侠小说中茶馆往往是打探江湖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在精神内涵方面相当丰富。
英国茶文化由于形成较晚,再加上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英国人的饮茶方式给人一种独立、优雅的气息。在英国参加茶会是非常有讲究的,男性必须身穿燕尾服;而女士则要身穿长袍、并配戴帽子,以显得从容大方。即使是女士在家与朋友喝下午茶,也必须穿着整洁,她们有时甚至会特意去布置周围的场景,并放着悠扬的古典音乐,以显示主人、戴着黑色的帽子并手持一把雨伞,就像卓别林所演的幽默电影的打扮一样,以显得稳重得体对客人的重视与尊重。英国的茶文化包含着英国人的高贵优雅精神,这与他们民族自身的优越感有关。因此、英国的茶文化有着区别于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精神内涵。
众所周知,精确地掌握一门语言必须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英语作为当今世界较为流行的语言,掌握好英语对个人以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当代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如何更好的让学生们学习英语并熟练掌握呢?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英语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而茶文化作为中国古老的一种文化,又在近代传入了英国并形成了独特的英国本土茶文化,这两者之间存在很深的渊源,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从这个角度分析学习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4.1 从单词语义角度分析进行教学
从单词语义角度分析应该是现在英语教学的主流做法,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向来重视单词的教学,因此从单词语义角度分析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掌握相关内容。比如大家都知道,英语词组“black tea”依据字面意思进行相应的汉语翻译得到的就是“黑茶”的意思,但是真正的含义是指“红茶”。这一简单的差异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进而主动地去了解英国的相关茶文化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4.2 从研究生活习惯进行教学
每个国家的生活习惯都不相同。了解一国的生活习惯对学习一国的语言的至关重要。由于中英两国饮茶习惯不相同,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这一习惯的差异,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可以借助投影设备播放视频或者照片进行分析解答,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掌握两者的差异,进而更好地学习英语。
4.3 从文学影视作品分析进行教学
在英国有不少文学和电影中都涉及到了茶文化的描述,这也体现了英国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与推崇。在有的作品中,对英国的下午茶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们进行即兴模仿,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临场发挥能力,进而寓教于乐,既能使学生了解英国文化,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必须先让学习者了解相应的文化。本文通过分析中英两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进行相关对比研究,希望能借此推动以后英语教学内容的改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探索,进而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扩宽自己的视野,促进自身的发展。
[1]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D].湖北工业大学,2010.
[2]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31):202-203.
[3]贾清艳.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福建茶叶,2016(7):333-334.
[4]孔维.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背景下开展英语教学的具体思路[J].福建茶叶,2016(2):178-179.
[5]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220-220.
张丽丽(1983-),女,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