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摘 要:新会计制度实行后,有效提升了高校的管理质量。相对于传统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能对于高校的资产计算的更为清楚,能更好的评估高校资产的价值;让账目更加的清晰,也与实际情况更为符合;账户的设立也更具备科学性,大大提升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新会计制度与“营改增”制度实行后,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在适应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主要就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探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107
0 引言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质量,国家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中重新制定了高校中各种事项及经济业务,就会计确认、记录和计量等问题作出细致的规定。有效提升了高校财政的管理质量,保证了高校财政信息的真实和有效。这些细节的更改将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会计核算。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高校会计核算常常会因为无法适应新会计制度而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会计核算的质量。
1 新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会计核算的优势
1.1 更为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资产情况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通用设备的价值标准设定为500元,专用设备的价值标准设定为800元。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如此,便限定了高校对于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的采购,而且不能有效的在账面上体现出高校的无形资产。新会计制度在这两方面都作出很好的改进。首先,它将通用设备和专业设备的价值标准分别提升到1000元和1500元。其次,它增加了高校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需要摊销无形资产,通过设置“累积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让无形资产以“虚提”的方式呈现在账面上。让高校的资产情况得到能够更清晰、更真实的呈现在账面上。
1.2 对财政支出项目的管理更加细致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支出项目主要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每一个支出项目都非常的广泛,都可以再细分出更为具体的项目,如教育管理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科研项目支出等。如果只是生硬的将这些支出项目细分,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并且得到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精准的。新会计制度在传统会计制度中的支出项目上增加了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等。在细化支出项目的同时,在平时的核算工作中就能够完成原始凭证的分类工作,有效提升了会计核算的效率、清晰度与科学性。同时,新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会更高,会更加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度与细致度。
1.3 能更为清楚的反映账目收支情况
传统会计制度中,一直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当收入与支出并不在同一时间点,就很难反映出当时收支的真实情况。新会计制度则在部分经济项目中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度,与收付实现的方式联合使用,及时并真实的反映出各个期间收入与支出的详细情况。
1.4 账户的设计更为科学
传统的会计制度中,基本账户与基建账户是独立分开的,并且基建账户是不能合并到基本账户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这样的账户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预算体制。在新会计制度中,将高校会计中的基建账户并入到基本账户中,规范了资金的核算,从基本账面上边可以了解高校的财政情况,而不需要再另外审核基建账户。
2 新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会计核算的问题所在
2.1 高校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素质不够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高校会计核算并不需要非常专业的会计人员,大多数会计人员只需要了解基本的会计原理知识,并且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即可。对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仅限于自己的业务,对于其他相关的财务业务或信息并不关心。但新会计制度是基于当前已经普遍使用的计算机技术,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专业的会计知识及相关的网络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巧,才能够适应新会计制度的人才要求。
2.2 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够全面
尽管上文中说到新会计制度能更为真实的反映高校资产情况,但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仍然存在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固定资产庞杂,入库的时间也是不统一的。加上传统会计制度实行期间,固定资产是不用计提折旧的,所以就其剩余价值和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计算,进而影响到新会计制度实行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2.3 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及时完善
随着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业务重视会计核算,轻视相关监督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好转。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1)会计核算人员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发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但对于发票的真实性则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2)伴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资金收入的方式也开始变得各种各样,尤其是一些创收项目也开始增多。但这一部分的收入并没有纳入高校的预算中,自然也就不在会计核算的范围内,继而影响了对高校财务情况的判断。
2.4 “营改增”加大了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的制度实行以来,高校中的一些项目也纳入“营改增”的范围内,其中这些项目有技术转让服务、研发服务和技术咨询类服务。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增收范围和计税方式存在很多不同,并且申报的流程复杂等原因,无形中加大了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尽管如此,在“营改增”制度实行后,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重复纳税,让高校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自我发展与教学研究。
3 有效改善新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
3.1 注重提升高校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在挑选会计核算人员方面,学校应该更注重具备足够计算机技巧和专业知识的会计人才。对已有的会计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及对计算机的使用。同时,高校的会计核算人员要注重自我提升,包括自我职业道德的培养,对相关业务的了解,注重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
3.2 制定出合理的计提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方式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高校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计提方式能帮助提升这些资产的使用率,保证高校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度。财政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应共同合作,清算好学校的固定资产,并对不同种类的资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后可邀请资产评估专家对高校已经使用的固定资产评估其剩余价值和使用年限,以方便计提折旧。如果需要购置其他固定资产,应该按照不同类别分别制定有效的折旧标准、年限等。而无形资产也应该按照不同的类别制定摊销的标准和年限。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客观的反映出高校资产的价值。
3.3 注重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
高校在制定并完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时,应符合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且要注重引进新时期的工作理念,适应新会计制度及新环境。注重高校财务审计队伍的专业度,逐步完善高校内部的审计制度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防止出现舞弊或财政错误。高校财务还应重视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保证会计核算人员具备足够分辨原始凭证的能力,杜绝虚假发票入账。对于高校创收项目的增加,高校应该将其归入到高校的预算中,并对其支出进行分类与细化,保证收入与支出始终保持平衡。
3.4 善于利用“营改增”的影响
“营改增”是税制改革的必然现象,因此高校领导要应顺应税制改革,合理利用“营改增”带来的正面影响。培训高校会计人员关于“营改增”的相关知识,加大会计人员对其了解。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按照新会计制度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关于增值税账目核算的要求,保证增值税核算工作的全面、客观、真实。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增值税能够与进项税进行抵扣,所以对于这一块高校应派专人负责,严格管理。
4 结论
新会计制度有利于提升高校会计核算的质量,更加清晰呈现高校资产的价值与使用年限,进而提升其使用率,让高校的账目更加清晰,账户设计更加合理。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是会出现各种不足。高校应重视这些不足,注重建设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顺应“营改增”并合理利用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如此,才能在新会计制度的施行下更好的完成高校会计核算工作。
参考文献
[1]马英格.新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5,(22):44-45.
[2]张文洁.新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相关问题与对策浅析[J].商,2016,(16):174-175.
[3]佟怡伶,栾岚.论高校会计核算制度中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6):90-91,96.
[4]马维钊.论新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