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娟红 广西石埠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对微滤除菌技术提高乳品品质的思考
□ 宁娟红 广西石埠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微滤除菌技术在乳制品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热处理、微滤除菌技术+热处理以及微滤除菌技术三种方案处理乳制品,检测处理后样本的微生物含量及理化指标。对比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采用方案3处理乳制品,嗜热菌计数为82 CFU/g、芽孢计数为86 CFU/g、水分含量2.5%、脂肪含量1.0%、乳清蛋白氮指数(WPNI)含量6.8 mgN/g、乳化性77 ES/min。与其他两种处理方法相比,处理效果更好。结论:采用微滤除菌技术处理乳品,可有效提高乳品的质量。
微滤除菌技;牛奶;微生物检测;理化指标
1.1 材料与仪器
实验需准备材料如下:①准备营养琼脂培养基及新鲜牛奶;②准备乙醚、硝酸以及无水乙醇等作为分析纯;③准备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生化试剂。
实验需准备仪器如下:①UHT生产线、无菌操作台(DL-CJ-1N)、电子天平(JA2003N)、激光粒度分析仪。②离心机、分散机、培养箱、抽脂瓶。
1.2 方法
1.2.1 设计方案
共设计了3种实验方案。①方案1:将脱脂牛奶于75 ℃环境下低热处理15 s,后于55 ℃环境下浓缩。对浓缩后的物质进行干燥处理,使之形成粉末状,得到最终样本。②方案2:采用微滤方法处理脱脂牛奶,于75 ℃环境下低热处理15 s。将处理后所得物质蒸发、浓缩并进行干燥处理,使之形成粉末状。③方案3:采用微滤方法处理脱脂牛奶,不接受热处理,直接蒸发、浓缩并进行干燥处理,使之形成粉末状。
1.2.2 微生物处理方法
实验所参考的微生物处理标准如下:按照GB4789.2-2010及GB/T5413.3等标准,测量样本菌落总数、水分含量、芽孢计数及脂肪含量。
1.2.3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理化指标检测项目包括乳清蛋白氮指数及乳化性两种。检测方法分别如下。①乳清蛋白氮指数测定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取粉末状样本2 g+20 mL去离子水+8 g氯化钠至饱和。37 ℃水浴环境下保温30 min,过滤,收集滤液,取样本10 mL检测。②乳化性检测方法:取粉末状样本40 mL+10 mL大豆油,高速剪切1 min,取底部物质0.05 mL,加入0.1%SDS溶液,测定样本的乳化性。公式:ES=A×t/△ A。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三种方案下样本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嗜热菌及芽孢2种。(2)观察三种方案下样本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脂肪含量、WPNI含量及乳化性共4项指标。。
2.1 三种方案下样本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三种方案下样本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的观察发现:①未经处理的样本,嗜热菌计数为238 CFU/g,芽孢计数为226 CFU/g;②采用方案1检测所得结果:嗜热菌计数为120 CFU/g,芽孢计数为110 CFU/g;③采用方案2检测所得结果:嗜热菌计数为80 CFU/g,芽孢计数为81 CFU/g;④采用方案3检测所得结果:嗜热菌计数为82 CFU/g,芽孢计数为86 CFU/g。
2.2 三种方案下样本的理化指标
通过对三种方案下样本的理化指标的观察,得出如下结果。①方案1:样本水分含量1.8%、脂肪含量2.2%、WPNI含量6.1 mgN/g、乳化性67 ES/min。②方案2:样本水分含量3.8%、脂肪含量1.0%、WPNI含量6.6 mgN/g、乳化性72 ES/min。③方案3:样本水分含量2.5%、脂肪含量1.0%、WPNI含量6.8 mg N/g、乳化性77 ES/min。
对比三种方案下样本的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可以发现,采用方案1处理乳制品,水分含量、WPNI含量过低,乳化性低,脂肪含量过高。采用方案2处理乳制品,较方案1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国家食物卫生部门的要求,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牛奶中,脂肪球的颗粒较多,且直径多在0.1~22.0 μm,较细菌直径大,容易覆盖细菌,对牛奶的处理效果造成影响[2]。
微滤除菌技术要求首先采用微滤的方法处理牛奶,以将其中的微生物有效滤出。该技术下,氧化铝膜的直径为1.8 μm,与大部分脂肪球的直径相比,数值较小。经过滤后的牛奶,脂肪的含量会显著降低,由脂肪球所覆盖的微生物,同样能过被有效清除。采用上述方法对牛奶进行加工与处理,乳品的品质往往更高。本文研究发现,经微滤除菌技术处理的牛奶,嗜热菌计数为82 CFU/g、芽孢计数为86 CFU/g、水分含量2.5%、脂肪含量1.0%、WPNI含量6.8 mgN/g、乳化性77 ES/min。与其他两种处理方法相比,牛奶的微生物含量更低、营养更高,证实了该技术在提高乳品品质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采用微滤除菌技术处理乳制品,可有效降低乳制品内的微生物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乳制品的WPNI以及乳化性,对产品营养水平的提升以及品质的保证,具有重要价值。
[1]聂振泰,卢宜杏.高活力液体木瓜蛋白酶静态分离与动态除菌生产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7):124-129.
[2]孔凡丕,刘鹭,张书文.陶瓷膜微滤除菌技术提高超高温灭菌乳品质[J].农业工程学报,2012(17):26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