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芮含 天津塘沽一中 续晓宾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局
2017年山东省前三季度食品抽检结果分析及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分析
□ 朱芮含 天津塘沽一中 续晓宾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局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作,从田间到饭桌,每一道工序都要保证在监控之下,无论哪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我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也不断增加监督的力度,加大市场监督量。通过严格把控监督的各个关口,认真检测每个样品,及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产品及类型,做到进一步预防和控制。
数据来源
山东省2017年前三季度市场抽检样品信息汇总(政府各部门网站公布数据)。
表1 常见隐患问题及产品不合格率
统计术语
不合格率=不合格项目数/总不合格样品数×100%
结果
2017年山东省某地区前三季度共抽检6 8007批次样品,其中不合格样品2 235批次,不合格率3.286%,合格率96.71%。
分析
常见安全隐患问题及所占不合格率(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合格率最高的是苯甲酸,其不合格率高达9.02%;其次是铝的残留量,不合格率为8.70%;二氧化硫的不合格率为7.09%。大肠菌群、氟苯尼考、防腐剂加和系数、山梨酸、脱氢乙酸、甜蜜素、糖精钠、亚硝酸盐、氨基酸态氮、恩诺沙星等检验不合格率也较高,均大于2%;毒死蜱、标签、腐霉利、沙丁胺醇、苯并 等的不合格率也比较高在1%以上;二硝基呋喃代谢物、酒精度、克百威、塑化剂、谷氨酸钠、过氧化值、镉、水分、果糖和葡萄糖的不合格率较低,均低于1%。品质不合格指标中蛋白质的不合格率为8.38%;脂肪酸组成的不合格率为7.20%。因此在检验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监控。由表1也可以看出对于一些项目其实只对应一种产品,如脂肪酸组成只是对应于食用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毒死蜱、硝基呋喃代谢物、克百威只对应于食用农产品中;氨基酸态氮只存在于调味品中;苯并 存在于食用油中;酒精度只在酒类中具有不合格;果糖和葡萄糖的不合格只出现在蜂产品中;谷氨酸钠只在调味品的鸡精和味精中出现等。只有抓住这些关键的点国家在监督抽检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017年山东省前三季度抽检不合格种类占总不合格次数统计见表2。
由表2可知,在抽检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易出现问题的程度对产品进行有效监控,如蔬菜制品、食用农产品、豆制品、调味品、食用油以及淀粉制品不合格率就非常高,需要时时监控;对于一些抽检过程中不合格率较高的样品也需要特别注意,增强监控的力度;而对于那种不合格率不高的样品可以逐步减少监督的频率,如果在监控的过程中其不合格率在不断地降低那可以采取适时监督;在抽检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不合格率的样品可以不必进行监督或者不定期进行监督。这样既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又减少了工作量,避免了大量重复无效的工作。
表2 不合格产品报告分析
样品不合格的原因
第一,在食品添加剂中,①防腐剂具有防腐、抑菌的作用,但不规范使用和过量使用,可能会造成机体的损坏,甚至严重时造成致癌。但是其价格低廉但且效果好,尽管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一些危害,仍被一些不法商贩使用。②着色剂具有着色效果强、价格低廉、稳定性强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糕点、饮料的食品中,其缺点是天然色素价格高,人工合成的色素有些具有毒性。③甜味剂可以赋予食品的一定的甜度而深得一些食品厂家的喜爱,但是有些甜味剂具有一定的毒性甚至致癌性。④抗氧化剂是主要用来防止或者延缓食品变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但是过量使用也会给机体带来一定损坏。
第二,一些兽药、农药等的使用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动植物的生长速度等,为了这巨大的好处很多人会将食品安全问题置之不理。
第三,对于一些品质指标如腐竹中的蛋白质,腐竹是由大豆制成的,但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下,而腐竹中蛋白质的要求在45%左右,厂家为了减少成本很难达到需要的标准;谷氨酸钠具有增鲜的作用,在味精和鸡精中含量要求比较高,产品的不均匀或者一些加盐味精中盐的含量稍微高一点都会造成其不合格,这些关于品质方便的指标尽管对身体并无太大损坏,但是商家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食品安全生产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其责任意识薄弱,对食品安全法规理解掌握有限。
第五,国家在食品监管的过程中监督不够严格,处罚不到位,造成一些不法商贩投机取巧。
第六,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宣传没有达到相应的力度。
建议
①提高采样的针对性,对于不合格率较高的样品可以加大采样的力度,对于连续抽样均合格的样品可以适当减少抽样,进行不定期的监控,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达到监督效果。②根据一些不合格样品所对应的产品,对这些产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严格监督一些食用油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在芝麻油中加入一些豆油等行为。③加大处罚的力度,只有处罚加重了才会引起商家的注意和重视。④要充分利用分析的结果适时调整监督重点和监督项目。⑤对于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要进一步的规范,对抽样人员要进行有效的培训,保证在抽检环节食品不受污染。⑥规范检验流程,保证数据真实有效。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因此无论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尽可能地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同时,要对抽检结果进行时时跟踪分析,以便对于易出现不安全的食品和项目进行关键点控制,促进食品安全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本文主要分析2017年山东省三季度食品抽检结果,根据结果分析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握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针对这些关键点严格把控食品抽检过程并且对容易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预防和控制。根据抽检结果分析了解目前山东省食品的安全形势,发现其在监督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次根据2017年山东省前三季度所承担的68 007批次的抽检任务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出各类食品的不合格率,产品中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把握这些安全控制关键点。结果:68 007批次样品中不合格批次为2 235(不合格率为3.287%),合格率为96.7%。其中易产生安全问题的项目有苯甲酸、铝的残留量、二氧化硫、氟苯尼考、防腐剂加和系数、脱氢乙酸、甜蜜素、糖精钠、亚硝酸盐、恩诺沙星、毒死蜱、腐霉利、苯并 ,同时还有一些品质指标如蛋白质、脂肪酸组成、氨基酸态氮和标签。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吃到放心健康的食品是人民关心的重要事情。就目前而言,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存在“食不果腹”的忧患,但随着“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假鸭血”、“毒狗肉”、“敌敌畏”金华火腿等等事件的曝光,给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这种不安全和忧虑会造成百姓进一步的恐慌,恐慌也许会进一步扰乱社会秩序。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消除越来越多的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食品安全,毕竟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前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不局限于一个地方的问题、一个企业问题,而是一个地区的事情,甚至是关系全球居民健康的大问题。随着食品质量问题受重视程度的加大,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大食品检测的力度。通过对食品检测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时把握食品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