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阳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音乐美学观视域下的舞蹈“和”文化探究
席 阳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和”简单的说就是谐和,它是古代音乐美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范畴。本文从舞蹈的特点出发来具体论述舞蹈中“和”的因素及其对舞蹈的影响,通过“和”来推动舞蹈艺术整体发展,使其不断创新。
舞蹈;“和”文化;音乐美学观
古代的美学著作《乐记》中载:“乐为舞之心,舞为乐之容。”远古时期,舞蹈就是以“乐舞”来命名的,直至今日舞蹈仍是与音乐相结合。音乐与舞蹈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相伴而生的。舞蹈艺术是视觉上的肢体动作与听觉上的音响形态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是音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以“和”这一音乐美学理论在舞蹈艺术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们在劳作生活中产生的重复有规律的节奏动作,形成了最原始的舞蹈。可见舞蹈自起源时就有了音乐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节奏”,没有了节奏,舞蹈就不能称之为舞蹈,只能称之为动作,故“节奏”是构成舞蹈的重要音乐元素。所以要想实现舞蹈的“和”,首先需要舞蹈中的节奏与舞蹈音乐中的音响形态相谐和。舞蹈中的节奏不同于音乐中的节奏是音响上的,舞蹈中的节奏是一种无声的节奏,它体现在舞者用肢体动作所呈现出来的韵律上。所以在舞蹈的具体实践中,不能用三拍子的音乐来搭配二拍子的舞蹈,也不能用柔和舒缓的音乐来搭配热情﹑豪放的舞蹈。要使得音乐的音响形态与舞蹈内在的韵律相统一,才能达到舞蹈构成要素的谐和,实现舞蹈外部形态上的“和”。
《毛诗序》中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文字说明了音乐和舞蹈都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都能将人们的情感深刻表达出来。正因为舞蹈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所以在舞蹈实践中,需要舞者的情感与舞蹈所表达的情感相谐和。舞者要深刻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能只强调舞蹈中的技术性,而抛弃舞蹈中的情感性,没有思想和情感的舞蹈是空虚的,缺少了核心的灵魂。所以在舞蹈的具体实践中,不能一味的去炫技,用大量的跳﹑转﹑翻来构成舞蹈,这样的舞蹈只能算是技巧组合,不能称之为舞蹈艺术。
要想真正欣赏舞蹈的美,需要欣赏者自身情感与舞蹈艺术情感的谐和。现今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许多的舞蹈表演,从芭蕾舞剧到民间舞﹑古典舞,它们用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向欣赏者展示出一场视听艺术的盛宴,同时将内心情感传递给欣赏者。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去看一场演出,观看舞蹈表演既不能满足自己的饱腹之欲,同时又浪费时间和金钱。这些人是没有达到审美意识层面的人,他们追求的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而不是精神层面的富足。还有一类人虽去观看了舞蹈表演,在欣赏舞蹈表演中也表露出开心的样子,但只是空有其表,他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舞蹈传递出的情感,没有与舞蹈表演的艺术作品情感与自身情感产生共鸣,没有进入两者共同的情感世界,仍然停留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这也是乐不与人和的体现。只有欣赏者的情感与舞蹈艺术表达的情感相契,处在同一个思想情感中,达到乐与人和,欣赏者才能真正体会到舞蹈的美。
庄子的“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即能不受有形音响世界的束缚,达到了有形和无形的谐和,是音乐中的天人合一。同样在舞蹈中,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巫舞的形式来表达对天的敬畏,这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在现在的舞蹈实践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体现。以舞蹈大家杨丽萍的孔雀舞为例,她因表演孔雀舞成名,在她前后也不乏有众多的舞者来表演孔雀舞,但都不如她所呈现的活灵活现。现在只要一提到孔雀舞就想到杨丽萍,她成了这个舞蹈的代名词,好像这就是属于她的舞。因为在她的孔雀舞中,她将自己转化成了孔雀的形象,她不是在模拟孔雀形态的来进行表演,而是真正的在以一只孔雀的形态来表现孔雀的动态,达到了物我两忘境界。她将自己与舞蹈艺术融为一体,沉浸在舞蹈中。在现在的舞蹈实践中,我们常说舞者“不走心”,“不走心”就是指有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将自己与舞蹈艺术融为一体。所以需要舞者在舞蹈中摆脱其他因素的束缚,全身心的投入舞蹈之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和”是促进事物不断发展的对立因素的统一,“同”是相同事物的相加,要求“和”,而不能求“同”。所以要想使舞蹈艺术不断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当下,需要不断吸收各类元素来扩展舞蹈艺术。现今的舞蹈已经分为许多固定的类别,每种舞蹈都有特定的舞蹈内涵和动作技术要求,但仍需要不同的元素来相互融合促进。例如传统的芭蕾舞是典型的欧洲舞蹈,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民族芭蕾,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芭蕾舞剧《白毛女》,它基于芭蕾舞蹈的特点,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国古典﹑民间舞的因素,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所以在舞蹈艺术今后的发展中,不能局限于固有的形式风格,要勇与大胆吸收不同元素,来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使其更上一层楼。
[1]修海林.“和”——古代音乐审美的理想境界[J].文艺研究,1988(04).
[2]贺香沛.先秦时期“和”的音乐美学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06).
J6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