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秋如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关于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特性比较及融合的思考
苏秋如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在优秀的民族文化当中,声乐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艺术也一直在我国各门类的艺术形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讨论重点放在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特性比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上面,并且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特性比较;借鉴融合
作为一名声乐教学者,我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便是唱法问题,在我看来,不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还是西式的美声唱法,都是本族人民在长久的音乐修炼与提升过程中沉淀出来的精华,并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别,而是各有千秋。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相关经验,就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进行的深入剖析。
我国的民族唱法形式是非常丰富且多元化的,它是在我国56个民族的民族习惯以及民族语言上面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唱法继承的是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是每个民族艺术形式中的瑰宝。民族唱法最大的特点便是先动情﹑后发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语言基础也是意大利语,美声唱法所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美声唱法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的声音是非常流畅的,音域也是非常统一的,声音给人一种非常结实的感觉,并且具有非常强大的穿透力,演唱者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音量,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声唱法在歌唱的技巧和艺术风格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特点并未改变。
(一)发声
在发声的处理方式上面,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就在于,民族唱法的发声位置比较靠前,喉头下沉,位置平稳,可以自由调整声带,而美声唱法,喉头位置下沉会更深一些,对真假音高的比例要求也更加严格。
(二)音色
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二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人们的创作风格以及审美观念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因此,对于音色的要求必然有所不同。民族唱法在真声的基础上加入假声,这样会让音色听起来更加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而美声唱法,声门比较靠后,闭合会比较用力,声音给人带来的感觉是非常有弹性,并且有一种柔和之美。
(三)呼吸方式
众所周知,气韵是保持美好声音的最佳支撑,民族唱法,最佳的形容方式便是气沉丹田,丹田之气要求从小腹到口腔贯通,集中发出声音,这样声音会带给人一种非常明亮的感觉。美声唱法会要求把气吸到肺部的顶端,到胸腔扩张之后再进行演唱。
(四)共鸣腔
演唱歌曲必然会利用到人体内的共鸣腔,尤其是头腔共鸣。民族唱法主要在低音区和中音区演唱,更多的是使用真声。而美声唱法对于真假声的切换和比例运用的把控上面会更加科学且严格。
(五)咬字
二者在咬字上面的区别是非常显著的,个性非常鲜明。民族唱法要求舌尖音﹑舌团音以及清浊音都要分得很清楚,所以咬字会很清晰,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字正腔圆。而美声唱法发音还是以母音为主,有主有辅的发音方式,咬字更多集中在舌尖的前部,在保证共鸣的基础之上,做到音与字的统一。
要想真正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精髓融合在一起,那么首先我们就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几十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正在逐渐进入到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唱法早就不再满足于传统纯粹地演唱民间歌曲的狭窄范围了,我国的民族声乐在良好地继承了民族精髓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开始积极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能够独立代表国家特色的代表性声乐艺术了。其实,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风格方面是异中求同的,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着各自的地域特点。在演唱的方式上面也有着共通之处。都会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必须要保持一种非常积极且饱满的歌唱状态,都会对想象空间有所要求,声情并茂的忘我境界是最佳的状态。但是,不同地域的歌曲艺术还是会在唱法上面有所差异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二者进行融合,传统的民族唱法在近些年来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积极融入了美声的演唱方式以及发声技巧,民族唱法越发精进与科学,现阶段的民族声乐作品对演唱的要求越来越高,气息必须要更加结实,会追求胸腔和头腔的混合使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饱满的音色﹑具有强大穿透力的声音已经让我国的民族唱法逐渐实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式逐渐运用到民族唱法当中来,使得民族唱法更加生动且科学,突出了民族的风格和特色,民族唱法的韵味以及艺术效果也随之增色不少。相信随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进一步融合,我国的民族唱法会在保持自己原有民族发声特点的基础上,在音色方面更加得圆润明亮,而且宽松丰满,无论是在表现力还是在感染力方面会实现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美妙的歌声总是能够给人类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有着非常大的共同性的,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借鉴,逐渐形成一种新颖的民族声乐体系,这不仅不会使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丧失掉自己的独有风格,相反,这在提高我们演唱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能力方面是有着非常大的助益的,二者融合,中西合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信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必然会实现共同发展。
[1]吴燕.浅谈当代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J].艺术评鉴,2016(04):91-92.
[2]牛强.对我国美声唱法民族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0(02):114-116.
[3]刘凤.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与融合[J].艺术广角,2007(04):43-44.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