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 平,谷云飞,郭 顺,潘立群*
基于学生规模的不同教学方法在现代外科教育中的应用
竺 平1,2,谷云飞1,2,郭 顺1,潘立群1*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210046)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生的外科学教学任务将越来越依赖临床外科医生的参与。本文对传统的大组讲课、小组讨论和导师单独指导等教学方法进行了回顾,目的是帮助那些缺乏正式教学方法训练的外科医生提高他们的教学技巧。
外科学;医学教育;教学方法
10.3969/j.issn.1002-1701.2017.09.052
随着医学知识、外科技术和手术方式的极大丰富,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向医学生传授外科学知识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教师应该:(1)清晰地为轮转的学生设定一个现实可行的学习目标;(2)充分利用被证明确实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3)适当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由于不可能给学生提供一门包罗万象的课程,必须让学生了解并展示给他们终身学习所需要的方法、愿望和技巧。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去以专职外科学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学生规模,外科教学任务越来越需要依靠临床工作繁忙的外科医生,如何让教学经验和水平参差不齐的外科医生提供均一高质的教学质量是我国现代外科学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本文就现有的外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回顾,希望籍此能够激励外科医生多思考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他们日常的外科临床实践中。
现今医学生大都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能力来进行教学。鼓励医学生通过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和选择个人学习方式来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自主式学习),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选择个人终身学习的方法和内容[1]。授课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人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1-3人可以进行导师单独指导,4-25人可以选择小组化学习,25人以上则采用大组化教学。导师指导适合在门诊、床边(查房)、手术室等地点进行,小组教学可以在小型教室和模拟实验室进行,大组教学通常在礼堂或阶梯教室举行。
时至今日,在大教室内给25名以上的学生进行大组化教学依旧是医学教育的经典模式。虽然这种教学形式很难让师生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医学生传递医学知识。医学生工作后所参加的继续教育学术年会也以这种教学形式为主。大组化教育模式虽不是培养专业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最佳形式,但仍可以简单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窍门来强化自己的授课效果,如在构建讲课内容牢记以下几个关键词:目的、相关性、强化和总结。在授课开始时应详细说明本次授课的目的,即你在讲座结束时希望学生能够学到什么[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开始时对你讲课主题的相关性进行描述。学生的注意力通常会在15分钟后开始下降,因此每隔10到15分钟就进行简短地回顾会大有裨益。下课前留给学生一个实用的小结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以给60名大三学生讲2课时的肛肠病基本知识为例,目的(能学到什么)可以是:本节课结束时,你们能够:(1)认识10个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2)能够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3)理解症状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相关性(为什么要学)方面,可以告诉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肛肠疾病的时间非常短,但在临床工作中几乎所有专科都会遇到这类患者。在讲课过程中通过不时穿插播放肛门直肠常见疾病的手术或门诊照片,能够很好地起到加强知识传递的作用。总结时可以强调临床医生通过聆听患者描述症状、牢记肛门直肠基本解剖生理和识别体格检查的典型表现等方法,对大部分肛肠疾病做出诊断。大组化授课的目标是与听众产生互动,相关技巧包括幽默感、根据学生姓名进行提问、对某个问题的正反观点进行举手表决、在教室内来回走动并注意和学生保持眼神交流等,最重要的是要显示出自己对授课内容的热情。
组织小组化学习通常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对自身工作本已很繁重的外科医生来说是种挑战。这种教学方法自身具有大组教学所没有的优势,比如可以进行更多的互动内容,形式包括基于病案或基于问题的讨论、文献俱乐部和专题报告会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点可以选择医生办公室或会议室等非传统教学场所。小组化教学的理想形式是基于病例或问题的讨论,材料准备简单且易于实施。教师选择可以反映医生诊治思路的临床案例,可以是外科医生之前处理过的或正在随访跟踪的真实案例。比如60岁男性患者便血间作1个月,伴有腹痛和体重减轻,可以以结直肠肿瘤为基础进行基于问题的讨论。鼓励学习组内的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大胆发言,即使讲错了也给予鼓励。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讨论而非仅仅传递知识,可以通过提问、提供必要的信息、确保所有组内成员的参与,将讨论从临床症状向治疗方案引导等方法来实现。学生作为一个小组应当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来获得正确的病史,描述体格检查发现异常结果的原因,申请诊断性检查及原因,提出合理的鉴别诊断,形成一套诊疗计划。必要时还可以将相关的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患者和手术的照片融入到病例描述中。基于病例/问题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数据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能力进行教学和演示,而被动式学习中获得知识则可以用于形成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此外这个方法非常鼓励和同事间的互动,这对医学生今后的临床学习和工作将大有帮助。文献俱乐部是专科研究生和住院医生业务学习的常用模式,学习组必须保证小规模化,仅由医学生、研究生或住院医生组成。关键文献由外科医生选择,上课前2周发给所有参与者阅读,并指定某个学生领导本次讨论。文献俱乐部的目的是在传递先进医学知识的同时,对研究设计和医疗文献的质量进行批判性评价。
导师教育模式最理想的状态是老师学生一对一交流,导师扮演得不仅仅是教师角色,还应成为学生的行为榜样。导师可以在门诊、办公室、床边以及手术室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些教学情境下外科医生有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高水平的思辨能力和对所从事职业的热情和专注。在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可以尝试让学生首先诊查患者,让学生自己诊查合适的患者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将病史汇报给老师并形成鉴别诊断。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在门诊繁忙的时候会占用不少时间,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选择合适的患者,可以让整个过程变得非常流畅,并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有所收获。教学查房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到术后患者管理的知识,也让外科医生有机会展示其高超的医患沟通技巧。手术室是教授解剖、疾病发展过程、手术指征、并发症以及医疗设备的最佳地点,摆好体位并做好术前准备后是讨论病情的最佳时机。与学生回顾手术的最佳时机是在手术结束时覆盖敷料时。允许学生做一些诸如固定引流管和缝合皮肤的简单操作可以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团队中。
现代外科教学的目的是让医学生可以进行外科会诊和了解基本的手术程序,最终能够正确实施术后护理并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3]。基于学生规模的三种外科学教学模式各有偏重,大组化的课堂教学仍是传授基础知识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们应牢固掌握“目的—相关性—强化—总结”这一经典教学模式并与个人教学风格相结合。小组化教学更适用于现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通过基于病例/问题的小组化互动讨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临床诊疗思路和批判性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导师教育模式即外科医生对医学生进行床边教学和指导临床实践操作,是进行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承担外科学授课任务的教师应该将外科学知识、临床决策、手术技巧、职业精神和伦理学知识充分展示给医学生,同时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需求和愿望。
[1]JeffriesWB,Huggett KN.An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Teaching[M].New York:Springer,2010:2.
[2]JeffriesWB,Huggett KN.An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Teaching[M].New York:Springer,2010:15.
[3]Fuller LT,Lin G,Matsui JY,et al.Teaching surgery tomedical students:perspectives from ourmentees[J].Bull Am Coll Surg,2008,93(7):48-53.
Using differentmethods in classes of different sizes in Contemporary Surgery Education
Zhu Ping1,2,Gu Yunfei1,2,Guo Shun1,et al
(1.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Nanjing 210046,Jiangsu 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Nanjing 210046,Jiangsu China)
With the expanding enrollment scale ofmedical school in China,teaching the discipline of surgery tomedical students depends more andmore on the clinical surgeons.Traditional large-group lecture,small-group sessions,andmentoring are reviewed in thisarticlewith the intent to assist those surgeonswithminimal formal training in educationalmethods t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skills.
Surgery;Medical education;Educationalmethods
G642.4
A
1002-1701(2017)09-0106-02
*通讯作者
2016-10
竺 平,男,医学博士,讲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结直肠外科临床与教学。
江苏省“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js1301);江苏高校中医学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035062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