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金苗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临池镇古城小学)
在新课改深度落实的背景下,小学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在持续提升。教师开始应用多元化的思路进行音乐教育,这样符合音乐教育的目标,也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直接和主观地认识音乐,并且良好地把握音乐情感、旋律和节奏,让他们更好的发展音乐素养。
(一)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和活泼好动的特点,并且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如果教师应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学生只能通过唱的形式来进行音乐学习。但是通过音乐体态律动教学,并且加入一定的肢体动作互动和引导,可以打破以往沉闷的教学氛围,进而创设愉悦和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产生探索热情和积极性。
(二)可以让学生加深认识
在应用体态律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机会,学生需要自主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教师可以随意的选择一个教材中的音乐片段,然后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律动来做出肢体动作反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融入音乐的氛围中,并且让学生产生和音乐作品的交流。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在课下自主设计动作,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一)利用体态律动让学生认识音乐音调
音调和节奏是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的,通过这两个元素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的体现和表达情感内容。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节奏,并且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来记忆和理解音乐音调。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利用肌肉活动来体现音乐音调。比如,在4/4拍中弱拍,教师可以一只手向上拍,到了强拍则是两个手都向下,对于次强拍可以一只手向下。对于3/4拍的音乐,到了弱拍教师可以两条腿各拍一下。在表现2/4的节奏时,动作基本是相似的,到了强拍一只手向上拍,到了弱拍教师需要轻拍以下腿。教师的动作需要和音调一致,进而直观和形象的表现音乐内容,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来学习音乐,并且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多元印象,这样更方便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体态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音乐的节奏是比较关键的构成内容,而且欢快和热烈的节奏比较快,忧伤和庄重的音乐节奏则比较快。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利用体态律动来感受相应的音乐节奏。比如,在讲解舞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步行,并且让学生体会在相关舞曲中包含的从容和安稳的感觉。在欣赏《伏尔加纤夫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伴着音乐漫步行走,进而体会千伏心中的压抑和沉重。与此同时,通过指挥动作也能体现体态律动。对于情感比较慷慨、激昂、愤怒的音乐,通常需要确保指挥动作比较大。如果音乐的情感比较舒缓、平静和温柔,则需要使用幅度比较小的动作。教师可以合理的融入指挥动作进行音乐教学。在欣赏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过程中,可以加入坚定和快速的动作,并且体现出坚定不移的情感。
(三)通过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小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就会难以有效的欣赏音乐作品,难以发现其中的美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水平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是学生不愿意去主动欣赏。比如,在出现高音的时候,可以利用肢体动作来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稍稍的上伸身体,并且在出现中音的时候把双手放平,并且在低音出现时自然的放下手臂,放松整个身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会音乐音调的变化并且欣赏音乐中的节奏元素和旋律元素。如此同时,因为人具有舒畅、低落、兴奋等情绪,所以可以通过下意识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出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做出这些动作,进而产生对整体音乐形象的认识,并且通过肢体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波尔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音乐中的情境,并且通过合理的调整和改变,通过恰当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形象。
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体态律动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并且体会音乐的音调、节奏和旋律等元素,可以更好地表现和鉴赏音乐,并且充分地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欣赏和学习中,把音乐的各种元素转化为自己的声音和动作,并且把自己的感情和音乐的律动融合,可以显著地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且持续提升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1]董瑞琦.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学习的有效策略——体态律动[J].辽宁教育,2014,(01) :66.
[2]任祖兰.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探析[J].音乐时空,2015,(0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