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苏婷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16级,河南郑州450000)
情志致病与心脏神经官能症
古苏婷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16级,河南郑州450000)
中医学认为五脏的生理活动化生七情。七情是人体正常情感,但亦可以成为致病因素。《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情志过激变化、气机逆乱,影响各脏腑功能。本文以情志致病为出发点,分析脏腑情志的变化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影响,从情志致病来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情志;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一种常见病,本病常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多见,多见于女性,约占心血管病的10%,由于社会生活的影响,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性血循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而导致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2]。属中医心悸、胸痹心痛、眩晕、头痛、不寐、郁证等范畴。研究表明,本病常常伴有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疑病等。其中焦虑和抑郁最为常见,原因就在于这两类患者对躯体症状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远胜于情感症状,故而就诊不以焦虑或抑郁为主诉,而以非特异性的躯体症状为主。
1.1 现代医学的认识
1.1.1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机理西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因主要是外环境刺激或内环境失衡致使中枢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影响自主神经功能,造成心脏血管功能异常。其机制为:心血管系统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其高级神经中枢通过交感神经核和迷走神经相互拮抗、相互协调发挥作用,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时,交感和迷走神经的正常活动受到干扰,致使心血管功能发生紊乱,产生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表现。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常因情绪过激、精神受创、过度劳累等原因引发或加重,其中精神作用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上也起重要作用,如过分思虑、过分伤心、生活挫折或极度疲劳等都是常见的诱因[3]。
1.2 中医学的认识中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原因不外乎外因、内因及不内外因,内因中情志失调是主要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各种不同的情志疾病可直接损伤脏腑,导致脏腑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更可引发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心气血运行不畅、肺气郁结、肝脾气机失常,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类经》中说“情志之所舍,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见其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情志过激、气机逆乱,心失所养,心失所藏,指出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七情过极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多数需要心肺同调、气血贯通,再因此类患者多因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致使情志失调、心失所主、肝失疏泻、肝郁抑脾、心脾两虚、久及伤肾,致使心肾不交。因此此病病位在心,涉及肺肝脾肾。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心在志为喜,过喜伤心,可影响心神活动,出现各种神志病变。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除了喜影响心神外,其他情志之伤与心的联系也密切,另外《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七情的中枢,过度的喜乐,会导致心气涣散,从而损伤心神,诱发胸闷、心悸等心脏不适。情志影响心脏的正常气血运行,则临床上常见有心气虚、心阳虚之心悸惊恐,精神衰退,心血瘀阻、痰瘀互结之胸痹心痛等表现。
肺属金,主气,朝百脉,与心共同调节百脉之气血,肺在志为忧,所以悲伤易伤及肺,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第六卷》“夫肺居隔上,与心脏相近,心主于血,肺主于气,气血相随,循行表里。”指出心肺同属上焦,同居胸中,心肺位置相邻,肺为心之辅,同时心肺气血相关,即肺主气,心主行血,气血相随[4]。肺气损伤多伤及心脏气血。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大多情志不舒,吸多呼少,过度的悲忧损伤肺气。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血液、津液无以正常输布运行,血行不畅而成瘀,心血瘀阻津液不布而成痰,痰饮阻络,加重气虚[5]。故临床常此类患者除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常兼有郁闷不欢、表情忧伤、默默不语、叹气频做等表现。
肝属木,主疏泄和藏血,性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为刚脏。肝主疏泄,具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肝在志为怒,暴怒伤肝,最易导致升降失常,气机逆乱,气为血帅,血推动无力,心血运行不畅、心脉瘀滞,心神失养而不安,发为胸痹心痛[6],致使患者出现急躁易怒、焦虑不安、自觉心中悸动、胸胁胀痛;肝气不畅,久而化火,致使患者出现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嗳气太息,女性还可伴有乳房胀痛、痛经等症状[7]。火郁日久,耗伤阴血,肝失所养,致心失所主,心神失养而不宁,另外情志抑郁,木气郁结,疏泄不足,木不疏土,导致脾失健运,日久损失脾气,致脾气亏虚,纳运无力,致使肝郁脾虚。
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损伤脾气,引发气机结滞,导致气郁于中焦,壅滞不行,不能正常输布津液,凝津为痰湿水饮,进一步阻遏气机,上泛蒙蔽心神。脾失健运,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心失所养,故神不安而志不宁,故发为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的心脾两虚的心脏神经症。
肾属水,在志为恐,恐伤肾,当恐惧和惊吓伤及肾脏时,或思虑过度,损伤心肾之阴,肾阴不足,无法上济心火。最后导致心火亢于上,肾阴亏于下,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所云“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致使心脏功能失调[8]。
现代医学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无特效药。常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部分病人药物治疗减轻症状,可用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等,但效果不佳,而且病情易反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恶性循环[9]。另外对于合并焦虑及抑郁的患者,常给予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物,控制情绪,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安定等。
中医药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依据于辨证论治,目前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应从心肺肝脾肾论治,因此病与情志联系密切,主要运用宁心安神,舒肝理气之法,兼以健脾养血、豁气开胸、化湿祛痰、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等法。对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的患者,可用养心汤主之,对心阳虚的患者可用桂枝甘草汤,心虚胆怯的患者多运用安神定志丹;对于肺气瘀阻,胸闷的患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可宽胸理气,燥湿祛痰,对于胸痛明显的者可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于气机紊乱、肝郁气滞的患者,可用柴胡舒肝散主之,对肝火上炎、扰乱心神的的患者,可运用丹栀逍遥丸、对于肝血失养,烦躁失眠的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金匮要略》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可运用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对于肝郁脾虚的患者,可用逍遥散加减,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可用归脾汤加减;对于久病肾阴虚者,可运用交泰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阴虚内热这致使气阴两虚的患者可用生脉散加甘麦大枣汤加减;对于中气下陷的患者可运用升陷汤加减。
既是情志致病,即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情志治疗,早在《黄帝内经》中即已提出:悲可胜怒,喜可胜悲,恐可胜喜,思可胜恐,怒可胜思。利用这种情志相克相胜的原理,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情志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大多肝气升发太过,肝属木,金克木,金又属肺,肺通于悲,当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由于性情急躁易怒而引起肝火上炎,扰乱心神者,可以采用“悲胜怒”的方法,诱使病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有效地抑制过怒的病态心理,从而缓解病人的症状。也可运用五行音乐疗法,如心火亢盛的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可选取属火的徵音和属水的羽音配合的《紫竹调》,以补水使心火不致过旺,补火使水气不致过凉,水火相济,阴阳相互协调,平和心气[10]。祖国医学的情志疗法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内容丰富而系统。除以上的疗法外还有说理开导法、暗示释疑法、移情易性法、顺情纵欲法等多种方法。所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加上通过语言、行为对患者进行精神疏导、心里暗示,消除疑虑的方法[11],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心脏神经症患者日趋增多,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由于此病发病与情志密切相关,在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上配合情志心理疗法,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志变化,双心同治,更符合现在医学的治疗理念。
[1]王振涛.心血管病临证思变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29-135.
[2]钱伯初,史红.心脏神经官能症中西医研究概述[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11):661-662.
[3]邵祺腾,杨秋莉,杜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心脏神经症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8):1-3.
[4]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64.
[5]张元贵.中医心肺相关理论及临床运用探讨[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6]高跃.七情致病与心悸(心律失常)[J].实用中医杂志,2015,29(7):61-63. [7]高伟铿.张永杰教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辨治经验[J].临床医学专集2015(12):2246.
[8]付以才,李维华.交通心肾法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48例[J].四川中医. 2011,18(2):25.
[9]姜国军.中医药治疗神经官能症[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205-206.
[10]彭红华,余方.五行音乐疗法在中医临床中的运用[J].福建中医药,2013,44(1):45-46.
[11]陈丽英,李青.内伤七情辨析[J].陕西中医,2011,32(10):1357-1358.
Em o tionalDisease and Card iac Neu rosis
GU Suting
(Graduate School,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views that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five zang generate seven emotions.Seven emotions are normal human feelings,but also cause disease.Lingshu·Xieke said:"the heart ismaster...Therefore,the sadness and sorrow initiate the heart changing,which is shaking the viscera".Emotional excesses changes and qi-movement disturbance affect the organs function.In this paper,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motional causing disease,the changes of viscera emotional effects on cardiac neurosiswas investraged,and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cardiac neurosis from emotional diseaseswas discussed.
emotion;heart;neurosis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3.024
1672-2779(2017)-13-0052-03
:李海燕本文校对:常红波
2017-03-3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