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7-01-28 12:18:49王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核苷卡韦乙组

王亮

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王亮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8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随机分组,甲组(n=44)应用恩替卡韦,乙组(n=44)应用阿德福韦酯,就2组患者用药12个月后乙肝表面抗原(HBeAg)转阴率和乙肝病毒(HBV DNA)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HBeAg转阴率是36.36%,平均HBV DNA 含量是(3.18±0.99)log 拷贝 /ml;乙组 HBeAg 转阴率是 15.91%,平均HBV DNA含量是(4.01±1.22)log拷贝/ml;上述指标的组间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将恩替卡韦作为首选治疗药品。

核苷类药物;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作为全球流行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可能引起肝癌、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对患者健康、生命安全均构成严重威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难度较高,并随时威胁患者生命,在失代偿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核苷类药物用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满意,但相关研究证据较少,需作进一步分析,以支持上述观点[1]。本研究为明确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并以阿德福韦酯作为参考,观察2组乙肝表面抗原(HBeAg)转阴率和乙肝病毒(HBV DNA)含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共88例,均在2014年4月—2015年5月就诊,已经进行相关检验,结果均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诊断标准[2]相符合。排除对核苷类药物过敏者、智力以及交流障碍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均为44例。甲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42.68±3.06)岁;病程3~26年,平均病程是(16.29±2.35)年;乙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2.69±3.02)岁;病程4~26年,平均病程(16.29±2.31)年;2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和性别等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利胆、护肝、降酶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通用名称:恩替卡韦分散片;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 mg;生产批号:20140315)治疗,每次0.5 mg,每日1次;乙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通用名称:阿德福韦酯胶囊;企业名称: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g×14 s;生产批号:20140313)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3个月为一个阶段,观察期均为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统计2组患者用药12个月后的HBeAg转阴率;(2)统计患者用药后12个月的HBV DNA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输入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用药12个月后的HBeAg转阴率

甲组共44例,用药12个月后的HBeAg转为阴性者16例,其HBeAg转阴率是36.36%;乙组共44例,用药12个月后的HBeAg转为阴性者7例,其HBeAg转阴率是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29)。

2.2 对比用药后12个月的HBV DNA含量

甲组患者用药12个月后的平均HBV DNA含量是(3.18±0.99)log拷贝/ml;乙组患者用药12个月后的平均HBV DNA含量是(4.01±1.22)log拷贝/ml;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1,P=0.001)。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肝炎类型,其发病率较高,但目前乙型肝炎发生率已在临床控制中[3]。然而,乙型肝炎病例基数仍比较庞大,在肝病科室内构成比较高,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例数也随之增多,需引起医疗工作者重视,在控制本病发生率的同时,还需对药物治疗方案予以改进、研发[4]。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疾病,临床上对于HBV DNA含量超出检测下限者,多予以积极抗病毒治疗,其中以干扰素应用频率相对较高[5]。然而,干扰素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加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情,临床开始转向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方向,即核苷类药物[6]。核苷类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可经磷酸化转化成磷酸核苷类似物,对HBV聚合酶逆转录酶活性,发挥靶向抑制作用,从而抵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物使用方便,且毒性低,长期使用所致不良反应较少,适宜广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用[7]。此外,核苷类药物经口服给药后,可在短时间内发挥疗效,有效抑制病毒DNA合成,因而往往作为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据报道[7],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使用核苷类药物3个月后,其体内病毒载量即可大幅度下降,但治疗1年后,长期疗效一般。由此可见,核苷类药物虽能抑制HBV的复制,然而仍能产生耐药株,需慎重选择核苷类药品。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治疗常用核苷类药物,阿德福韦酯能长期、持续抑制病毒DNA的复制,但起效慢,疗程长,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8];相比之下,恩替卡韦不但具备长期、有效抑制病毒DNA复制的作用,且起效快,能快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其HBV DNA含量。

经本次研究发现,使用恩替卡韦的甲组患者用药12个月后的HBeAg转阴率高于乙组,且HBV DNA含量低于乙组,充分证明了恩替卡韦用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1]卢天虎,赵丽,吴维巍,等.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7):72.

[2]胡沛,赵钢德,李海,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11):806-811.

[3]文正燕,孙传俊.核苷类药物对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110-111.

[4]尚华,张国顺,张文缓,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2):1254-1256.

[5]徐春雨.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165-166.

[6]唐仁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耐核苷类药物治疗的免疫改善及疗效分析 [J].海峡药学,2015,27(10):133-134.

[7]戚敬虎,鞠金昌,逯玲,等.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IL-6、TNF-α及TGF-β1的变化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6):401-403.

[8]张雪华,李仲平.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3):365-369.

Ef ficacy of Nucleoside Analogu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WANG Liang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ili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130021,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ucleoside analogu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MethodsA total of 8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fter hepatitis B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n=44) with entecavir, group B (n=44) application of adefovir,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eAg) seroconversion rate and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content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2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12 months.ResultsThe negative rate of HBeAg was 36.36%,the average HBV DNA content was (3.18±0.99) log copy /ml; The negative rate of HBeAg in group B was 15.91%, and the mean HBV and DNA content was (4.01±1.22) log copy /ml;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P<0.01).ConclusionNucleoside analogues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and entecavir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nucleoside analogues; hepatitis B cirrhosis; entecavir; adefovir dipivoxil

R511

A

1674-9308(2017)18-015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8.086

吉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猜你喜欢
核苷卡韦乙组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2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4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2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蛹虫草中4种核苷的含量分析
长期治疗,受益终生:浅谈核苷(酸)类药物的长期治疗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