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娟冷万春
“阳光聊天”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
孙锡娟1冷万春2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心理护理模式“阳光聊天”并评估其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阳光聊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阳光聊天组采取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的集体谈话活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疗程4周。采用NOSIE、GAS、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状况。结果出院时GAS、NOSIE评分阳光聊天组均有明显改变,但前者改变更明显。结论作为心理护理的一种模式,“阳光聊天”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阳光聊天”护理模式;心理护理;抑郁症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中有着重要意义,“阳光聊天”是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护理模式。通过与患者进行集体互动式聊天活动,将相关的疾病及心理康复知识在轻松、自然的聊天过程中传递给患者,探索获取患者的心理状况反馈。“阳光聊天”是寄希望于通过这种真诚的沟通方式,像阳光一样融化患者由于患病及住院带来的心理阴霾,走上康复之路。为探索并评估“阳光聊天”在抑郁症患者恢复期社会功能改善过程中的效果,做对照研究如下。
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4月的120名住院患者,年龄20~70岁,符合ICD-10中度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且处于恢复期,即大体症状评定量表(GAS)总分均在70分以上,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阳光聊天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GAS入组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给予新型抗抑郁药和精神科护理常规,阳光聊天组进行有计划、分步骤地主题聊天活动。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持续4周,直至出院。设置阳光聊天室,室内风格轻松随意,准备报纸书刊和健康教育材料,营造一个支持性的氛围,让他们能自由畅谈和表达,宣泄负面的心理能量[1],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及行为方式。由护理人员或患者主持,并配一名护理人员观察、记录聊天情况,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资料,鼓励家属参与。聊天内容:(1)公共话题:有关疾病及康复知识,药物知识,人际沟通,住院生活等。(2)小组话题:每组5~7人,活动前由责任护士递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特点分配聊天小组。以生活事件为主题,患者之间可以深入沟通和交流自己面对的问题,如生活方式,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2]。(3)个人话题:由患者提出意愿和大家交流的话题,大多为患者个人的治疗体会、住院收获、今后打算等。聊天结束前让患者相互安慰、鼓励,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3]。结束时,医护人员鼓励患者乐观地看待未来和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地面对人生,为生命中新的挑战和目标而努力[4],争取早日康复。
两组患者在入组时、治疗4周、出院时分别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大体评定量表(GAS)进行聊天效果评价。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阳光聊天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更乐于接触医护人员,主动交往病友,作息时间规律,安心住院治疗,服药依从性好,出院后95%的患者主动、按时服药,而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稍差,有15%的患者需劝说、督促。
两组在入组前NOSIE量表、GA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NOSIE、GAS量表评分均较入组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阳光聊天组评分下降更明显,详见表1,2。
抑郁症患者理想的治疗目标是达到临床治愈和功能复原[5],因此,如何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对药物不良认知与负性态度[6],提高服药依从性,掌握并实施科学的康复理念是护理人员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护患沟通,探索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途径、传递知识和爱心是护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恢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阳光聊天”,对患者的社会职能、职业职能、生活职能、角色适应等心理问题[7]有积极的作用。它不同于一般的聊天,漫无边际、毫无目的,而是经过护理人员事前细致的准备,实施过程中巧妙的穿针引线,事后认真总结,最后形成的心理护理手段,使恢复期患者保持有意义的人际交往,激发起他们关注外界的兴趣。通过护患及患患之间的共情、共勉等情感互动来强化坚持服药、预防复发、回归社会等康复要旨,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消除身心症状,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应对能力[8]。“阳光聊天”不同于集体心理治疗,名为“阳光”是取其温暖、健康、舒适之意,无固定形式、主题,内容广泛,话题灵活,对患者毫无压力,畅所欲言,也可以保持沉默。其过程轻松随意,是一种效果明显的疗伤、放松治疗方法。
“阳光聊天”的具体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对参与聊天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一方面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聊天主题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需根据患者文化生活背景、个性特点、病情特点进行分组。其次是聊天进行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控制场面,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并运用技巧围绕主题内容开展,小组聊天结束前一定要有总结、记录,活动后评估、反馈。由此可见,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组织沟通能力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
由于在病区内组织开展“阳光聊天”活动时间短,病例数量较少,患者出院后随访时间短,积累的经验尚不足,但其对于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广大同行借鉴商榷。
表1 两组NOSIE比较(±s)
表1 两组NOSIE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组别 入组前 治疗4周 出院时阳光聊天组 135.61±8.45 126.19±7.76** 120.38±6.97**对照组 136.34±8.22 132.25±7.31 128.22±7.03
表2 两组G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GA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组别 入组前 治疗后4周 出院时阳光聊天组 77.87±7.96 70.36±8.21** 68.34±8.45**对照组 78.24±8.26 75.98±8.75 72.65±9.12
[1]易鸣,庞英,唐丽丽. 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10周团体心理治疗[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7):491-496.
[2]边军,郑川燕.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198-199.
[3]时德菊 , 李娇 , 朱相华 , 等 .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67-69.
[4]江思思,沈利平,阮恒芳,等.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49-853.
[5]邵春红,施慎逊.抑郁症治疗成败的相关因素[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4):247-249.
[6]吕扬,李峥,韩美英,等.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相关信念的调查研究 [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18-521.
[7]曹九英,朱建忠,许律琴,等.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追踪调查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4):297-299.
[8]杨忠.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5,30(5):602-604.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by “Sunshine Chat”
SUN Xijuan1LENG Wanchun2
1 Open Ward, Qingdao Mental Health Center, Qingdao Shandong 266034, China; 2 The Fourth Psychiatry Department
ObjectiveTo explore a new mental nursing model “sunshine chat” and evaluate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nursing.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unshine cha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Sunshine chat group took 2 to 3 times a week, 30 minutes of collective conversation activitie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outine care, treatment for four weeks. NOSIE and GA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ResultsAt discharge, GAS, NOSIE scores, and sunshine cha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but the former was more pronounced.ConclusionAs a model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sunshine cha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sunshine chat” nursing mode; psychological care; depression
R473
A
1674-9308(2017)18-023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8.129
1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开放病房,山东 青岛 266034;2 精神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