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芳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 400044
浅析我国行政即时强制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建议
廖艳芳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 400044
行政即时强制是社会调整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对行政即时强制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在适用上存在较大偏差,导致相对人得不到有效救济。本文从主体、实施条件、程序、救济等方面指出我国现存行政即时强制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的参考建议。
行政即时强制;困境;完善建议
行政即时强制,是指在紧急情况或危险不能排除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秩序,预防或者制止有碍国家、有碍社会、有碍公民利益的情况发生或可能发生上述情形,以及事故发生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范直接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以及行为适用强制措施以预防损害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的行政行为。
(一)我国行政即时强制制度的立法尚不科学
我国在分权模式的立法例下,容易使得行政即时强制的立法出现混乱的状态,有时甚至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若继续这种立法模式,我国行政即时强制制度的发展将会更加滞后于其他国家。[1]
(二)相关制度混乱且界限模糊
1.主体混乱
在我国,有权设定行政即时强制制度的主体极其丰富且繁杂,各个级别及阶层的主体皆存在,导致该制度的设定及适用缺乏应有的限制。
2.法律依据缺失的情况下,依然随意设定
很多主体在没有明确的设定权或明确的授权时依然随心所欲,造成法律公正性的缺失,破坏了行政即时强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
(三)程序及适用条件没有统一规定
行政即时强制制度在实施时必须有相关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程序要件等进行约束。我国在这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且必须及时将该漏洞填补,否则滥用职权现象将会更加普遍。
(四)救济方式存在缺陷
在我国,仅有三份规范性文件中的个别条款对行政即时强制的救济作出规制。即使是这些条款,也只是对即时强制存在违法与不当情形时的救济。此外,从救济程序来说,我国并没有特制的复议程序与诉讼程序用以救济行政即时强制的相对人,以社会的现实需求显然相悖。
(一)立法模式的改变
笔者主张把分散模式和法典模式二者结合,将行政即时强制加入目前已施行的《行政强制法》中,单列一章,与行政强制执行并列。
(二)完善实体制度
1.规范设定权限
规范行政即时强制时应该实现设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相分离,保障执法的公正性;但这种分离不是逸散性的分离,设定主体与执行主体应当保留一定的联系,以上下级关系为佳,这样可以保证即时强制的设定不会脱离实际,也有利于监督的实现;此外行政即时强制的设定主体也应该多元化,不应当局限于法律的规制。
2.规范行政即时强制的启动条件
笔者认为行政即时强制应包含以下条件:
(1)事实条件。第一是对紧迫情势的规制,应当对紧迫情势的客观性标准作出定义。第二是存在正在发生的不法行为,亦即即时强制是一种特殊手段。第三是其他妨碍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行为。
(2)法律条件。第一、不得越职。第二、适用行政即时强制的主体应当符合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第三、行政即时强制的内容必须合法。第四、即时强制的适用程序应当符合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3)程序条件。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即时强制时必须遵循比例原则,尽可能在能采取其他类型的措施时就减少即时强制措施的行使。同时,对于启动条件的规范应当是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必须结合不同的部门以及现实情况来判断“紧急状态”,此时的紧急状态仅是一个底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实施手段的类型化
其一,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人生而平等、自由;其二,对财产的强制手段;其三,其他类型的行政强制手段。
(三)完善程序制度
其一,建立健全决断制度:临场决断是实施行政即时强制的首要前提。其二,完善事后追认制度;其三,手续必须要补办;其四,建立事后听证制度:出于监督的需要,应当建立事后听证制度以便完善对相对人的救济。[2]
(四)完善救济制度
1.违法的救济
笔者建议应将行政即时强制加入复议前置的范围中。行政复议是既审查合法性,又审查合理性,且处理时间较短,对于相对人而言,其利益更容易得到保护。亦或以确认违法来解决,或者提出赔偿请求。[3]
2.合法的救济
一般来说补偿范围应当满足能够弥补当事人正当损失的标准。要扩大提起行政即时补偿的主体,既可以是行政机关自身提起,相对人也可申请提起,从而使相对人的利益能有效的保护。[4]
(五)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应建立行政监察机制,它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同时若公民、法人过其他组织发现行政机关在实施即时强制时发生了违法行为,也应为其设定相应的检举、申诉制度。
[1]罗勇.行政即时强制制度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5.
[2]黄东阳.我国行政即时强制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3.
[3]赵锐南.行政即时强制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3.
[4]王伟.我国行政即时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5.
D
A
2095-4379-(2017)25-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