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枣庄日报社,山东枣庄277102)
现代通讯写作:方兴未艾“碎片化”
□王伟
(枣庄日报社,山东枣庄277102)
当下,我们已进入以碎片化阅读为标志的时代,为顺应时代,适应读者新的阅读习惯,通讯写作“碎片化”现象已相当普遍,大量呈现在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以及腾讯新闻等为代表的报纸和一些大型门户网站的报道中。
这类通讯与既往的写作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文中大量描绘具体的人物和细节,多侧面共时性呈现,多角度同时挖掘。直观表现就是段落细碎,分段较多;叙述跳跃,很少总结……
通讯写作为何会发生如此变化?该现象是否能长久发展下去?其中,有没有不足之处?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以职业的敏感深入其中探其利弊。
碎片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
之所以说新型通讯写作的特征是“碎片化”,主要是跟以往通讯写作样式相比而得出的结论。传统通讯重要的是总结性、概述性的结论部分,个别的描绘、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这个总结性、概述性的结语服务的。
典型的写作方式如穆青先生的那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在这篇充满当年时代气息的通讯中,穆青先生直接站出来褒贬人物和事件,用了大量的概括性、总结性的语言来评论自己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因此,这篇报道可谓是“开宗明义,旗帜鲜明”。
比如,“这几句话,深切地反映了当时县委的决心,也是兰考全党在上级党组织面前,一次庄严的宣誓”;“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把全县抗灾斗争的战斗部署,放在一个更科学更扎实的基础之上。大家都觉得方向明,信心足,无形中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这种写作方式,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很好地表现了内容。这篇通讯的成功也得益于它的写作方式。
同理,“碎片化”通讯写作方式也是适应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碎片化写作与之前大不相同,很多通讯中甚至全篇看不到一句对报道人物或事件的总体性概括,也看不到结语,更没有对报道人物或事件的“性质性的判定”语句,整篇通讯呈现出“动态的、不确定的细碎现象罗列”,总体情况如何,则需要读者自己判断。
2015年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的12版刊发的深度报道《致命的还击》中,泸州村民许林芳女子受丈夫虐待20年,最终因不堪忍受将丈夫掐死后,151名村民写联名信为她求情,最终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全文文风跳跃,每段不过200字左右,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众多村民的观点,客观、冷静地从多个侧面描述了许林芳不幸的家庭生活。文中引用权威的调查数字,揭开了3.3亿农村妇女长期遭受家暴的残酷事实。但该文中没有一句评述,因此显得十分冷静客观而真实。
不仅事件性报道,人物报道也大量使用这种碎片化写法。2015年,腾讯《封面人物》曾做过专访《陈佩斯:走到今天,是我不幸中的有幸》,也是通过大量细节,周围人的观点及感受,用跳跃的语言,使受众自然真切了解到陈佩斯“小品演员”以外作为艺术家的人生角色,丰满立体。
实际上,通讯写作如此变化,既是信息化时代受众从传统的阅读方式变为新媒体阅读,从深阅读变为碎片化的浅阅读的影响,也是社会进步,人们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的要求。
由此可见,通讯写作碎片化是为了适应客观性、中立性的时代需要而出现的。这也反映了我们时代的进步,反映了读者群体的逐渐成熟和对阅读选择的自觉。
碎片化的特征:落足具体,段落跳跃,慎用结论
新闻报道之所以呈现出碎片化,是因为这类通讯中,大量的篇幅都着墨在描绘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虽然是围绕一个具体报道的中心事件或人物来架构文章,但在报道这个人物或事件的写作中,却都是该事件或人物关联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的个别描绘、多个侧面的具体呈现。因为,任何人物或事件都不是单面的,有的甚至非常复杂,千人千面千心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或人物的反应并不是一样的,会站在各自的角度或立场来看待所报道事件或人物。
首先,碎片化的写作落足具体,通篇文章都在用具体说话。这是碎片化的重要特征。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是绝不可能相同的。因此,新型通讯写作出现碎片化特征是内在逻辑的必然。只要去具体描绘,只要想保持客观,那就会千人千面,会“东家说短,西家说长”,甚至会有相反的观点,这样就自然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因此,碎片化是描绘具体人和事的必然,是内在逻辑决定的。
新型通讯为何要把重点放在人的写作上呢?因为,新闻报道是给人看的,要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是人类社会的人物或事件,人的感受才是重要的。所以,只有集中力量来写作人、报道人的感受和看法,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其次,碎片化的写作呈现出段落跳跃,也是内在逻辑的必然。综合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要保持对人或事的具体描绘,那就肯定会呈现出碎片化倾向,一旦呈现出描绘的碎片化,也就必然要求文章结构段落跳跃——新闻的快捷性和信息性要求,必然需要写作者言简意赅,描绘多个不同的人或事,也就必然会使用大量的彼此并不相连的简练段落了。这个逻辑非常简单的。
最后,碎片化的写作慎用结论,常常通篇没有写作者的评论出现,因此阅读起来往往“只见现象,不见规律,没有定性”。这里并不是说不需要立场,但新闻记者的立场首先是客观性和真实性。
碎片化的误区:切忌主观学样,务必逻辑化呈现
碎片化的典型外部特征就是喜欢分段,且段落跳跃,由此,就有人可能依样学样,食而不知其味,看而不知其意。这类作者不少,特别在很多晚报、都市报的年轻记者群体中,尤其多。他们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这是好事,应该鼓励;但问题是他们在尝试的时候往往并不知道其中的逻辑,只是依样学样,导致他们的碎片化作品只不过是“为了碎片化而碎片化”,往往只是把传统的报道方式给强行分段,故意跳跃,搞得牛头不对马嘴,逻辑混乱。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笔者也常常见到此类文章。特别是一些报道事件或人物所涉及的题材往往很集中,并不需要跳跃式描绘,但为了赶时髦,这些作者也常常故意跳跃,把本来逻辑统一的段落人为打乱,形成所谓的“跳跃”,由此就显得不老实,面孔虚伪。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笔者曾经在南方某个城市晚报上,阅读到一篇有关房地产信息的通讯。这篇通讯不过是写作了一点简单的房地产信息,但为了呈现这种碎片化,作者故意头上一句脚上一句,搞得文章支离破碎,惨不忍睹,本来能够三五段就结束的文章,竟然写了十来段,而且前言不搭后语,技巧很拙劣,看上去很滑稽。其实,这篇文章的问题是采访不足,并没有采访到足够的立体化素材,而为了呈现这种时髦,他就故意这么“一句话分成三句说”,导致笑点重重。
应该明白,碎片化是立体化的具体人或事因角度不同而呈现的。因为立体化,所以无法统一化,也就不得不碎片化了。这是逻辑化呈现立体化报道的必然,而不是故意这样做的。
(编辑:秦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