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新宗文雯
(苏州日报社,江苏苏州215000)
从“相加”到“相融”:“中央厨房”建设的必由之路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建设的体会
□常新宗文雯
(苏州日报社,江苏苏州215000)
编者按:“中央厨房”建设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标配。随着这一共识在全国地市报中形成,引发了“中央厨房”建设的小高潮。有条件的地市报社正积极搭建平台,没条件的地市报社也积极创造条件。为给全国地市报社建设“中央厨房”提供更多现实样板,《中国地市报人》编辑部对全国部分地市报进行了对点调查。现将已搭建“中央厨房”的选点地市报社运行情况进行推广,以期共同探讨,不断完善,寻求适合地市报社发展的“中央厨房”建设样板。
时至今日,媒体融合发展和采编“中央厨房”建设已经不是什么太新鲜的话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今年1月11日,刘奇葆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署名文章,明确指出:“中央厨房”就是融媒体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央厨房”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
对于走在媒体融合发展探索路上的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简称苏报集团)来说,“中央厨房”的摸索建设也是题中之义,责无旁贷。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之路,起步其实很早。2001年,苏州日报社就开始创办苏州新闻网。然而,跟大多数早期“触网”的传统媒体一样,只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和模式直接搬到网上了事,很长时间里,并没有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规律来谋划布局媒体融合。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媒体融合,并不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进行叠加,而是实现各种媒体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技术、内容等的互通共融,进而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而这一切都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而不是依靠“+互联网”。对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是一种升级换代,它意味着优化内容生产、创新媒体形态、重构供需关系、改变影响力模式等。“互联网+”要求把互联网思维作为新闻生产、媒体服务的新动力,从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与探索,2014年9月28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正式成立。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以苏州新闻网为基本班底,集团三大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各派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38名编辑队伍,并集合集团各纸媒官方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网站,打造一个中央编辑中心主体的新媒体矩阵和全媒体集群,集合集团新闻资源,实现多渠道立体呈现,在移动互联时代真正做到全媒体全方位全发布。
按照定位,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是信息集成的中央厨房,拥有强大的编辑力量。但是没有足够新鲜的食材,再高明的大厨也无所适从。集团全媒体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打通每家每户的小灶头,打造整个集团的大厨房,全体采编人员统一采购,全媒体中心分类加工,再集中分发,这样的整合才是传统媒体的有效提升。
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这个“中央厨房”的运作,那就是全员,全天候,全新理念。
全员,既是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的全部成员,包括“两微一端”及网站的所有编辑人员;当然更指的是苏报集团的全体成员。从理论上说,苏报集团旗下所有媒体的采编人员,都是苏报全媒体中心的成员。
以一个“中央厨房”应对多张报纸,如何指挥不同报纸的一线记者为“中央厨房”提供足够新鲜的食材,这样的整合采编资源无疑是一个巨大而全新的挑战。对此,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这个“中央厨房”针对不同报纸采用了不同的定位。首先,从每张报纸最优势的内容着手,打通关键环节。例如,《苏州日报》是时政类新闻资讯的权威渠道,在此类信息上,全媒体中心要求相关记者第一时间向“中央厨房”供稿,并通过苏州日报手机客户端“引力播”、官方微博微信等进行整合发布,在权威性的基础上再确立第一时效性,从而有效地巩固了《苏州日报》作为苏州最权威党报纸媒的地位。对于《姑苏晚报》,现场新闻是传统优势,这个优势在时效性以分秒计时的移动互联时代,没有办法通过纸媒来体现。针对这一情况,全媒体中心与《姑苏晚报》的现场新闻团队保持良好的互动,保证现场新闻通过“引力播”、微博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而其他平台则可根据第一时间发布的现场新闻再进行进一步深度发掘,从而使得现场新闻在保证时效新鲜度的同时,也具有了更多更深的阅读维度。
传统纸媒习惯于把“昨天”当作最新的时态,除了号外,“昨夜今晨”就是纸媒时效的极致。在移动互联时代,“此刻”“眼下”“刚刚”才是第一时间,“抢新闻”将变得急迫也更具有实质意义。因此,全天候是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中央厨房”运作的又一关键词。
如何让习惯于写“本报讯”“昨日”的记者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以小时、以分钟计的时效和发稿速度,是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面临的一大挑战。除了提供畅通的发稿渠道,让奔波在外的记者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发稿之外,重要新闻事件后方编辑“人盯人”战术和适当的奖惩机制激励也至关重要。
全天候当然也包括“中央厨房”信息输出的各个平台,常年保持全天候不间断更新的状态。除了微博、微信,苏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自有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引力播”,也成为全天候不间断播报新闻的主战场。
做全媒体中心需要全新理念。全新的理念,需要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必须是彻彻底底的改变,换汤不换药的转型,还不如不转。动态新闻全部给了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那么明天的报纸做什么?这不仅仅是摆在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一家传统纸媒从业者面前的新课题。“中央厨房”如果仅仅是利用传统纸媒的资源和采编力量向新媒体平台提供“子弹”,而不能触及纸媒本身,那么这样的“中央厨房”也只能是抱残守缺的不完整版。如何利用“中央厨房”所带来的全新理念去冲击、改造传统纸媒的采编流程甚至是采编精神内核,才是彻底的融合和转型升级。
说到“中央厨房”,不可避免要提及的一个词就是:流程再造。
再快不过“昨夜今晨”的报纸采编流程,已经不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信息生态环境。不能适应生态环境,就要向新生事物融合来改造自己。
然而,在很多的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只是简单地“相加”,有报、有网、有微、有端,却各自为政,交流沟通也十分有限,各干各的活。看似什么都有,却什么都不通。不通,在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时,难免要痛一痛。
那么扁平化设置的“中央厨房”能否拆掉在媒体融合过程这种看不见的阻碍,使得报、网、微、端相互取长补短,从而真正相融呢?
关键在流程再造,真正实现从“相加”到“相融”。
理想中的“中央厨房”必须符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流程特征。“中央厨房”成为整个媒体的神经中枢,而报、网、微、端则成为神经中枢对外输出的触手。由神经中枢汇总信息并发出指令,再由各对外输出触手完成内容的再次整合,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
而在实际操作中,本应作为神经中枢的“中央厨房”,却难以做到“一令天下知”,阻力甚至常常来自于收集信息的第一步,而非分发信息的最后一步。
因此,流程再造绝不仅仅是对信息流收集整合的再造,而是结合了平台、技术、资源、人才等多方面资源整合的新生。经过流程再造的“中央厨房”才能担当得起一个媒体的神经中枢、内容创新平台。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