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采写“三步曲”
——兼谈“走转改”之感悟与思考

2017-01-28 06:20陈博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3期

□陈博

(玉林日报社,广西玉林537000)

好新闻采写“三步曲”
——兼谈“走转改”之感悟与思考

□陈博

(玉林日报社,广西玉林537000)

采写好新闻,摘取新闻奖,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期盼与追求,也是新闻工作者自身新闻素养的彰显与展示。那么,好新闻从何而来,新闻精品该怎样打造?或曰是“跑”出来的,或曰是“想”出来的,或曰是“写”出来的。林林总总,自成其说,各具真知灼见。

然而,倘若简单地强调某一方面,都未免失之偏颇。笔者以为,新闻采写是一个系统工程,深入采访、认真思考、用心写稿,对任何一则好新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近几年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就为采写好新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跑”是获取新闻题材的必经途径

新闻战线“走转改”,走是基础。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无数新闻工作者的经验之谈。它阐明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新闻工作者只有勤跑,才能获取真实的新闻题材,才能采写出接地气、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跑”是获取新闻题材的必经途径。宋代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道出了做新闻的一种境界。作为新闻记者更要躬行实践,深入一线采写鲜活的、充满泥土芬芳的新闻。笔者采写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通讯《水稻始祖现身,几多惊喜几多愁》,便经历了一跑再跑的过程。当时,广西农科院专家到玉林市福绵区考察野生稻种质资源,发现连片生长面积达150多亩的野生稻,为广西之最全国罕见。获此信息,笔者当即赶往现场采访,赤脚走入淤泥过膝的沼泽,拍摄野生稻茂盛生长的图片,同时发现野生稻被牛啃食践踏、被造纸废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并决定以此为切入口呼吁拯救“国宝”。然而,笔者并不急于求成,转而夜访前来考察下榻宾馆的专家,再次深入野生稻区采访附近村民。这篇通讯以鲜明的主题、充实的内容、饱满的感情,从野生稻的成因、科学价值以及专家考证等方面进行报道,引起各级媒体普遍关注,更为后来野生稻保护区建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现在想来,如果当初不是反复采访充实内容,这一好题材或许会作为一则简单的消息而被忽略。

有道是“龙卧深渊,鱼沉海底”。一个新闻记者要获取高质量的新闻,就必须得潜入深海擒“蛟龙”。只有深入基层走近群众,才能发现“活鱼”、“大鱼”,捕捉到真正的好新闻。“跑”能跑出思路,跑出细节,跑出人物语言,跑出生动的现场感。如果文章都这样做,就不担心没有新闻可写,也不担心遇不上好题材。

“想”是提升新闻品质的必须过程

新闻战线“走转改”,转是关键。转作风,不仅要外化于行,还要内化于心,做到“品行合一”。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一种热爱而积极的职业态度,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新闻精品,以提升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想”是提升新闻品质的必须过程。作为新闻记者,要摒弃人云亦云、生搬硬套的“懒惰”作风,从新闻事实出发把“想”贯穿于采写全过程,这样才能提升新闻作品的价值。2010年,笔者采访博白县水鸣镇大岭村包屋屯村民自发集资、拆除6个“祖公厅”、在旧宅地统一规划建设新居,写了篇通讯《“祖公厅”让位建新村》,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这些年写农民新村建设的稿件比比皆是,但这篇寥寥1000字的小通讯角度独特,包含打破千年旧俗、追求文明风尚、节约土地资源、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子孙后代等诸多方面的内涵,可见笔者在采写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思考“涅”。

有些记者常说自己也够“腿勤”的,但就是碰不上好题材。其实,转作风端正职业态度,不仅要“腿勤”更不能“脑懒”,“脑懒”会让新闻与己擦肩而过。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在平常中发现好题材。2009年,笔者采访博白县新农村建设,在众多材料中看到有个屯成立村民管理委员会的片言只语,当即跟进采访这个没有行政级别的“小衙门”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排解矛盾纠纷的一个个生动事例,以《坡积屯有11个民封的“官”》为题写了一则消息。2010年,笔者采写玉州区党建工作,在城北街道谷山村楼梯拐角处看到墙上贴着的《谷山村争创文明富裕和谐家庭“十个一”倡议书》,便“节外生枝”走访部分农户,写了题为《谷山村民有本“发家经”》的消息。这两则消息分别获广西省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材料堆中觅新闻”、“楼梯拐角拾新闻”,可见只要时刻心存职业使命感,舍得动脑去想,平凡中也能挖掘出金子来。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重大题材或突发性新闻,不是每一个新闻记者都能遇上的。新闻有时就藏在某个文件的字里行间,新闻记者对事业心有所属、情有所依,采写时多动脑子,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只要让大脑经历“踏破铁鞋”的过程,好新闻便会“得来全不费功夫”。

“写”是锻造新闻精品的必要手段

新闻战线“走转改”,改是鼎新。走基层,接地气,让新闻充满活力;转作风,洗灵魂,让新闻提质升值;改文风,讲技巧,让新闻更具魅力。作为新闻记者,要让自己的文章出彩,必须要在“写”上狠下一番功夫。

“写”是锻造新闻精品的必要手段。新闻战线改文风,就是要革故鼎新,摒弃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文风,弘扬“短、新、实”的优良文风,让新闻更通达民情民意,更为受众欢迎。笔者撰写获2008年度广西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甘片村30名“亲和团”老将功夫了得》,标题制作抓住读者眼球,“功夫了得”又切合老百姓口吻;导语从现场切入,还直接用村民口述——再也不担心今天你家的鸡“飞”了,明天我家的猪“跑”了(“飞”、“跑”暗喻“被偷”);内文活用典故“廉颇虽老,尚能开弓”,鲜活、朴实、生动的文风,恰到好处的技巧运用,为这则消息增色不少。

好新闻在“跑”中发现,在“想”中提升,在“写”中成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好题材,并不就意味着能出好新闻拿新闻奖。短仅数百字的消息,长达上万字的通讯,如何挖掘表达还需一番“寒彻骨”。文体选择、结构安排、素材提炼、标题制作、角度切入、写作手法运用等,都得认真斟酌,精雕细琢才能出精品。2013年,《玉林日报》开辟“玉林先锋·基层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专刊,笔者赴陆川县采访该县开展“一走三问六提高”党建专题活动,组织万名党员干部走基层反哺家乡的情况,跳出写一般经验报道的俗套,写了篇长达6000多字的报告文学《九洲江畔:父老乡亲梦圆“136”》。作品以“泥路·小河·慈母梦”“水坝·爱情·青春梦”“石碑·甘蔗·饮水梦”“油茶·橘红·致富梦”“农庄·新村·城市梦”5个篇章,从不同侧面报道回乡干部为民办实事好事所带来的乡村美丽嬗变。作品融新闻性与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仅从5个篇章的小标题,便可看出构思之巧妙,场景之形象,手法之新颖,加上平实而生动的语言,使之更为引人入胜,而这一作品也实至名归,获广西报纸副刊作品奖二等奖和广西省新闻奖二等奖。

新闻精品,是新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结晶。好新闻是用辛勤汗水“抢跑”出来的,是用敏锐思考“透视”出来的,是用一腔心血“锻造”出来的。创作好新闻,跟个人的思想深度、知识储备、文字功底、文学修养、逻辑思维等密切相关。鉴此,新闻工作者就要在平日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诚然,把新闻做好不一定要获奖,重要的是让广大受众满意,这是一个新闻人应持的平常心,更是一个新闻人应有的严肃态度。

(编辑:朱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