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暖新闻,让党报更有“温度”

2017-01-28 06:20李德锐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3期

□李德锐

(连云港日报社,江苏连云港222006)

做好暖新闻,让党报更有“温度”

□李德锐

(连云港日报社,江苏连云港2220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是新闻人“职责使命论”的生动注解。

如何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笔者认为,这需要我们的党报更有温度,去融化读者内心的坚冰,弥合我们社会的裂痕,书写伟大的坚强与自信。

坚持深入基层,走进百姓,与百姓交心,是做有温度新闻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对于新闻人来说,很容易被电话、邮件采访惯出懒毛病,写出来的新闻缺乏变化。同样,记者如果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新闻晦涩难懂。众所周知,鲜活的新闻不是坐在办公室敲出来的。新闻来源于生活,普通人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是要传达最真实的民意,通过深入报道解决群众难题。

深入基层,必须把身子“沉下去”,应该“在路上、在现场、在基层”,才能写出鲜活的“三贴近”新闻。江苏《连云港日报》启动实施了旨在贴近“三农”、改进报道的“青年记者住农家”系列报道采访活动,6个月共刊发日记体系列报道120多篇。这一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推进和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三贴近”破题,让农民“主角”说话。“住”是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特色,也是融入农家的切口,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农户好感,听到了真心话,记者真正贴近农民,实现换位思考,解决了过去新农村报道蜻蜓点水的问题。

走进百姓,必须以人为本,新闻报道才会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2012年春节前,《新闻联播》播出了央视记者雷飚采访制作的7集连续报道“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引发人们对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的思考与讨论。这组鲜活的亲历式报道,是记者以人为本、放下身段的“蹲点”成果。雷飚深入到西安街头采访农民工杨立学,头两次采访拍摄中总是绷得很紧,话也不多,他意识到视角有问题。于是,他和摄像的同志决定做老杨的兄弟、工友,一起挤公交车,一起上派出所、劳动监察支队,一起找包工头,“蹲点”一个月拍摄完成“杨立学讨薪记”。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必须抓住感人的细节和情节,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家中操劳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女儿……此刻就会像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子里转,泪水落下一行,又落下一行。于是他便喝酒,让自己的神经因麻木而昏睡过去,因为明天还要赶路。”这是新华社记者张延平在《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描写。如果不是亲自踏上王顺友的邮路,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记者很难体会这种孤独的感觉,而对于典型情感甚至困惑的描写,使得典型形象更加可敬可爱。

下大气力转换视角,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感知群众的冷暖,是做有温度新闻的有效途径

曾几何时,我们的新闻报道经常是从“俯视”角度看群众,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忽视群众的兴奋点,而群众对于媒体报道的“热点”不感兴趣,造成了隔膜与错位。由于亲民意识淡薄,报道视角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即领导视角多、群众视角少;工作视角多、生活视角少;上层活动视角多、基层活动视角少;干部政绩视角多、群众利益视角少;居高临下灌输多、平等沟通交流视角少。

转换视角,首先要转变观念,转换新闻视角,摒弃工作视角为群众视角,从民生的角度报道党委政府的工作。《连云港日报》刊发的一篇获江苏省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朝阳路海连路地表温度相差10℃》,就是跑口记者转变思想观念、变工作视角为群众视角采写的鲜活民生新闻。炎炎夏日,记者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港城市区两条主干道海连路和朝阳路发现,朝阳路在改建道路时保留了生长多年的大树,最直观的感受是行人能够享受大树的阴凉;海连路在修建时道路两旁的大树被撤掉了,栽种了一棵棵小树,它们要生长多年才能枝繁叶茂,根本谈不上阴凉。此时,记者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通过温度计精确测量发现朝阳路上的地表温度比海连路相差10℃,形象地反映出两条主干道的绿化差别。该消息中没有传统的说教和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枯燥数据,有的只有记者通过调查走访的真实感受,可读性强,读者自然爱看。

转换视角,从居高临下的灌输到平等沟通交流,把眼睛向下看,真正和采访者平等交流,感知他们的冷暖,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2013年,港城的冬天特别冷,最低气温在-10℃。笔者在采写寒冬中的劳动者时,眼睛向下,身子下沉,走遍大街小巷,与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平等沟通交流,环卫工人打开了心扉。他们为了多赚点钱,许多人打两份工,不管寒暑冬夏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没有地方吃饭,大多数人只能在寒风中解决,为了不多上厕所,竟然连口热乎水都不敢喝。笔者采写了《环卫工寒冬中盼“暖房”歇脚》的民生报道,对市区环卫工人缺乏休息场所、无处歇脚的现状进行客观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城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半年全市共建成30多家“爱心驿站”,不仅解决了环卫工人没有休息点的难题,而且他们有了自己的“环卫之家”。目前,在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盐城等地,环卫工“爱心驿站”已达千余个。

告别空洞的语言,虚心向群众学习,用质朴的语言写新闻,把感动准确传达出来,这是做有温度新闻的重要保证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的新闻报道要不断改进文风,多用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多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真实可信、朴素自然、亲切有味,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扎根沃土,语言平民化。有的新闻报道虽措辞很规范,但新闻语言却概念化、口号化、文件化,让读者看起来味同嚼蜡,看不懂、不爱看。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理解,这就要求记者用群众看得懂的语言写新闻,用群众身边的事来提升报纸的感染力。笔者认为,群众语言是不同身份的群众基于各自不同生活说出来的话,必须是来源于生活的语言,是有个性、有特点的语言。2011年5月,连云港日报社记者采访连云港市区一条河流上23条船民的归宿,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祖祖辈辈的飘泊一族终于上岸定居。文章中的不少语言来自群众,比如:“岸上的幸福生活,23户船民只有羡慕的份。”“看着岸边一栋栋新高楼,我们也眼馋。可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没法搬。除了心里舍不得,更关键的是没有钱去买新房。”老李说。

用心沟通,表达重情感。心中有群众,新闻报道才有感染力。新闻界前辈穆青曾深深地扎根于黄河岸边,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对当地群众有着浓厚的感情。他说:“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他沉在兰考,心中充满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沿着焦裕禄的足迹去采访、去感受,才有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一名篇,才有了“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勇”、“吃别人的馍没味道”等至理名言。

摆脱说教,报道接地气。用好本土语言,可以报道清新生动。新闻报道是面向大众的,更应该使用辖区内的群众语言。因为,当地百姓的话语是本土语言的精华,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既生动形象,又紧扣主题,比上千句文绉绉的书面语更能打动人、感染人。连云港日报社记者在《23条船的故事》一文中写道:“在船民们的心里,谁也放不下这23条船。‘麻雀有窝、老鼠有洞。’船民们都说,这船啊,就是自己的家”。群众语言的使用,让拆迁这一热点话题稿件写得十分富有人情味,读起来亲切、感人。笔者认为,该文荣获江苏新闻奖一等奖与其群众语言的合理运用不无关系。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