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务必“走心”
春节过后上班,顺手拿来几份新到的报纸,某报新春走基层专版刊登的一则关于公务员辞职回乡当农民的春节见闻,读了之后让人有点大跌眼镜。
作者想反映农村土地荒芜严重,需要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担当起发展农村经济的责任。于是,有个舍弃优厚条件的公务员回去承包土地,还吸引了他人投资,以造成示范效应,让大批人回到家乡的土地上。作者意图很好,但读后脑子里总觉得问号太多。一是农村土地荒芜,而大批劳动力愿意出去谋生的根本原因何在?文章没有作任何分析;二是在报考公务员成为吸引力最大“国考”的今天,某公务员在南方干得好好的,仅仅为了保护家乡的耕地或给当地发展农村经济做个示范,就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来当农民,这个理由很高大上。可以说,这个公务员有责任、有担当、有大局意识。但一个事物的形成一定是外因和内因的结合,人的行为发生究其缘由是有其动机决定的。那么,这个公务员除了责任之外,是生存的需要,还是被尊重的需要或是自我价值肯定的需要?这些在文章中无法找到答案。所以,仅仅有个高大上的理由显然立不住,接不了地气;三是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为了“抛砖引玉”,带动更多的人回乡创业,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但结论下得有点武断。首先,这个公务员的举动未必对他个人来说是正确的抉择,他的行动还没见到成效,后果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他的举动能否有人追随还不见得。新闻是要用事实说话的,在没有任何事实和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妄下断语未免太匆忙。
春节见闻是各媒体的传统项目,在中央五部委号召开展“走转改”后,记者“新春走基层”成为各大媒体开年首要的策划项目,纷纷开设专栏,刊出编辑记者在春节期间的所见所闻。一个个生动的基层故事,一篇篇接地气的报道,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一股清新的春风迎面吹来。
但类似上述报道不但不会给读者好感,反而会影响媒体的传播质量。春节见闻不是见什么写什么,见闻要有读者愿意看,看了后还要有所收获,或传播信息或给人启发或让人感动,总要有点什么,否则就是无效传播。
一次报道的成功,前期的策划十分重要。实际,今年春节前后爆出不少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经济日报》的北京西站站长日记直播;《浙江日报》网红大年初一采访并给杭州五代同堂的百岁奶奶一家拜年;《新京报》派出也曾是留守儿童的记者回安徽安庆大别山老家采访留守儿童……等等,都是精心选题、用心策划的佳作。
同时,采访对象的选取也是关键。大千世界事物万千,我们需要的是通过一滴水折射时代,于小事物见大主题,于小人物显真谛。新闻价值的判断,要求采访对象必须具有典型性、重要性、故事性等条件。央视记者采访“高铁上的掏粪男孩”田,《光明日报》记者大年初一在零下35℃下骑马与新疆阿勒泰边防官兵一同巡逻,《法制日报》记者则深入到雾霾最严重的石家庄采访禁鞭后爆竹销售店老板、社区住户的反映……等等,不得不让人佩服选题的极致。
当然,作为根植于基层,坚守本土新闻的地市报社也不乏好作品。比如,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嘉兴日报社、克拉玛依日报社等,都有成功的报道。
春节是我国人口的一次大迁徙,城市瞬间的“空城”与安静,乡村人口不约而同的回归与活力的短暂恢复,社会脉搏的跳动在此刻表现最为明显。春节也是一篇大文章,是媒体新闻策划的契机,是编辑记者接触基层的好机会。真正俯下身、沉下心,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体会人们“微小但确切的幸福”,才能写出“走心”的作品。不管时代如何变革、传播技术如何更新,只有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才能影响久远。